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用眼光发现生活,用镜头记录时代,纪实摄影总能迸射出直指人心的力量。因为用纪实摄影家的人类学眼光,我们得以追忆历史、反思当下。纪实摄影凭借其真实又人文的属性成为摄影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旨在探索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的发展原因以及它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2.
梁永严 《军事记者》2003,(10):60-61
军事专题摄影是围绕表达意图,用多幅图片和恰当的文字,较为深刻地报道和表现有关军事新闻事件和人物及问题的一种深度报道。和平时期,军事专题摄影在传播军事信息,形成舆论导向,指导部队工作,鼓舞官兵斗志,传授军事知识和军营文化,提高官兵审美品味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二十余年来,我国军事专题摄影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并不断地向思想的深度和题材的广度等方面发展。然而,伴随传媒世界的激烈竞争和摄影数字化迅猛崛起,军事专题摄影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也就有必要做一些新的探索。军事新闻专题摄影报道的题材新探军…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它主要是以瞬间形象来揭示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瞬间形象选择得好,便可以发挥新闻摄影的独家优势,达到一图胜千言的传播效果。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是由无数个瞬间构成,而新闻摄影的画面形象,只是摄自事件流程中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几千分之一的一个瞬间,因此,摄影记者必须抓取能揭示事件意义及思想内涵、具有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瞬间精华,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典型瞬间或决定性瞬间。总结新闻摄影实践可以发现,在新闻事件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导的新传播环境下,摄影的创作方式、传播方式、审美样式及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是摄影文化真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其次是摄影的创作理念及手法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再次是摄影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趋于平民化与大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医学摄影与科技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创新的进程中,医学科技期刊担负着创新知识记录的任务.是医学科技信皂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情报源。提高医务人员和医学摄影从业人员对医学研究和医学摄影作品信息含量的关注.理解和认识医学摄影在医学研究及论文中“人工语言系统”运用的价值.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6.
董春蕾 《兰台世界》2001,(11):23-23
新闻摄影应以人为中心,源于生活,反映时代的特征.因此要提高新闻摄影的传播效果,使新闻摄影增值,就不能忽视其中的人文要素--理性要素、美学要素、情感要素.同样有关新闻摄影的档案采集也要关注这些要素.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中国新闻摄影走过20多年的发展道路,我们的发展轨迹到底显现出了什么样的新闻摄影意义?只谈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借助图片展示新闻主题。因此,新闻摄影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作用日益突出。研究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10.
初阳 《新闻传播》2023,(3):118-120
现如今,视觉文化在崛起与快速传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图像信息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加快、信息繁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选择简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因此,新闻摄影在履行传播职能的同时,也需要对传播效果加以关注。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传播中重要的视觉信息生产部门,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11.
谢琳 《当代传播》2004,(2):83-84
网络传播和数码摄影改变了新闻摄影与传播技术的“生态环境“,新闻教育环境的改变促使我们在新闻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现代传播技术的传播,又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同时加强对新闻与传播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丁开 《新闻导刊》2005,(6):37-38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全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1999年的《北京青年报》已发展到每周数版的专题类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13.
邢宇  王莹 《新闻前哨》2007,(4):63-63
一、基于事实1.把握典型瞬间。一幅成功的新闻作品,很大程度上在于记者对瞬间抓拍的掌握。瞬间形象选择得好,便可以发挥新闻摄影的独家优势,达到一图胜千言的传播效果。恩格斯指出,应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新闻摄影不同于其它,它的典型性主要是通过典型瞬间来表现的。因为具有典型性的新闻摄影可以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特征;而典型瞬间的准确表现,是反映新闻事实本质最具代表性和鲜明特点的基本要素。缺少这种基本要素,新闻的典型性就难以准确地体现,从而使新闻摄影流于平常化和一般化,缺少个性,没有感染力与冲击力。  相似文献   

14.
冷酷的表情、对比强烈的色彩、暧昧的角色关系成为当今许多服装、美妆广告摄影图片的主要符号元素,经常见诸时尚杂志或报纸,这些摄影也常常被称作时尚摄影。时尚摄影的表现对象以人物为主,多应用于服饰品牌的广告摄影当中,它以独特的造型风格成为广告摄影中令人瞩目的一个门类。然而面对众多风格日趋雷同的时尚摄影,我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5.
摄影中的水生态影像传播即摄影师通过摄影媒介,在水文化与水生态系统之间构建一种联系,用影像的方式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给大众,起到唤醒或警示受众的作用,同时提高人们水保护意识的活动。摄影中的水生态影像传播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自然风光摄影中的水生态影像和纪实摄影中的水生态影像,以反映生态问题的影像为主。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传媒格局的发展变化,受众可视化阅读需求越来越高,专题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也更加凸显。许多情况下,专题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要优于文字胜过视频,这是视觉语言的影像力量和完整的专题图片内容产生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专题摄影?如何界定专题摄影?专题摄影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有哪些?本文立足于实践,对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专题摄影进行基本梳理,以便更清楚地认识专题摄影以及专题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希望能为从事专题摄影和媒体编辑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一点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摄影已成潮流.手机不仅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也可以转换为生产、工作的工具.本文基于新媒体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从新闻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对智能手机摄影应用的两个角度,对智能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数码相机的面世,使摄影发生了巨大变化。像素普遍提高到200万以上,其中柯达DC290的像素达到了330万,拍摄后不作任何处理就能打印出10寸以上的大照片,而且照片质量非常精美。专业数码相机的发展更令人瞠目结舌:柯达——佳能DCS660数码相机的像素达到了600万,拍摄后直接打印出的巨幅照片可以把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2):30-33
"管窥效应"是理解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的一种新阐释。本文从摄影自身的特点、媒介特性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摄影拍摄与观看的方式,指出观察能力的不同是相机和人眼的重要差别之一,透过镜头产生的新闻照片受到"管窥效应"的深刻影响。"管窥效应"从揭示、选择与遮蔽三个层面体现在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新闻照片是有超越人眼的揭示能力,但也是主观建构的结果,同时也遮蔽了很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