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人都在走自己的路,鲁迅说:"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许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前面本没有路,走过去,身后也便就是路。"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道出了成功的真谛一一希望就在路上,坚持就是成功。  相似文献   

3.
让我们先来看看鲁迅先生的名作《故乡》最后一段:我在蒙咙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绝不回头。《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路,自己去创造。  相似文献   

5.
利用文末开课。如讲授《故乡》这篇小说,一上课,我说:“同学们,今天学习《故乡》这一课。‘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众多走路者中,鲁迅是走在最前列的人之一,让我们踏着走路者的脚印慢慢地沿‘路’欣赏鲁迅先生的《故乡》吧!”学生刚看完课文,我就发现许多学生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那是他们对我开课的话语的回应,看来他们已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借用文末析课。在全班学生刚读完《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我就借用文末一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同学们,请看课文…  相似文献   

6.
本期格言     
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陈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我很早就听说,并且一直坚信不疑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因为很多人都曾经这么告诉我。但是后来,我终于知道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只是在《资本论》的序言中引用了它。直到最近,我忽然不再那么相信这句话了,因为我看到了另外一句话:“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这句话是一个小人物说的,不那么豪壮,也没有显出多大的智慧,但却更实在,也更适合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他讲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做人是有成本的,要降低成本,还是应该多听听别人的话——但…  相似文献   

7.
<正>①"不读中国书。"一般人往往误解了鲁迅的这句话,以为这仅仅是读书方面的劝诫。殊不知,鲁迅的这句话是针对年轻人说的,语出有因,包含着深切的文化阵痛。②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对此作出了"吃人"的定论。在封建时  相似文献   

8.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不想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也不想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走;更不想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我只想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这是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句名言。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一直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突然发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实在太贴切了。从1996年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9.
    
鲁迅曾说过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可我觉得人人脚下都有路 ,那就是人生之路。我也说不清从何时起 ,就在人生的起点徘徊。有一天 ,我忽然明白了 ,自己早已踏上了茫茫人生旅途 ,开始了长途旅行。中学时代 ,我就常常在编织自己美丽的人生。我想成为医生 ,为病人解除痛苦 ;想成为鲁迅那样的大文豪 ,用自己的笔唤醒沉睡的人们 ;想成为教师 ,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几年后 ,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从此 ,踏上了事业之路。从参加工作那日起 ,我就在工作札记扉页上写下了“事业之路”四个醒目的大字。十多年来我记下了事业…  相似文献   

10.
冯旭晖 《小学生》2009,(4):31-31
我曾经问过一个同学,你认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他回答我:"整天都可以玩,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父母的唠叨……"或许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吧。但"没有父母的唠叨"这句话太刺痛天下父母的心了!  相似文献   

11.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名言人们耳熟能详,它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12.
三、从有感情地朗读到体悟文章背后的意思在语言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二阶语义。所谓二阶语义就是潜藏在表层语言形式背后的深层次的意思或道理。比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这里,“地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字面上所说的可以算作一阶语义,而潜藏在这一语言形式背后的“希望是需要人去为之奋斗的,奋斗的人多了,就一定能够冲出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就是由字面意思生发出来的“二阶语义”。那么,人是怎么从对一…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常常把议论汇入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中,从而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可以这样说,恰到好处的议论,是鲁迅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这个手法的成功运用,可以有如下几个作用。首先,有助于表达或升华作品的主题思想。这种议论,往往出现在人物命运已成定局、故事情节结束之后,使主题思想更加深沉,更加哲理化,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教育意义。如《故乡》的一段议论:“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和闰土“隔膜起来”,宏儿和水生却“一  相似文献   

14.
快乐是什么     
刘墉 《生活教育》2012,(13):20-24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无忧无虑、没有负担!”这是你给我的答案。但是我却要说:“快乐很可能正是在有忧有虑、有负担之间所能享有的一种欣悦,如果真无忧无虑,只怕反不知什么是快乐了!”记得我在你的这个年龄,常看着大学生,心想要是我进人大学之后,没有了大专联考的压力,该多快乐!但是既成了大学生,又羡慕踏入社会的人,想他们不用应付功课、考试,该多快乐!而在自己真正进入社会,又想如果能每日不用固定上下班,该多快乐!可是来美之后,学校的课不多,大半的时间可以由我自己支配,要怎么睡都成,却发现因为闲而发慌。直至找到研究的目标,才觉得快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贵"新"。"新"从何来?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200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的导语:"有人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有人说,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这第二个"有人说",如果没有对当今社会竞争的用心体察和深刻反思,如果缺少对创新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是得不出这个与鲁迅先生的"名言"截然不同却充满新意的结论的。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6,(4)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  相似文献   

17.
这些天,微博上和空间里,有一句话被广泛转播,大致是说:"人的一生有两条路,一条是生活给你的,一条是自己想走的,我们只有走好了生活给我们的路,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这句话貌似很有道理,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也被迷惑了,可当我细细琢磨,才发现这句话是多么的无稽。我们自打一出生,就被无形中安排好了将来路。或许我们曾经有过很多的梦想,想做很多的事,但大多数的人却终究没能完成。是我们真的不行吗?当我们谈及梦想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非常的兴奋,勾画着  相似文献   

18.
走出中国自己的高职教育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相似文献   

19.
走出中国自己的高职教育之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相似文献   

20.
路径     
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曾令我领悟颇深:“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无限深意,。把人生的真谛凝练其中:通向理想的路径是由人走出来的,事在人为。昏暗未知的前方,其实必然有路,唯有一点,要靠自己来开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