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文课程文件附录设置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导方向。建国后语文课程文件附录,从内容来看,突出了以下特点:语文知识教学说明,由追求系统逐渐淡化;课文初选目录说明,内容庞杂,信息量过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说明,古今中外并选,各种文体并存;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说明,诵读古诗篇,弘扬民族文化;选修课程举例说明,提供参考和依据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语文课程的语言知识内容是在20世纪50年代汉语和文学分科、加强语文"双基"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审理百年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知识状况可以发现,语言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动荡不定,并未受到足够重视。通过掌握语言知识的层次性、基础性、实践性特征,基于现象—概念—规则的语言发展思路、立足于培养人文内涵、语言知识教学应着重于体验、领悟、实践等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多处关于学生语言经验的表述。探究语言经验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经验的前提。语言经验与语文知识共同组成语文课程内容,语言经验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教师要在学生语言经验积累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经验积累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了其语用的功能,也强调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即综合性,还强调了以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即实践性。阅读教学应该以语用为取向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言,用语言,让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相似文献   

5.
语言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建构是语文课程论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特定目的和功能。借鉴当代知识论、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合理观点,对语文课程内容中语言知识问题进行阐述和梳理,可以为构建体现语文课程学科自身特点的语言知识内容结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框架和观念支撑。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内容”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文课程内容是依据语文课程目标选择的语文经验要素,是支持和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应然”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文件对语文课程内容应该有明确的规定,语文课程内容由语文学科知识要素(间接语文经验)和语文活动内容要素(直接语文经验)两大部分构成,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分析表述可按“领域”—“项目”—“要素”—“要点”的顺序框架由大到小、由粗到细进行。这一分析表述框架可使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笼统模糊走向明确具体,从而构建系统完整、要素分明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孤立式转向语言和内容相结合是语言教学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以内容为本”(CBI)的教学模式使语言的形式、内容和运用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根据我国目前英语教改的形式,研究生英语实施CBI教学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了语文课程取向国家发展战略的理念、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的理念与导向综合特质的改革理念,以文化自信作为贯穿语文课程的主要线索,对语文课程体系进行了结构化的重构,并将语言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凭借。在未来,我国学人还可以继续围绕语文课程的知识谱系、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制、语文实践活动的范式继续进行研究,开展2022年课程标准的理论建构与一线教育实践变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课程既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也是塑造精神世界的手段,当语文课程的文化主体性得以彰显时,就需要在文化反思与重构中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记忆码,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民族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学习内容的选择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也总是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总是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价值取向是语文课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由孤立式转向语言和内容相结合是语言教学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以内容为本”(CBI)的教学模式使语言的形式、内容和运用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根据我国目前英语教改的形式,研究生英语实施CBI教学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become a global language, a development which has influence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out the world. This influence has occurred more impressively in China than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s a result of the breathtaking pace at which China has integrated with global economies. Increasing industrial, economic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spurred language educators in China to question the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curriculum in relation to the role of English, particularly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role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 context which is now to be seen as a global one. The new curriculum has been progressively rolled out in Chinese schools since 2001. We highlight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role of English in the new EFL curriculum in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in particular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as it presents new features of the new EFL curriculum as part of a developing research field, based on a comparison with the 1993 EFL curriculum.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policy statements and curriculum documents as well as published previous researc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defining of the role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new EFL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2.
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是落实高中语文课程变革理念的内在要求。课程观念变革之际,核心素养评价发展趋势为:评价目的由评价学习结果转向促进学习过程,强调测评框架的可解释性;评价内容由知识本位走向关注对学科本质的深度理解;评价工具的设计强调测试任务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据此,本研究建构以情境为依托,以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中表征出的关键认知能力为核心的测评框架。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构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结构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性质研究是语文课程论研究的核心课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我国语文教育研究语境中,无论是官方文件的表述,还是民间学术的探讨,语文课程性质的界说事实上一直处于不停的变更、争鸣之中。回顾六十年来语文课程性质研究的历史,反思各种探讨与表述,有助于我们理清思绪,在整体观照的视野中审视既有研究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省察对语文课程性质研究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用”字.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将童年生活的状态及经验同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相结合;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准确把握年段特点,尊重学生对文本内容个性解读的同时,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语用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去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找准“语用”点,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的教与学需要理论支持,至少需要四个方面的理论依据:一是对语文教育的本质与功用的正确认识,二是对心理学的正确认识,三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树立,四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正确认识。主张确立以教育的本质、心理学规律、课程观念、语文学科性质为理论依据的观点,旨在增强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学科性与学理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手段。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应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对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在毕业论文选题、写作、答辩等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论文监控,提高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教学的教学理念由原来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做人、合作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重点进行了课程功能的开发,明确了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新发挥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抓住契机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去,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隐学习是人们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语文课程改革中一条全新的思路,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传递和转化,找到一条适合汉语阅读、表达、思考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内隐学习的特征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阅读、表达和思考三个方面来探索将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在阅读方面,着重强调语法规则的抽象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表达方面,着重强调自由表达、产生式表达和迫选式表达三种方法;在思考方面,着重强调自由扩散和逐层深入两种思考模式。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既丰富了内隐学习的研究内容,也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a comparative review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for England and Wa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the Canadian province of Ontario. In the comparison of science curriculum documents and the language deployed, questions are raised about differences as well as commonalities among and between documents from various jurisdictions. Issues discussed include: the varying emphases upon science topics and/or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integration with other curriculum areas; the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and ways of assessing students’ performances and understandings. The article draws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which inform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curriculum change, its relation to students’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the need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试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2004年教育部拟定的草稿《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两个聋校语文的指导文件里面郑重提出了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崭新学习方式.聋校的语文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其成败关系着整个新课改的成败.文章试图结合聋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当前聋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新课改教学示范案例与点评以及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