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高教研究》2006,(1):F0004-F0004
由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福建工程学院协办的“2005年福建高教改革论坛”于2005年12月21日-23日在福州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海峡两岸经济区高教发展”。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8月16日至18日在福建武夷山联合召开了“2008福建-江苏改革开放30年与建设高教强省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杨辉,中国高教学会秘书长张晋峰,福建省社联副主席王碧秀及福建省教育厅高教处、南平市教育局负责人等出席了论坛。江苏省高教学会会长葛锁网、福建高教学会副会长郑传芳分别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和论坛研讨,福建省高教学会秘书长林素川、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2004福建省高教改革论坛”于2004年9月23-24日在厦门市集美大学召开。来自全省高校、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有关企业代表及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分会负责人18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是福建省高教学会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一次学术盛会。与会代表提交大会论文70多篇。省高教学会秘书长林素川主持了开幕式,福建省教育厅助理巡视员、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郑祖宪,集美大学校长辜建德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省高教学会副会长王豫生,福建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罗萤,泉州师院院长陈笃彬,福建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省高教学会副秘书长练晓荣以及各高校领导、福厦泉等市教育局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幕式。辜建德校长在开幕式上代表集美大学师生,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郑祖宪同志代表省教育厅和朱之文会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郑祖宪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应强,厦门大学教授谢作栩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芳仲分别就“福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科学发展观与地方高校建设”、“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标准指标解读”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标准解读”做了四场专题报告,联系当前高校办学的实际,深入分析高考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应对思路,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9位论文作者代表在大会上交流了论文。为展示学术研讨成果,现将参会部分论文集中于《2004福建高教改革研究报告》专栏,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2008年8月16日-17日,由福建省高教学会、江苏省高教学会联合主办的“2008福建——江苏改革开放30年与建设高教强省论坛”在福建省武夷山举行。来自闽苏两省高界领导、专家,  相似文献   

5.
本讲话充分肯定了广西高教学会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还回顾了“九五”期间广西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展望了“十五”期间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教 《高教探索》2004,(4):69-69
今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中国高教学会期刊分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在湖南吉首大学召开。会议举行了以“高等教育期刊的质量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中国高教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革、副秘书长张笛梅出席,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60多位代表参与了讨论。讨论分三部分展开:(1)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吕建萍 《高教论坛》2009,(10):115-115
为了进一步办好《高教论坛》,同时也为了加强省际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工作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学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高教论坛》杂志协办工作研讨会于今年8月4—7日在甘肃兰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主办单位广西高等教育学会的代表和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山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等五个协办单位的代表,重庆市高教学会张宗荫会长出席会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会议由东道主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杨琪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8.
高教学会是团结广大高教科研工作者的纽带。要加快学会建设。推动教育决策科学化进程;推进理论创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学科建设,推动高教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27日至10月3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福建厦门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高教学会评估分会和北京师大高教研究所共同主办,主题是“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与高教评估改革”。来自国内高校的60多位专家和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讨论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多元化问题;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对高教评估改革的影响;探讨了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多元化评价体系;交流了各级各类学校在高教评估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高教论坛》于1985年创刊,是我国创刊最早、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教研究期刊之一(据厦门大学高教所1989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高教期刊750余家,公开发行的仅十来家,本刊便是其中之一)。《高教论坛》是西部12省、市、区惟一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期刊,从2002年第5期起与山西、甘肃、重庆、福建等省市高等教育学会联办,2007年第6期起,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也加入了联办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当好排头兵、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示,2005年9月26—28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清新秀丽的从化市召开。来自全省高校的部分领导、高教理论工作、各专业委员会的代表近120人汇集一起,研讨广东高教改革政策、发展战略及其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江苏、福建两省高教学会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与建设高教强省学术年会”于2008年8月15日-17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两省高校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80人(其中江苏110余人),递交的论文共140多篇(其中江苏100余篇)。中国高教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专程到会就我国高教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与体会和建设高教强国研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3.
《广西高教研究》2013,(12):130-130
<正>《高教论坛》于1985年创刊,是我国创刊最早、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教研究期刊之一(据厦门大学高教所1989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高教期刊750余家,公开发行的仅十来家,本刊便是其中之一)。《高教论坛》是西部12省、市、区唯一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期刊,从2002年第5期起与山西、甘肃、重庆、福建等省市高等教育学会联办,  相似文献   

14.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3):125-125
2008年4月25~26日,由江苏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江苏省高校高教研究所(室)协作组成立大会”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外招3号楼召开。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葛锁网、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王煌、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周长春、副秘书长胡建华、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赵跃民、宋学锋出席会议,来自全省90所高校的1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高教学会是团结广大高教科研工作者的纽带。要加快学会建设,推动教育决策科学化进程;推进理论创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学科建设,推动高教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16.
稿约     
《广西高教研究》2009,(12):F0004-F0004
《高教论坛》于1985年创刊,是我国创刊最早、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教研究期刊之一(据厦门大学高教所1989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高教期刊750余家,公开发行的仅十来家,本刊便是其中之一)。《高教论坛》是西部12省、市、区惟一的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期刊,从2002年第5期起与山西、甘肃、重庆、福建等省市高等教育学会联办,2007年第6期起,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也加入了联办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稿约     
《广西高教研究》2009,(10):F0004-F0004
《高教论坛》于1985年创刊,是我国创刊最早、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教研究期刊之一(据厦门大学高教所1989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高教期刊750余家,公开发行的仅十来家,本刊便是其中之一)。《高教论坛》是西部12省、市、区惟一的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期刊,从2002年第5期起与山西、甘肃、重庆、福建等省市高等教育学会联办,2007年第6期起,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也加入了联办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稿约     
《广西高教研究》2009,(8):F0004-F0004
《高教论坛》于1985年创刊,是我国创刊最早、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教研究期刊之一(据厦门大学高教所1989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高教期刊750余家,公开发行的仅十来家,本刊便是其中之一)。《高教论坛》是西部12省、市、区惟一的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期刊,从2002年第5期起与山西、甘肃、重庆、福建等省市高等教育学会联办,2007年第6期起,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也加入了联办的行列。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上海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上海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反思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上海各高校与高教研究人员面临的共同任务。2008年5月29日,由上海高教学会主办的2008年度高教所长沙龙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本次“所长沙龙”研讨的主题是“高等教育30年回顾与展望”。市高教学会会长张伟江等3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市高教学会秘书长谢仁业研究员主持会议,上海政法学院闫立副院长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20.
江苏-福建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与建设高教强省”开展了学术研讨。180多位代表提交了142篇论文,就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建设高教强国背景下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高教强省”的内涵与特征、建设高教强省的战略选择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对加快由高教大省迈向高教强省的步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