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从真正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民族、民族问题和如何解决民族问题的独特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对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中极为敏感的民族问题历来关注,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总能结合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给予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针对性强、适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本文试对其加以归纳和分析,主要包括如何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如何理解民族问题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发展的全面性、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大团结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勇于创新,对新时期民族问题的内涵作出了界定,努力践行两个大局思想的民族发展道路,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全面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叶缤  杨群 《文教资料》2007,(27):124-126
长期以来,我们通过民族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地方历史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视民族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并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各民族发展、进步和繁荣。为了使民族理论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对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民族理论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民族理论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民族理论的剔除与汲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期间及主政大西南时期民族实践工作的总结与提炼;对“文革”期间民族工作及原苏联列宁后时代民族工作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民族理论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民族理论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民族理论的剔除与汲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期间及主政大西南时期民族实践工作的总结与提炼;对“文革”期间民族工作及原苏联列宁后时代民族工作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它揭示了民族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民族理论的纲领和方法。在学习民族理和与民族政策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们具有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念。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工作,略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民族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我们党关于民族理论的新成果,这些新成果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点共同富裕理论在民族关系上的集中反映。在实践中找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途径和道路,在坚持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应着重认识和理解的问题:民族发展中的内因与外因关系问题:民族问题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市场经济中的民族问题是新课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是调整中华民族关系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宪法类法律,自治权是保护少数民族群体利益的地方性权力。保护少数民族权利要根据客观经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自治法是一种非体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民族院校课程改革的目的和内容等方面,论述了民族院校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数据库收录情况,对1999—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被收录的科技文献从收录数量、文献类型、学科、作者、合作情况、引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学校在SCI收录期刊发文的现状与科研能力,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提高科研论文被SCI收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族师范学院新生入学动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并分析民族师范学院大学新生的入学动机,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有的放矢地调动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刘惠珍等人自编的简易问卷[1],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2045名大学新生进行入学动机调查,并在性别和民族变量上进行比较.调查结果表明,民族师院新生入学动机较为复杂,占主导地位的动机是个人发展动机,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的新生入学动机的排序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5.
《国际文化旅游宪章》开启了博物馆参与旅游业活动的大门,民族博物馆事业的兴盛与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民族博物馆是国内外旅游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博物馆与旅游将成为并驾齐驱的社会发展生力军。民族博物馆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博物馆与旅游"被定为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旅游业的发展与博物馆事业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民族师范院校是我国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民族教育工作和师范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民族师范院校发展历程表明,民族师范院校对民族教育师资培养具有明显优势,应该在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的前提下,明确办学定位,从而不断提炼办学特色以渐次提高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民族思想是范晔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方面。在其所撰《后汉书》中,范晔在记述各民族活动的范围、对前人成就的借鉴与分析方面,体现出自觉的民族史撰述意识;通过考察中国各民族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体现出突出的政治大一统的思想倾向。在对待民族历史与民族差异问题上,范晔也具备了客观的、积极的认识;从“德政”与“王化”的政治思想出发,范晔力主“怀柔”与“王化”的民族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民族院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民族院校应以特色创优作为巩固学校发展的基础;协调发展作为提供学校发展的保障;不断创新作为激发学校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两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三个基点(情景化、形式多样化、动态化)"的支架式教学模式适合于民汉合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利于民汉合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的提高和改善,对于学生的英文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对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其特点作了理性的探讨。同时,就目前我国民族类大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我国民族类大学的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