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基础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为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打下基础,练习的重点是一位数的乘法,着重训练学生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多位数,逐步向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过渡。例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15×2 25×4 86×1 93×0 125×8 2.先计算下面各组题,再比较各题之间怎样进行变化。(1)8×1和8×10 (2)12×4和12×40 三、过度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排除难点,减缓“坡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例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要求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珠算乘法的顺序和积的定位法则。②初步能够正确运用珠算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二)教学过程①提问(举出42×3实例,根据学生回答演示) A.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乘数、被  相似文献   

3.
现行教材在《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里,开始出现了一位数乘、加的两步计算的口算训练题,如5×6+4、6×9+7等等,而且在七个练习中,有五个练习安排了这种形式的训练题。这是因为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经常要用到乘、加两步口算。加强这种口算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乘法计算的速度,同时将来学习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时也要用到。但是,如果我们盲目出题,即使练得再多,也很可能不解决问题。如5×3+9、2×4+8之类的计算,在多位数乘法中是不可能遇到的。因为一个一位数和3相乘,进到前一位上的数最多是2  相似文献   

4.
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第一课时(含例1)的教学,是在笔算一位数乘法和珠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布数,掌握积的定位法则和乘的顺序,理解乘积不满“10”,积应拨在什么位置上。本课时教学可作如下安排。一、复习导入教师布置学生口算3×3 20×3 100×3 9+60+300等四道式题后,再作3的乘法口诀“递位叠加”练习(从左往右),加到“三九二十七”,结果为  相似文献   

5.
(一) 珠算乘法 A.教学重点:掌握珠算乘法拨珠计算的顺序与方法。 B.教学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时每次乘积拨珠的位置。 C.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被乘数与乘数在算盘上的位置;②掌握乘数是一位数和乘数是两位数各自的定位方法;③掌握乘数是一、二位数的珠算乘法顺序及每次乘积的位置;④掌握底珠与顶珠的应用。 D.基本技能训练要求:①能用珠算计算一位数和两位数乘多位数;②能根据乘法交换律,把被乘数与乘数位置调换,再按珠算乘法计算;③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接近整百数的乘法。  相似文献   

6.
一口清的训练方法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获得者□何克亮一位数乘多位数,一次能正确迅速地口答积,简称一口清。“一口清”有两种训练途径。一、普及型由珠算引入到心算,就是运用乘法口诀,采用空盘前乘的方法进行珠算乘法,然后引入到借助大脑虚算盘进行运算(大脑虚算...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会用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整百数的方法估算多位数乘法,并会用估算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位数乘法估算思考方法。难点:由于估算的要求不明确,造成估算结果出入较大,必须会根据数据特点进行估算。三、教学设计(一)复习1.请一位学生上黑板计算21×48,并把计算结果写上。2.口算卡片:(乘数是整十,整百的多位数乘法)200×120,30×32,110×50,30×600,412×20,250×40  相似文献   

8.
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多位數珠算乘法的基础虼?教好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多觉得非抓住三个关鍵不可,这就是:①正确熟练的珠算加法;②被乘数与积的定位;③口訣的运用。下面就这三方面分別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一)加法是乘法的基础。譬如“78×7”这道題,如果学生对于加9和加1的知识和技能沒有掌握的话,那么在被乘数个位“8”与乘数“7”相乘得“56”后,第二步被乘数十位“7”与乘数相乘得“49”(490)时,其中“9”(90)的打法就一定成問題了;反之,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加法的话,就能自如地运用“九上四去五进一”和“一下五去四”这两句口訣去处理这个“9”(90)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教乘法之前,十分重視加  相似文献   

9.
(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甲、教学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建立倍的概念。乙、教学难点:①建立倍的概念;②理解求一个数几倍的含义;③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及乘数与被乘数每一位相乘连续进位和积的对应。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四位数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推算;②能对一个乘法算式用两种读法,即25×4读作25乘以4,或4乘25;③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过程,知道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④掌握被乘数中间、末尾有O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⑤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结果得0,在连乘算式中,只要有一个乘数或被乘数是0,这个乘式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 21页~ 24页。   教学目标:   一、会用近似数估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二、会用估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和意识,在估算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一位学生上黑板演算 816× 3, 295× 9(课本中的例 10、例 11)。   2.其余学生口算、口答:   (1)口算 20× 7 400× 4 700× 6 900× 5  (2)口答,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53、 48、 389、 509、 614、 890  二、导入新课   …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导读】《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属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学生在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要连续进位的基础上教学的。而这节课是乘法的特殊情形,教材把它安排在独立的一段,旨在让学生集中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能正确笔算;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笔算。作为一节计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之一 ,本内容拟用2课时进行教学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乘数中间和末尾都没有0的三位数乘法。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乘数是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题内容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笔算乘法的扩展 ,又是学习后继知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法、小数乘法等的重要基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笔…  相似文献   

13.
一、以旧引新,化难为易.如先出示一些口算题:2×4×5、5×2×9、……让学生口算,并讲叙它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突出"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和按照乘法口诀分两次算出积这两点,然后,出示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式题,通过竖式计算,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数乘多位数,要从被乘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出例题"214×5×8".二、独立尝试.学生掌握了连乘的运算顺序与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例题作尝试性解答已不成问题.但是在学生进行尝试性的解题后,要引导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请大家口算下列各题。(学生直接口答)10+29+310+59+610+79+8师:刚才口答的过程中,你感觉哪几道题比较容易算?(10加几的口算比较容易算)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即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面向每个学生,使学生中的问题和差异暴露出来,而且信息的采集也要面向每个学生,努力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差异,回收代表性的信息作为互动资源,让思维在互动中渐入佳境,落到实处。【案例描述】“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段。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等式转换的基础练习后出示:1.(32×4)×5=生1:(32×4)×5=(32×5)×(4×5)师:同意吗?生:同意!(出乎意料地坚决和生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一乘法计算中的常见错误两位数与多位数的乘法和多位数与多位数的乘法是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与多位数的乘法后,才能依此类推学会多位数与多位数的乘法。因此,两位数与多位数的乘法是整数乘法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和关键。学生在学习多位数乘法时,总是犯这样的错误,如用竖式计算123×45时,学生总是写成右边的式子。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碰到过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这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这是学生粗心所造成的错误,其实这是学生在概念学习上的问题,并不是粗心这么简单。二错误原因分…  相似文献   

17.
一、珠算乘法1、教学重点:珠算乘法积的定位,乘的顺序及积的布位。2.教学难点:需用底珠、顶珠的乘法。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掌握珠算乘法的布珠方法和所用口诀;②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的珠算乘法的积的定位方法和拨珠顺序;③理解并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珠算乘法的计算方法。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6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回忆算法口答下面填空题3个5是()8里面有()个2【评析:口答填空题,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旨在衔接旧知,对接经验,引发学生对“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和“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的回忆和思考,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9.
案例:乘法分配律的引入教学出示例题:小刚和小明在江滨路练习跑步,小刚每分钟跑180米,小明每分钟跑160米,两人分别从铁路桥和人民大桥出发,相对而行,3分钟后相遇。这段江滨路有多长?(1)小组讨论,怎样列式解答。(学生口答,教师板书)(180+160)×3 =340× 3 =1020 180×3+160×3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了一种由“发现→探究→验证→结论”四环节构成的递进式教学结构,在计算教学、概念教学中多次运用,效果较好。按照这种教学结构教学,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确保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下面就“乘数中间有0的简便算法”的教学,将“四环节递进式教学”介绍如下:一、发现铺垫练习后我出示乘数中间有0的式题“287×304”,让全班学生计算,并抽一学生板演。学生认识到这是三位数乘多位数的式题,于是按法则计算得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