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桐乡市农村有线广播网络建设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到80年代末鼎盛时期广播喇叭数达到12万多只。近几年,农村广播网络已经从1995年以前单一的有线广播发展为音频和调频相结合的网络,实现了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共杆传输,目前,全市13个镇乡(街道)广电站均设有有线广播播出设备,站内配备村级扩大机179台,各行政村也都建有村广播室,用户音箱喇叭110844只,平均入户率为80.2%,通响率为96.4%。  相似文献   

2.
玉环县广播电视台为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针对全县九十多个有线电视空白村,于2000年启动了“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工程”。到2006年,通过光缆加多路微波传输系统实现了最后二个海岛乡的广播电视联网。目前全县已形成一张以广播电视台为中心,呈环形结构的光缆主干网,以及以乡镇广播电视站为中心,呈星形结构辐射行政村的二级光缆传输网。  相似文献   

3.
石城县屏山镇广播电视站建于1964年,30多年来,广电网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近几年,事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一年上一个台阶。到1996年底止,全镇已形成了广播与电视共发展,有线与无线齐覆盖的良好局面。有有线电视网络2个,直接覆盖圩镇和6个行政村的700余户用户;有小功率电视差转台1座,覆盖了屏山镇的大部分行政村;有有线广播专线49.7公里,广播入户喇叭2000余只,入户率达82%。站内的播出设备齐全,且全部更新达标入级。屏山镇的广电事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一、领导重视,群众支持…  相似文献   

4.
河北涉县是地处太行深山的革命老区。全县17个乡镇,308个行政村,面积1509平方公里。近年来,全县308个行政村在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98%的村开通了有线广播电视,150多个村实现了光缆联网,150多个村铺设了小片网,有线电视光缆综合信息网络遍布城乡各地,发展用户4万多户。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全县还有70多个村级小片网是由各村经营,管理比较混乱,有的甚至以集体名义建网,实为个人经营。这些小片网不仅存在很多安全播出事故隐患,还严重制约了事业的发展。还有的村,虽然县局的光缆信号送到村里…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自创办之初的1993年,正值我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之时.当时,仅乌鲁木齐这座只有150多万人口的城市,就拥有市级以上电视台6家.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台悉心研究和探索有线电视自身的特点,发挥有线电视的优势,强化服务意识.短短四年时间,乌鲁木齐有线广播电视台就以其信息量大、播出时间长、节奏快、贴近城市生活等鲜明的特色在几家电视台中脱颖而出,成为乌鲁木齐地区令人瞩目的重要的新闻媒体.一、发挥有线电视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有线电视是本世纪被西方国家当作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迅猛发展起来的.目前,在…  相似文献   

6.
平江县配合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广播电视革命老根据地湖南平江县,采取了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双入户和发展小调频台、小电视差转台、小地面卫星接收站的措施,加速发展了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全县新建小电视差转台23座,小卫星地面接收站43座,有13个镇建了有线电视,个...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广电网络传输有限公司上高分公司组建于2002年10月,现有14个乡镇站,员工101人。公司自成立起,就在上高1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架设光缆,开通有线电视,使上高34万人民受益。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实现了网络通全县、电视进万家的目标。到2008年年底,全县168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信号,1425个自然村中连通网络的有1300个,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8.
肖斐 《新闻世界》2014,(5):20-21
实践证明,农村有线广播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作为基层,尤其是乡镇,要积极借助有线电视HFC网络,进行市、县、乡村的三级广播信号传输,实现农村广播、电视"两网合一",发挥农村有线广播帮助农民"了解政策、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9.
邹平广电是一个集广播、电视、报纸、网站于一体的综合性传媒实体。电视台设有《邹平新闻》、《梁邹纵横》、《乡村四季》、《走出家门的邹平人》、《评案讲法》、《邹平大舞台》等9个固定栏目:广播电台设有《田园四季风》、《信息直通车》、《边走边听》、《心音传递站》等十余个栏目,每天播出17小时:为全县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于2004年实现全县有线电视“村村通”,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90%以上,并为50余家单位建设了局域网开展数据传输业务。《今日邹平》报每周三  相似文献   

10.
罗胜明 《声屏世界》2004,(10):54-54
近年来,特别是从2002年上高县广电网络被省广电网络传输公司整合、成立分公司以来,上高县广电网络传输分公司巧借外力,打造发展平台,积极推进全县农村光缆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这个仅有3。余万城乡人口的农业小县已发展光缆电视用户近3万户,全县17个乡(镇、场)全部实现了光缆联网,共有92个行政村开通了光缆电视信号。预计到2004年年底,全县198个行政村将全部开通光缆电视信号,行政村有线电视信号覆盖率将达100%,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将达1万户以上,一大批农村用户将享受到光缆电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上高县大力推进光缆电视进村入户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多种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曾经辉煌一时的农村有线广播已失去往日的风采。不论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还是农村的新旧楼房已很难听到广播喇叭声,昔日四通八达的农村广播网因年久失修、电网改造,有的杆倒线断,有的小自然村从来就没有听到广播。近几年即使通了有线电视,可是在有线电视的方盒子上只发挥了电视的功能。而另一个插调频喇叭的孔总是空着的,这是有线资源的一大浪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省十一个省辖市有线广播电视台的相继筹备和建立,江苏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约已有120万户人家进入了有线广播电视网,至少有500万城镇人口通过这个网络在收看电视,人们通过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一般都可以收看质量比较好的电视节目有十五套左右。有线广播电视网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然而,就这个网络而言,它的功能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且不说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通信等等内容,就是广播与电视两个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05,(12):37-38
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网由总局有线电视监测中心、29个省有线电视监测分中心、348个地市级以上城市有线电视监测前端组成,可对全国有线电视播出的上千套节目和上万个频道进行节目技术质量、网络运行安全状况24小时实时自动监测,并可对任意频道的图像内容进行实时监看。  相似文献   

14.
沙市市有线广播、电视系统工程的建设和沙市市有线广播电视台的成立,对我国城镇电缆电视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也有一些新问题有待探讨。一、城镇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同步发展城镇有线广播在我国的部分中等城市存在,县级市普遍存在。城镇有线广播不可能使用专杆,广播专线均架在电力杆上。城镇电缆电视的电缆敷设,在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走地下的条件,只能架设在电力杆上。因此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被人们誉为网络时代。有线电视以其频带宽的特点被世界各国公认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具有巨大的产业开发价值。中国的有线电视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当前,中国的有线电视正在向数字化、多功能化、产业化和全国联网的方向发展,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作为全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和营运管理机构,是如何运筹帷幄的呢: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又有哪些构想呢。带着诸多问题,笔者走访了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主任陈晓宁先生。  相似文献   

16.
有线广播是我国农村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舆论工具。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电话、有线电视已基本普及,调频广播信号达到99%以上,在大城镇有线广播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农村有线广播的命运如何?我们对此作了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17.
“书记的嘴,主任的腿”这是南城县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对有线广播的作用的由衷称赞。由此,笔者联想到,在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工作中,固然应该重视调频广播、广播与电视共缆传输等先进的传输手段的椎广运用,但也不应该忽视现有有线广播的巩固和适度发展。尤其是在行政村一级,建设村广播室和小面积有线广播仍然十分必要。这也与电视不能取代广播一样,调频广播不能取代有线广播。因此,在事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不仅要考虑如何扩大广播信号的有效覆盖问题,还要考虑到怎样使农村广播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六、七十年代是我省农村有线广播发…  相似文献   

18.
山石 《视听纵横》2005,(4):117-118
最近,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我们对台州农村有线广播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表明,随着电视,特别是有线电视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有线广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尽管党和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入户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广播事业的建设。但就总体而言,全市有线广播滑坡的趋势仍然难以有效遏止。  相似文献   

19.
刘颖悟 《现代传播》2005,(4):131-132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亿户,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线路总长度超过300万公里,光缆超过50万公里,其中国干网4万公里,省干网12万公里,地市、区县级及用户网30多万公里。全国近2000个县建设了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其中有600多个县己实现了光缆到乡镇或到村。除西藏、台湾和港澳地区外,全国有线电视已于2002年实现了物理结构大联网。从管理体制上讲,我国有线广播电视网建立在“四级办”基础上,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县(市)四级根据需要和可能设立有线电视台…  相似文献   

20.
引言1.1我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组成我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由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电视构成.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则采取通信卫星、微波、电缆、光缆、短波收转和无线差转等多种方式简言之,广播电砚传输覆盖网,就是由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广播电视卫星、卫星上行站、卫星收转站、微波站、监测台及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组成的庞大复杂的高科技网络1.2.什么是无线电管理无线电管理是国家通过专门机关.对无线电波和卫星轨道资源的研究、开发、使用所实施的、以实现合理、有效刊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