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加强高校法制教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有待提升,现行的法制教育欠缺实效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法制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流于形式、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环节不完善、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相对缺乏等。构建新型的高校法制教育模式必须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方式方法、师资队伍等,促进高校法制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法治社会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其所具备的法律素质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其能否立足于社会,还直接关系到高校法制教育对于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律素质、减少及预防违法犯罪等作用的发挥.文章从界定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入手,阐述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卢晓丽 《考试周刊》2011,(37):198-199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教育能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能用法治的理念去认识社会,用法的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且知法、守法、用法。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现行的法制教育欠缺实效性,究其原因乃是由于法制教育附属于德育,缺乏独立地位;局限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育;受制于缺乏专业化背景的师资.构建新型的高校法制教育模式必须树立全程全面法制导航理念,以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为目标,坚持教学与实践并重、校园与社会互动的方法,优化整合师资队伍,方能有效地推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和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德育的核心,也是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的人本基础.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同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实现中国梦依赖二者的合力培育。在中国梦的视域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应当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科学设置教材、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等路径多方位构筑二者的合力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加强成人高校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当前成人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成人高校法制教育的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成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法制教育性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而徒具其表,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法律信仰淡漠,铸就了大学生违法犯罪恶性事件屡屡上演的现实根基。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再融合,强化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作用,积极引导其进行法律素质自我完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法制教育新途径,构筑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有助于推进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以立法明确法治教育目标,设立专业指导机构,提供经费支持,为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主要途径,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实践养成,优化育人环境,加强育人载体建设,构建环境载体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遭受不法侵害的形式多样,遭受不法侵害的风险增加。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具有紧迫性。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有利于保障大学生权益,有利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需要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以及多部门的联动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陈慧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6):64-65,70
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性研究非常必要。笔者从社会大背景视角、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的主要因素,认为提升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整合社会资源,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发挥高校优势,丰富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解决大学生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性研究非常必要。笔者从社会大背景视角、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的主要因素,认为提升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整合社会资源,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发挥高校优势,丰富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解决大学生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法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全社会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法律素质基础的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规定了高校法制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和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加强法制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现实的紧迫性,高等院校必须增强做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法制教育在于培养具有法律精神的大学生,以推动"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着定位不清、内容局限、环境不协调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法制教育目标的实现。鉴于此,尝试寻求合适的教育理论,积极探索高校法制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要注重大学生认知规律,需从建构主义的视角丰富和发展高校法制教育理论。强调大学生法律基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法治理念学习意义性和法律规范学习的情境性,并注重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相融合,突出以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为目标的知识观、以增强法律运用能力为目标的学习观、注重自身培养的学生观、以帮助和引导为职责的教师观,在实践上结合随机通达学习、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制教学、基于实例的教学等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能对改进高校法制教育提供诸多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瑞珍 《考试周刊》2008,(23):131-132
社会责任感是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但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原因及加强责任感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未来的主人,在法治社会,具有基本的法律素养,是他们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件。然而,高校的法制教育课并未让大学生们真正懂法,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尽头。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已不容忽视。本文将对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合理性改革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特点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更会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法制建设水平.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措施,即: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校法制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加强法制教育。高校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责任感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大学生责任感缺失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高校要通过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培养大学生具有历史责任感、道德责任感、法律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