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文,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总之,语文教学的任务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认为,在诸多语文能力之中,写作能力是第一位的。“读”“写”和“听”“说”中不可缺少的语文能力,其中“听”和“读”都是在原作基础上的发挥,“说”和“写”则是自身能力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学抓好“读”和“写”是关键。实际上,读和写又是完全统  相似文献   

2.
(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大家都在探讨。有一种叫“中心”论,如“以写为中心”、“以读为中心”、“以说为中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进行交际。以提高生活的质量。作文教学,一要指导学生“听”“读”,为说写提供储备,二要指导学生“说”“写”,运用所有储备。更好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语文教学获得最佳效果,首先要弄清“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一项是关键,是主要的矛盾。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听、说、读、写”中的“读”是基础,是主要矛盾。“听,说、写”是“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即语文教学的落脚点。这就是说,“听、说、写”的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读”的训练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读”这一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  相似文献   

5.
<正>喜欢教文言文,这恐怕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比较普遍的想法。原因很简单,文言文比起许多白话文来有讲头,学生爱听、爱学。何况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与白话文相比,它不必要求学生做到会听、会说和会写,只要做到会读就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言文的教学任务的确单纯得多。那  相似文献   

6.
当前语文教学中,重视读、写,忽视听、说,尤其忽视“听”的训练的现象相当普遍。这种情况显然是由于割裂了听、说、读、写的整体联系,因而也就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近一、二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听、说、读、写”一齐抓,尤其注意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我采取的做法是“以听带写,听写结合”。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为了搞好“以听带写,听写结合”,我先作了两方面的准备:第一,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爱听、想听。我发现学生较喜欢听语文朗读唱片和课文录音。于是我就  相似文献   

7.
从中师《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看,中师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教等五方面的知识和智能。这五个方面,既要全面培养,更要有所侧重。从听与说来看,重点应放在“说”;从读与写来看,重点应放在“读”。而“教”本身是能力的一部分,但听、说、读、写能力都得通过“教”来检验,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现。所以说,“教”是中师语文教学的焦点。中师语文教学要具有师范专业的特征,必须从中师的培养目标出发,对中师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和语文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10期刊载的王运芳老师《文言文研究性阅读学习模式探索》(以下均简称为《探索》)一文,提出了“读—悟—移”的文言文学习模式,以建立“知识—能力—情意”的三维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读”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通过“悟”解决“为什么写”和“写得怎么样”的问题,通过“移”达到“读古延今、古为今用”的目的。应该说这一思路是很好的,但该文在具体的论述中却极为轻视文言知识的教学,而这恰恰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如果以这种思路来进行文言文教学,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难有切实的提高。把…  相似文献   

9.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0.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在教学中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但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特别是轻“听知”能力的现象,造成学生不善“听”,“听不出名堂”。而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超过了说、读、写。这一点,引起了语文界的重视,制订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听知能力训练的计划和目标。为了落实这个目标,我们本着“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的思想,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记’而‘听’、为‘说’而‘听’、为‘读,而‘听,、为‘述’而‘听’、为‘问’而‘听’”的课堂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董云霞 《成才之路》2009,(32):64-64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听、说、读、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它们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听”是“说”的前提,是“说”的基础:“说”又是“读”的必要准备阶段:“写”则是听说读能力的语言概括,是听说读综合能力的再现。但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尤为突出的是忽略“说”与“写”的训练。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有意识的将“说”与“写”结合起来,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学完《口技》这一课,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口技节目,每组推荐2—3人,上台表演口技,这样就有模仿火车进站的、有模仿孩子撒娇的,还有国…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达到让学生终生受益的目的。日常教学中,“读、写”能力一直就是语文教师紧抓的重点,“说”的能力也渐被关注和重视,但一般很少对学生“听”的能力作系统训练。其实,“听、说、读、写”,“听”排在首位,足见其基础性和重要性。单从语文学科来讲,会“听”,就能“听”出一堂课的纲目重点和课堂内容的层次感,就能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消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促进各学科的学习。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作了如下尝试性的系统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16.
试谈“说”     
“说”是语文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从听、说读、写的关系来看,读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的过程。而“说”是以独立思维为基础,直接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所以,“说”可以说是读的提高和发展。写要以“说”为基础,是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过程,只有会说,才能写好,“说”就是写的开始。足见,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不可重此轻彼。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重视读写,而忽视“说”的训练。有的教师觉得,考试不考“说”,于是平  相似文献   

17.
中师与中学的语文教学虽为同宗,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听、说、读、写”来探求其差异。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学语文教学较多强调听的获取和说的内容,阅读侧重于分析,写作一般以形式为中心。而中师语文教学则强调听的感悟和说的过程,阅读侧重于欣赏,写作以内容为中心。认识这些差异,对中师语文教学走出自己的路子是极其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李萍 《课外阅读》2010,(7):106-106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小说教学对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训练学生读、说、听、写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小说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除让学生“听”外,还可以让他们通过“读”去感知、去联想、去认识、吸取文章的营养,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须以听读说写训练为途径,以提高学生听读说写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读说写训练,却又让语文教师感到“路漫漫其修远兮”,欲上下求索而不得。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时分配上重听读、轻说写,在课型结构上各管各、联系少,在训练要求上重技巧、轻触发。这些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