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幼儿教师研究具有生命哲学层面的意义,有利于唤醒幼儿教师职场生命意识,深化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体验,以及创造幼儿教师职场生命价值。以生命哲学来观照幼儿教师研究,更能彰显出幼儿教师研究的应然价值,以唤醒幼儿教师的生命活力,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实现职场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生命哲学作为一门关心人的生命尊严和存在意义的学说,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独特性的价值判断。以生命哲学作为分析立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价值认可的、历时性的、双重身份共融相生的过程,幼儿教师的生命具有生成性、整合性、独特性和自主性的特征。生命哲学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承认幼儿教师生命的可能性、发展性,培养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师,并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的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3.
尝试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探析幼儿教师学习的生命性、自主性、互动性、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提出要关注幼儿教师的生命主体性提升、强调幼儿教师的自主性发展、激发幼儿教师的互动性交流、建立多样性的课程内容结构和注重幼儿教师的整体性发展,以期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树立新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关注幼儿教师生命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完善幼教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教师生命异化的实然状态是必须高度警惕的教育危机信号,应该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转换思维范式,重新全面构建幼儿教师的生命体系,让教师的生命可能性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命哲学作为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认为生命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一种体验与领悟,认为生命具有一种领悟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强调生命在充满激情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超越与创新,充满着惊喜与未知。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只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事业者的生命历程。文章旨在从幼儿教师形象与存在状态的现实出发,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出发阐释幼儿教师成长的意涵——从专业发展走向生命关怀的个体成长,从生命关怀的视角思考幼儿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生命异化的实然状态是必须高度警惕的教育危机信号,我们应该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转换思维范式,重新全面构建幼儿教师的生命体系,引导其生命旨趣和生存范式,让教师的生命可能性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唤起了教育的真谛,幼儿时期的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实施者就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生命教育观成为幼儿生命教育的主要课题,通过对教师生命的教育观的分析,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生命状态以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探索提高教师生命教育意识及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走向审美化:幼儿教师学习的应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学习目的性.可以将幼儿教师学习划分为实用性和审美化两大类型.认为在幼儿教师学习研究中,审美化幼儿教师学习类型有必要加以大力倡导,并提出了可以通过增强幼儿教师教育生命意识和营造学习化幼儿教师文化两大基本策略,促使幼儿教师学习从实用性走向审美化.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一场生态危机,严重阻碍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是幸福的事业,幼儿教师是幸福的职业,对幸福的追求体现出对幼儿教师的生命关怀.实现幼儿教师从职业倦怠走向职业幸福,是其专业发展的路径与归宿.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乃是其健全人格和实践智慧的生成过程。而体验并生成实践智慧则能使幼儿教师超然于自我,感受到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快乐,领悟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实践智慧已成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核心,关注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也已成为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园本叙事就是讲述幼儿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讲述那些或隐或显地蕴涵着教育意义的故事。那些影响着幼儿和幼儿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细微脉络以及幼儿教师的教育生活的发展路径均可能  相似文献   

12.
多元化的幼儿教师角色面临着工具性、统整性和特殊性三重困境。结构功能主义框架有利于实现多元角色的整合,而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生活的意义共建者"既能彰显幼儿教师的生命尊严和主体性,又能涵盖作为专门职业的幼儿教师所承载的诸多功能和职责,还能很好地解释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多元社会互动,并且可以有效引导教师专业成长,是实现幼儿教师多元角色困境突围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3.
蔡军 《教育探索》2009,(5):92-93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面对一度缺失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育要回归原点,回归对生命的尊重.在生命关怀视野下重新审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结合职业特点,从逻辑上理顺幸福的内在联系,如创造与享受、物质与精神、过程与结果、教师与幼儿、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等,这是认识和重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翠兰 《小学生》2012,(8):78-78
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能使幼儿教师个人担负起幼儿教师角色的品质,它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成长,对幼儿教育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道德意义和生命意义的沉思,可以让人重新审度幼儿教师教育与培养的价值和意义。幼教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爱儿童,爱事业,重师表,善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学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命旅程,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些都说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相似文献   

16.
金洁 《教育导刊》2009,(7):53-53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条浸透着艰辛与汗水的发展之路,也是一条充满阳光和欢笑的幸福之路,它伴随着每位幼儿教师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请其中的甘苦.在实践中,我认为,阅读、多摩、善思、勤写是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幼儿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四件法宝.  相似文献   

17.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幼儿,敬畏家长。  相似文献   

18.
生命意识是生命个体对待生命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生命意识,即关爱珍惜自己生命的一种意识和态度;另一种是客体生命意识,即尊重、关爱并欣赏他人生命的一种意识和态度.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的生命意识是针对幼儿而言的,即客体生命意识.教师只有心怀生命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到幼儿的生命成长并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共享教育的幸福.因此,生命意识可以看作幼儿教师的"必需品".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生命意识应具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教师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位正规教育体系内的教师,肩负着启蒙、开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创造良好生命开端的重要使命。幼儿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在众多职业素养中,依法执教是幼儿教师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国际儿童保护法——《儿童权利公约》出发,谈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审视信息时代转岗幼儿教师职业适应的表征意蕴,采用TPACK视角下的职业适应问卷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转岗幼儿教师职业适应得分处在中等水平,在职业适应各维度上,不同年龄的转岗教师其TPACK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教龄的转岗教师其TPACK能力、职业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转岗教师其TPACK能力、职业关系以及职业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应加强信息时代转岗幼儿教师TPACK能力发展、重视对转岗幼儿教师的生命关怀和文化熏陶以及提升转岗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