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西大学图书馆伴随着学校的成长已有百年历史,这期间藏书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历经跌宕起伏,现已达到156万册。图书上的每一方藏书印都是某一时期的历史见证,梳缕成串,图书馆的发展脉络即可见一斑。1 “晋阳书院”藏书标签 在馆藏线装图书中,一书封面贴白色横长方形标签,上印“晋阳书院”四字,字为楷体,书中没有其它藏书印章。山西大学图书馆建立之初,接收了原晋阳书院和令德堂的藏书,这册书就是图书馆最初历史的唯一见证。其它山西大学堂时期的藏书,如西斋所购书籍,据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者岑春煊在送北京清政府审核之合同第五条中说:…  相似文献   

2.
一、列宁国家图书馆(Lenin State Library of the USSR) 列宁国家图书馆是苏联最大的图书馆。该馆原始藏书的来历可追溯到1862年开放的鲁梅安采夫博物馆的藏书。十月革命前,该馆藏书增长缓慢,广大读者难以利用。十月革命后,馆藏量有了迅速增长。列宁曾给予该馆很多支助。1918年,苏联政府定都莫斯科后,该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图书馆》2009,(4):98-98
建于1961年,藏书来源可上溯到殖民政府1920年在塔那那利佛成立的图书馆。根据缴送法规定,该馆作为首都的公共图书馆和研究文献中心可获得大量书刊,这不但保存了祖先的遗产,还使其在公共图书馆和研究图书馆中起到重要作用。1961—1973年马达加斯加国家图书馆还开展了图书阅读活动,促使该馆设立国家图书馆服务处来做普及文化,推动写作,保护著者权益和出版权等工作。现有藏书25万册(卷),现刊467种。该馆是国际图联机构会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国家图书馆已开始将海外中国学文献作为专藏文献进行收藏.罗斯藏书、穆麟德藏书和普意雅藏书等珍贵文献的入藏使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学文献初具规模.早期海外中国学专藏文献的入藏得益于当时图书馆人的开拓精神和对特色专题文献的敏锐把握,对私人藏书的积极采访以及对读者需求的主动回应,其经验可兹借鉴.表1.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5.
谈到采集,大多图书馆员都会想到普通文献的采集.确实,普通文献采集工作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与特色,关系着图书馆在社会和本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所要谈及的是古籍文献的采集.古籍有新印古籍和线装古籍之分,新印古籍的采集大致同普通文献的采集相同,……  相似文献   

6.
詹福瑞:将国家图书馆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沧桑,弹指巨变.1909年京师图书馆始建,由此揭开了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的缩影,代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国家图书馆的发展不仅关乎自身,而且对于我国图书馆事业有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迎来百年来第二次发展高潮之际,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倍受社会各界尤其是图书馆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开发藏书印数据库,是我国图书馆藏书印资源数字化整合的未来方向。日本业已建成的藏书印主题数据库中,以国文学研究资料馆的"藏书印数据库"最具代表性。文章在调查分析该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方式、著录体例、检索功能、用户情况的基础上,思考藏书印数据库的利用价值,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图书馆进行藏书印数据库建设应遵循"三步走"的路径,即开发馆藏印记数据库、整合域外汉籍藏书印资源、打造全球汉籍藏书印知识库。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藏书,包括图书馆搜集来和保管着的全部图书、报刊及文献资料的总和。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是根据图书馆的方针、任务和性质,所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采购和征集及补充图书资料。县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县馆的藏书建设,不断加强县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分析和研究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客之一。本文试从搞好藏书建设的重要意义;县馆藏书建设的原则;图书采购的标准、范围和方法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搞好县级图书馆的藏书建设。  相似文献   

9.
欧阳红 《兰台世界》2013,(13):136-137
<正>一个民族,如果其文明开化较早,则其必有藏书的方式,这就是图书馆产生的过程。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从殷代时期有图书馆出现,在《史记》中记载,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当时的工作即是周朝藏室史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职务其亦是我国图书馆出现的最早历史文献记  相似文献   

10.
初仁 《出版史料》2011,(2):81-82
不久前,有朋友送我线装书局出版的《国家图书馆古籍藏书印选编》一套皇皇十册,墨林红痕,叶叶心心,油然贫儿乍富之喜。于藏书上钤印,据孙学雷先生稽考乃滥觞于唐代,初始意义是为拥有凭证,你的我的,这个机构那个机构的。  相似文献   

11.
小议馆藏章     
中国历来有在图书上盖藏书章的传统,在图书情报界,多数人习惯将藏书章称为"馆藏章"。目前国内专门探讨馆藏章的文章极少。据此,结合学校图书馆实际,对馆藏章的来历、作用、功能、各种用法、配套用品、自制维护工具等予以分析,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藏书章。图书上的每一枚馆藏章都应该力求达到实用与美观,使加工后的图书成为艺术品。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世纪80年代的某天,母亲郑育之在整理她的宝贝箱子,里面放有父亲周文的书籍和父亲在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及其他重要的东西,其中有几枚父母亲用过的图章。我出于好奇,拿起图章看着,突然发现一枚刻着"丁玲"字样的图章。奇怪!我家怎么会有作家丁玲的图章呢?我问母亲:"这图章是丁玲送给咱们的吗?"母亲回答:"不是,那是为了替丁玲领取稿费时刻的。"母亲只是简单地回答了我的问题。由于母亲忙于整理贵重物品,我不敢打搅她,就没有问下去。可  相似文献   

13.
14.
加盖在文件材料上的公章印文,与文字一样同属于档案制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文件材料的字迹备受重视,但钤盖在文件上的公章印迹的耐久性往往容易被忽略,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使用价值和凭证价值的文字上。另一方面,从字迹甄别的角度看,不同耐久性的字迹较易辨认,如墨汁、黑油墨、蓝黑墨水、静电复印、红蓝墨水、复写纸、  相似文献   

15.
印章的历史源远流长,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印章表信".印章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在出版历史上也有重要的功能及地位.印章是将出版载体、出版符号、出版技术三者集于一身的特殊出版物,对中国拓印复制技术、雕版印刷技术及活字印刷技术有源头性意义.此外,印章中蕴含的版权意识的萌芽,也有待学术界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6.
署名盖印之规定 署名和盖印,是公文制成过程中的最后两道程序,表示对公文内容负责,也是公文生效(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 北洋政府初期,随着政治制度的变更,公文的署名盖印制度也有了新的规定:根据1912年<临时约法>,大总统公布法律、教令、国际条约、预算的命令,特任、简任、荐任官员的任免令,及大总统布告,除了盖大总统印外,还须由国务总理记人年月日副署,或由国务总理与主管国务员共同副署.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档案封存环境的密封效果,分析了封存对档案材料的影响程度,对封存状态防范档案有害因素作用、保护档案的功能进行了探索,为确定封存档案技术的适用性、保护档案原件,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古籍藏书章整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5):214-215
藏书章是馆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将古籍藏书章归类辑录,说明古籍藏书章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古籍的版刻时代、了解古籍的收藏和流传过程,并丰富我们的馆藏资料,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篆书金刚经》又称《三十二体金刚经》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古籍文献。文章从古今字体的演变,宋初僧人梦英18体篆书到道肯32体篆书的发展,论述了《篆书金刚经》的形成过程;着重从明正统二年刻本默庵后序、北京石景山区以壁画著名的法海寺碑文等,考证出刻书者李福善即明英宗时极有权势的太监李童;最后简述了该书的文字、艺术、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