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非洲军蚁(蚂蚁的一种)是以凶狠而闻名的,有微型“杀手”的别称。一只18厘米长的老鼠掉入蚁群后,几秒钟内便全身抽搐,身上爬满了蚂蚁。蚂蚁含着从鼠身上啃下来的一小块带血的肉有秩序地向蚁穴移动,5小时后老鼠便只剩下骨架了。在非洲患有  相似文献   

2.
单个蚂蚁是非常蠢笨的,你根本无法从单个蚂蚁的活动中看出其对整个蚁群行为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作为以十数万为单位组成的蚁群,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就颇为壮观了。比如蚂蚁会种植、采集、畜牧、驱奴、缝纫,甚至使用工具等。蚂蚁组成蚁队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聚集的蚂蚁的数量达到某一临界数量时,有条理蚁群现象才会出现。蚁队是蚁群行为活动最基本的“砌块”,而对于复杂的蚁群行为活动,我们同样可以作不同的层次分析。也就是说,为了能够协调一致地行动,蚁群实际上是由多个层次结构形成的。高层次的队由低层次队组成,这样一直找下去,最后…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曾爆出一条难以置信的消息:一名未婚姑娘生下了一个孩子,然而在此之前,这个姑娘既未与异性发生过性关系,又未经人工授精。事隔不久,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又报道了另一种人类生育的奇异现象:一些孕妇在怀孕后期已查明胎儿性别,到分娩时却产出了性别相反的胎儿。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怪现象的发生?其实在其他生物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类似的现象,也许从中可以找到答案。“不男不女”的蚂蚁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在对蚂蚁进行研究后,发现蚂蚁中一部分新生的雌蚁总会在生长过程中慢慢变成没有性别的蚂蚁,失去了生儿育女的能力,这曾令研究人员感到困惑不解。后来,人们才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病毒。在雌性幼蚁体内就已经潜伏着大量病毒,它们破坏雌蚁性激素的正常分泌,使雌蚁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变性,这种破坏导致了大部分蚂蚁“不男不女”。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部分“不男不女”的蚂蚁反而使蚁群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如果每只雌蚁都能生育,那么大批的幼蚁需要哺育、保护,还要为蚁群建巢,寻找食物,而蚂蚁社会中专职生育的雌蚁,即蚁后是不参加任何劳动的,那么繁重的工作由谁来负担呢?蚁群的“人口”膨胀无疑会给整个蚂蚁种群带来生存压力,于是大...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发现,活动在大树之间的蚂蚁,常把树皮啃出一条条凹槽,通过凹槽可走向各处。有了这样的“公路”,蚁群就不怕风吹雨打,行走时既安全又方便。而活动在地上的蚂蚁,它们会就地取材,利用沙粒来修筑自己的“公路”。此外,当蚂蚁在狭窄的“公路”上列队行走时,科学家们观察发现,它们在常来常往的十字路口交叉处都筑起了圆环形的“建筑物”,并放上自己特有的“交通标志”。蚂蚁怎样“走路”  相似文献   

5.
夏玄月 《知识窗》2013,(2):36-37
在美国的西南部山区.生活着一种蚂蚁、在这个蚁群中.并不是由红色的大个子蚂蚁采完成工作在这里.当牛做马的是一种体型较小、腹部发黑的红尼卡蚂蚁.它们是这里的奴隶,不过.它们如此辛苦地劳作.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中了蚂蚁的“木马计”.被拐骗到这里来卖身为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蚁群聚类算法的RBFNN模型,并用于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首先,模拟蚂蚁寻找“食物源”的行为,即根据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食物源”(聚类中心),蚂蚁就会被“吸引”到食物源周围的特点,应用蚁群优化(ACO)算法,将历史数据聚类分析,得到各类聚类中心位置.其次,当聚类中心确定后,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训练RBF神经网络的隐含层至输出层之间的权重.最后,通过某电网实际数据,将本文模型与传统RBF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据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静静的小河边,一群小蚂蚁正在搬运一只菜青虫,它们齐心协力,你推我拉,快要到洞门口。突然,半路上杀出另一群蚂蚁,抢劫到嘴的食物。它们蚁多势众,眼看青虫要被夺走。一只工蚁飞快爬回蚁巢报信。不一会,兵蚁们雄纠纠地开出来,它们一道翘起尾部,抢食的蚁群见势丢下青虫四散逃跑。原来,兵蚁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翻译成人的语言就是“我们杀你们来了!为了活命,劫道的蚂蚁惊慌逃窜。动物行为学家发现,狼追捕鹿时,鹿就拼命逃跑。当鹿逃至另一群狼的领地,捕食的狼立即止步,因为它闻到了另一狼群的气味警告:“这是我们的地盘!”  相似文献   

8.
每天到上班、下班的高峰期,路上经常堵车,即使有红绿灯的交通路口也不例外。这天,大伯家的小表弟问我:“哥哥,你说蚂蚁出行的时候会不会‘堵车’呢?”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过,好像确实没有看到过蚂蚁堵车。我和小表弟决定做个实验,好好观察观察。第二天下午,我和小表弟打死了一只苍蝇,并把这只苍蝇放在了离蚂蚁洞口一米远的地方,然后我们就守在旁边,开始静静地观察了。苍蝇被一只蚂蚁看到了,然后,又一只蚂蚁过来了,再然后,陆陆续续好多蚂蚁过来了。但是,它们井然有序,并没有出现“撞车”“堵车”或者混乱不堪的局面。我和表弟连续观察了几次,…  相似文献   

9.
<正>蚂蚁总是以勤劳的形象出现,尤其是工蚁,它们似乎总是在寻找食物、修筑蚁巢,还要照顾幼蚁。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似乎把它们勤劳的形象给毁了。研究人员以5个切胸蚁蚁群为研究对象,并对每一只蚂蚁都做了标记。在研究中他们发现,约71%的工蚁有近一半的时间闲着,约25%工蚁则从来没干过活,只有大约4%的工蚁一直在忙碌。也就是说,我们看到蚁群搬运食物时,基本上就是这4%的工蚁在来回奔波。  相似文献   

10.
蚂蚁上战场     
谁都知道蚂蚁是世界上的“小不点”,也许人们不是很注意它,可我,一个喜爱蚂蚁的人,对它的感情可不一般了!蚂蚁的种类很多,有的个头很小,小巧玲珑的身体还比不上一粒米大。可是,不能小看它哦!它的力量之大可是了不起的啊,居然能举起比自己大数倍的物体。尤其是它们那团结一致的蚂蚁精神,更令人钦佩。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大树旁看到一只大甲虫在忙乎着,它在干什么呢?走进一看,原来它正和两只小蚂蚁战斗呢。如此悬殊的个头,两只蚂蚁要对付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简直是小鸡碰老虎。这时,只见一只蚂蚁用触角碰了碰另一只蚂蚁,然后就匆匆忙…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只蚂蚁爬到一张纸上,看见一枝钢笔正在那里一笔一画地写着。“这可真有意思,”蚂蚁说道:“这个非凡的东西有其自己的生命,并能在美丽的纸上画出这些曲线并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即所消耗的能量要相当于世界上所有蚂蚁的总和。这些曲线多么长呀,就象把数百万只蚂蚁连接在一起。”它把这个观感告诉了另一只蚂蚁,结果使后者发生了同样的兴趣,它赞扬了第一只蚂蚁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但是,另外又有一只蚂蚁说:“你的努力的确值得赞扬,其实我已经观察过这种奇怪的物体,但我觉得它并不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主人.你没有注意到这枝…  相似文献   

12.
配送中心在选址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性能不好的现象,本文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应用与多配送中心选址策略,提出改进建议,并以基本蚁群算法为基础限制了蚂蚁的搜索行为,并借助于信息素自适应调节机制对蚂蚁把各个配送点分配到配送中心的能力进行了改善,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了基本蚁群算法性能的提高。通过仿真试验,本文的改进方法可以提高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并提高其求解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蚁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通信策略的双态蚁群算法。通过两种状态的蚁群的分工合作,避免了算法收敛过程中的早熟停滞现象;通过设置信息素交流机制,使蚂蚁能在各自的交流范围内与其他蚂蚁交换解的信息,提高解的质量。针对TSP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精度和稳定性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蚂蚁和蜜蜂素以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著称。对于一种生活在北美松林里的褐色小蚁———切胸蚁而言,劳动分工很常见,其中工蚁一般负责觅食、建筑和护理幼虫。然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许多切胸工蚁似乎什么都不干。为了仔细观察这些蚂蚁一天的时间如何度过,研究人员先是为实验室饲养的五个蚁群中的每只蚂蚁挨个标记上点状彩色涂料。在两周时间里,一架高清摄像机每天对着这些蚂蚁录制六段活动视频,每段五分钟,看看它们都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有生物学家说:整个地球,应视为一个整体的生命,就像一个人。人有五脏六腑,地球有江河林莽、原野山峦。人有七情六欲,地球有风花雪月、海啸山崩。人之欲壑难填,地球永动不息。那生物学家又说:譬如蚁群,也是一个整体的生命,每一只蚂蚁不过是它的一个细胞。那生物学家还说:人的大脑就像蚁群,是脑细胞的集群。  相似文献   

16.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笑话:一只小蚂蚁在路上看见一头大象走过来,于是,小蚂蚁钻进土里,只把一条腿露在外面。兔子看见很不解,于是就问:“为什么把腿露在外面?”小蚂蚁说:“嘘!你别出声,我绊大象一跤!”第二天,兔子看见整窝的小蚂蚁都排着队急匆匆赶路,问是不是又要下雨啊?一只小蚂蚁回答:“昨天有头大象被我们一兄弟给绊倒,摔成了重伤,我们给它献血去。”没多久,兔子见大批蚂蚁又回来了,就问怎么回事,蚂蚁说:“哦,只有一个跟那大象的血型一致,留他一个在那抽血呢。”第三天兔子赶来问蚂蚁:“大象活了吗?”蚂蚁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把它抬回去了,哎呀,真重,腰都累弯了!”大象病好后要告蚂蚁,法庭判决,蚂蚁绊倒大象属恶意伤害,监禁6个月。蚂蚁不服道:“人身伤害罪最多监禁2个月,为何判我半年?”法官说:“人身伤害罪判2个月,绊倒大象为种族歧视罪,追加4个月……”笑话总归是笑话,但是现实生活中小蚂蚁的威力也的确不可小觑哦!  相似文献   

17.
蚁群算法是通过模拟蚂蚁觅食而发展出的一种新的启发算法.基于群体的协作与学习,该算法已经成功地解决诸如TSP问题等多种组合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该算法根据人工蚂蚁所获得解的情况,应用一种选择策略,从而使得算法跳离局部最优解,并采用局部搜索,以获得更好的优化解.通过仿真实验获得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蚁群算法具有较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数学不是人类的专利,自然界中的某些生物也有一定的“数学头脑”。英国数学家亨斯特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死蚂蚱分成三块,第二块的重量比第一块大1倍,第三块的重量比第二块大1倍。当蚂蚁发现这些食物40分钟后,便有23 只蚂蚁搬运最小的一块食物,有44只蚂蚁搬运中块食物,有89只蚂蚁搬运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本蚁群算法的缺点,提出了蚂蚁回退、蚂蚁相遇、带交叉点的路径交叉的改进算法.通过随机数引入和状态转移概率的应用,平衡了各路径信息素,从而有效地进免陷入局部优化,使得算法在收效速度和执行效率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5,(8X):41-42
日本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蚂蚁在用触角接触其他蚂蚁的体表分泌物后,即可辨别出对方是“同胞”还是入侵者。科学家发现,蚂蚁身体表面能够分泌由18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化学物质。同窝的数千只蚂蚁的体表分泌物成分均相同,而不同窝蚂蚁的该分泌物成分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