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斯宾塞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德蒙特.斯宾塞被视为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他所创立的“斯宾塞体“影响深远。其诗歌中所运用的植物、动物,以及某些特定物质等各种自然意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高度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被后人称为“诗人的诗人”。《爱情小唱》是他的一部十四行诗集,在这部诗集中,诗人赞美爱情,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在格律上,诗人运用独创的“斯宾塞式”十四行诗,运用比喻,对照和头韵等修辞手法,使整部诗集显得结构巧妙,工整洗练。本文试就以其中的第三十首为例,来分析斯宾塞爱情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中,“月”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意象,一直受诗人词者的宠爱,形成了一种东方人特有的“明月情结”。学习诗歌、鉴赏诗歌时,常常会有“月”的意象出现,准确把握这个意象自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雨这一自然事物到了唐代已成为诗人钟爱的抒情意象,折射出唐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不同时代诗人笔下的雨亦是风格迥异,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王维、杜甫和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不同特点,以窥见唐诗的发展历程,发掘“雨”意象的运用在盛唐到晚唐诗歌流变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王维与俄国诗人丘特切夫的诗歌风格,都清新优美而又含蓄深沉,喜用明月、白云、落日等自然意象,具有“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他们创作意象并置的无动词诗,且都表现出早年热爱人生、渴望有所作为,中晚年比较消极悲观的人生内容。他们都是自然诗人、哲理诗人,试图透过自然探索人生之谜。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社会文化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个性、经历、人生态度以及禅宗思想与谢林哲学的近似有关。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的诗歌在意象艺术的创造上造诣极高,平淡醇美,意境深邃。诗中的“飞鸟”、“菊花”“酒”等主要意象展示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凸现了诗人的奋斗精神和高洁的人品,以及崇尚自然、任性率真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鸟类”意象的诗篇。陶诗中的“鸟类”意象凝聚了诗人对新的人生理想和生存模式的探寻,是诗人在“天下意识”与“田园情结”、“归田之乐”与“穷困之忧”矛盾斗争中,经过寻觅、摸索、痛苦、彷徨、蜕变、超脱的心路历程之后才找到的精神家园。在他笔下,“鸟类”意象也就成为对自然追求的审美凝点,成为其自身人格力量的写照,也是我们透视陶渊明的淡泊情怀和心路历程,找到其返归自然而安然自适的的重要道途。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词的核心构件,鉴赏诗词从意象入手, 能准确把握意境,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本文试 从以下三方面略陈拙见: 一、构建意象的基本模式 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由 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两部分组成,“意”为筋 骨,“象”为血肉,二者互适、契合无间。诗人在创作 时,常要撷取与诗人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 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的客观物象进入诗词,构成内涵 丰厚的意象。例如,李清照的名句“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意象,就与诗人 自我形象有相通之处:形体枯皱、色泽焦黄的菊花与 因思念丈夫而容颜憔悴的诗人相似。词人不直言情 怀,只用“黄花”这一意象,就把对丈夫绵绵无尽的 思念涵蕴其中,细心的读者自然能从中咀嚼出个中 滋味。  相似文献   

9.
自然意象,是洛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最具诗人匠心的意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月意象和雪意象是洛夫着力塑造的两类意象。它们融古典情思与现代诗歌技巧于一体,是诗人人生观与创作观的体现。不同创作时期,洛夫诗中的自然意象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诗人创作理念调整,也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自然意象,是洛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最具诗人匠心的意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月意象和雪意象是洛夫着力塑造的两类意象。它们融古典情思与现代诗歌技巧于一体,是诗人人生观与创作观的体现。不同创作时期,洛夫诗中的自然意象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诗人创作理念的调整,也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黄昏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在时空意义上内蕴丰富深刻,是诗人们借景生情、依象兴意的媒介物,诗人们“以情观物”、“寓情于景”,在心境与物境的交融中,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透过黄昏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丰富、凝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2.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对于后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他被后人称为“诗人的诗人”。《爱情小唱》是他的一部十四行诗集,这部诗集在内容上除了赞美爱情外,还有文学使人不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信念以及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所主张的以人为本,积极进取,及时行乐的主题。在格律上,他运用独创的“斯宾塞式”十四行诗,使整部诗集显得结构巧妙,工整洗练。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是诗之灵魂。自然意象是狄金森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狄金森不同主题诗歌中的自然意象,读者可以更真切深入地理解诗人对于自然、爱情、宗教(死亡)等人生哲理的独特认知和情感。  相似文献   

14.
诗歌意象,作为诗歌的艺术单位和诗歌审美的个体特征。是诗人生活体验的表达,审美情趣的体现,创作个性的媒介,也是诗人生命意识的寄寓,文化精神的蕴涵。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源于诗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双重心理体验和文化积淀。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一位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通常都远远超过个性。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诗人内在情思和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和“象”相融合所产生的可感可触景象。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艺术。这首诗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因此不可避免地烙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读完全诗,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  相似文献   

16.
爱德蒙特·斯宾塞(1552~1599)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用非戏剧体创作诗歌的最伟大的诗人,被认为是英国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誉为“诗人的诗人”。其代表作有:田园诗The Shepheardes Calender《牧羊人日历》、长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情思的载体。“意象”从词义上来看是由“意”和“象”组合而成。“意”即情感、情意,是主观的,抽象的,不可言说,难以形容的;“象”即物象、景象,是客观的,具象的,可触可感的:因此,“意象”就是寓“意”于“象”,是凝聚着诗人主观情感,用来寄托情思的艺术形象。它是诗人传达内在抽象情感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是读’者体会诗人丰富而微妙的创作情感的媒介。  相似文献   

18.
在台州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台州湾海域为“海上台州”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海洋生态也付出了相当代价。台州籍诗人柯健君最新诗集《蓝色海腥味》呈现的是一个本土诗人对台州湾海域的生态关怀,诗集通过对比鱼、虾等为代表的自然意象和钢筋,水泥等为代表的人造意象解读人与海洋休戚与共的关系。诗人对台州湾生态的艺术书写为“海上台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洛夫诗歌有一种贵族之气和金石之声,这是一种精神的硬度,一种基于情感浓度和思想深度之上的精神硬度。它具体呈现于“木石前盟”、“骨骼意象”和“天涯美学”三个层面。“木石前盟”指的是沉淀于诗人潜意识当中的“木”“石”情结,具体表现为《石室之死亡》和《漂木》两部长诗,一前一后,里程碑式地矗立于洛夫60年的创作历程当中。而“木石前盟”于洛夫的诗歌还有着“自然的情愫”、“经典的造型”和“矛盾的辨证”三重象征。“骨骼意象”则是“木石”意象的延伸、衍生和变异,最形象地体现着洛夫诗歌的的精神硬度。“木石前盟”和“骨骼意象”一天一人共同支撑起洛夫自觉的精神追求:“天涯美学”。这也正是洛夫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刻之处:有着高于一般诗人的特有的理想和信仰,同样体现着一种精神硬度。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对意象情感指向的正确把握有利于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文章以“水”这一古诗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意向为例,解读不同诗人在“水”意象中所承载的情感,以帮助学生理清“水”这一意象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