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接触到的第一个人机交互功能,屏幕锁定解锁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因此,各大IT厂商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对移动终端屏幕锁定解锁方案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功能本身的实现,而会更多关注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方案。本文对基于移动终端的屏幕锁定解锁技术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剖析该技术的发展路线以及典型技术方案,为我国相关企业发展移动终端锁定解锁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信息工具的普及和应用,许多应用于触摸屏上的技术也逐渐出现和发展,其中,输入是触摸屏必不可少的功能,随着手写功能被重视,手写输入技术也进入了规模应用时代,其产品大规模进入手机等移动终端市场,手写输入方法有其他输入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基于对相关专利文献的分析,对现有的触摸屏上的手写输入技术做综述性介绍,分析手写输入的主要发明方向及特点,并对本领域重要申请人和重要专利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智能手机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计算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让智能手机变成了一台小型PC。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用移动终端拍照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便捷。为了实现用户的自拍摄功能,移动终端通常设置有前置相机,并且需要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额头区域中保留相机拍摄窗口。因此,前置相机将占据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为了提高屏占比,苹果公司2017年发布了iPhone的10周年手机iPhone X,采用了大屏幕占比的屏幕,并具有人脸识别解锁的功能。三星公司发布了Galaxy Note8和Galaxy S8、小米公司发布了小米MIX 2,也都是相同的目的。全屏幕手机成为智能手机产品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4.
界面解锁技术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本文对界面解锁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我国相关企业发展界面解锁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中介绍的菜单交互技术主要是指移动终端屏幕上菜单显示技术。触摸屏交互技术操作简单直观,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以及家用电器、车辆等。本文将基于专利文献分析,对现有的菜单交互技术做综述性介绍,并对本领域重要申请人和重要专利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7)
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移动通信终端技术的成长,现在不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理念体现在终端的发展上,用户对新应用、新体验的需求也集中体现在智能终端机上,终端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本文从终端技术发展历程,终端产品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必然趋势,以促进"通信终端融合化、各类物品通信化"的"两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针对移动支付技术,提出将通信网络技术应用在移动终端中实现移动支付的观点。在通信技术行业起到推动支付技术发展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量也在飞速增长,将通信网络技术应用到移动终端中并实现移动终端支付的创新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另眼看科技     
正动动嘴唇解锁手机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安全工程师Jie Yang发明了一款通过识别唇部运动轨迹解锁手机的App,并称该应用更能保障手机的安全。用户设置密码时,App的声呐系统"声势"会从手机的扬声器中发出一个20千赫的高频声音信号,当用户说话时,该信号会从移动的下颚、嘴唇和舌头反射并形成独特的唇纹,从  相似文献   

9.
刘昆鹏 《科技风》2013,(16):278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新形势下,人们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大移动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的研究,而苹果手机(iPhone)的问世,以其对优越的用户体验,获得了众多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青睐,将移动互联网推向了一轮新的发展高潮。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的特点,提出了改善用户体验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手机的移动技术已经普遍全球,手机的使用也是十分的普遍,但是手机的安全使用也是现在正需要研究的问题,因为现在窃取别人手机安全密码然后为非作歹的例子很多,初级的安全认证如指纹的认证还有视网膜的认证都不是最保险的,因此,现在正在研究的人脸识别认证技术被用于分析。本文就是在了解移动终端的运作方式和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技术的基础上对人脸识别这项技术的发展提供几点发展意见,希望能帮助开发网络身份认证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网络带宽和不同手机移动终端处理能力的制约,本文提出了基于WAP技术的通用手机实时图像浏览平台,采用图像采集、处理技术、Socket网络通信技术和COM组件开发技术,对其进行研究与设计。从而实现了支持WAP移动终端的实时图像浏览业务,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全面的通过手机掌握实时的视频图像信息。本平台支持图像采集卡和USB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用户只需拥有一部WAP手机即可实时浏览所需要的图像数据,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17)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门锁逐步走向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卡、手机、指纹、人脸等非传统机械钥匙的开锁方式。然而人脸识别门锁的能耗问题相对较高,致使用户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指纹识别对指纹精度的要求导致并非所有用户都能享受这种便利,故作为现代必备生活品的手机成为最好的门锁钥匙。蓝牙门锁采用能耗很低的BLE技术,与手机蓝牙通信完成开锁,无连网,安全。目前很多手机集成指纹或者人脸解锁,从而可以结合使用手机自带的生物解锁功能代替手机输密码进行蓝牙开锁,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普及应用,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电子设备。面对日渐突出的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泄密问题,提高其安全性、保护用户隐私已成为了社会和用户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移动智能终端手机信息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从用户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对防止移动智能终端手机信息泄密、保护个人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更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支柱。近年来,数字技术已经运用于各个生产和生活领域。随着手机在生活中的不断普及和潮流化,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手机的先进性和智能化。为了能够满足人类对手机智能化和人性化的需求,数字技术早已成为手机技术应用中的基础。移动视频监控属于数字视频监控,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数字视频监控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概念。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移动业务也从最开始简单的通话、短信服务逐渐向复杂化方向发展。为了支持这些手机功能,移动通信运营商必须开发出一个移动终端运行和开发统一的平台,即移动终端中间件。本文将结合移动终端中间件开发的实际情况,对基于Java的移动终端中间件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经过这此些年的发展与积累,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手机逐渐成为人们上网的第一终端。在我国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巨大,其行为直接关系到产业与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深入到社会系统中去,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孕育与结构的开端,本文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关系进行了分析,摸清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的一些显著特征以及变化趋势,阐明了移动互联网用户在新时代行为出现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移动终端技术在电力营销计量领域中的应用为入手点,阐述了电力营销计量现状,介绍了移动终端技术在电力营销计量领域的应用优势。并对移动终端技术在电力营销计量领域的应用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移动终端技术在电力营销计量中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也称为手机支付,简而言之,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网络技术也是如此。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与此同时,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手机病毒问题,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笔者对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基于程序行为的病毒检测与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移动终端设备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操作方式从最初的物理按键设计转向触摸屏虚拟键盘,功能从简单的电话发展到现在能够满足用户上网、游戏、办公等多样化的需求,这些变化导致了庞大的菜单目录、图形图标、以及复杂的系统操作逻辑,增加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认知障碍和误操作率.如何提高用户体验正在成为移动终端新的研究重点.本文在对终端界面人机系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绩效水平理论出发,将用户作为终端设备人-机系统的一部分,从系统化的角度分析用户的人误因子,并建立用户认知模型和心理模型,通过对操作可靠性分析提升用户体验减少用户误操作,为移动终端设备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