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厚泽安徽歙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任,兼任同济大学等高校兼职、特聘教授,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1962年测地所地球重力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执委、国际重力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潮委员会主席,国际大地测量杂志编委,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协副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简介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其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周卫健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安芷生院士。  相似文献   

3.
刘昌明,国内外著名的水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西北人学,1961年赴莫斯科人学留学,1981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做高级访学者。l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上。曾任巾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文室主任,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人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全球水系统汁划(GWSP)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综俞地球水循…  相似文献   

4.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5.
百科撷英     
丁仲礼(1957~),第四纪地质学家。浙江嵊州人。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1982年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录取为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1998年获博士学位;曾于1989年和1995年赴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做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6):441-443,477
1 项目顾问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 195 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 ,196 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0— 1982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 (ICSU)副主席。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考察研究 ,在土壤地理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领域成绩显著。 2 0世纪 70— 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08,(23):13-13
作者简历:叶叔华,女,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任上海天文台台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现任上海天文台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顾问,“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计划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历:叶叔华,女,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任上海天文台台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现任上海天文台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顾问,“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计划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4):F0004-F0004
孙九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中科院科学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2003年他主持了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试点项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建设”以及后来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2008年开始主持“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管理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02-203
1 首席科学家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与流域治理分会副理事长 ,国际水文科协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国际雨水集流协会副主席 ,国际地理联合会水文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会主席 ;IGBP/BAHC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 ,国际IGBP/BAHC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2 0 0 0—2 0 0 4国际地理联合会 (IGU)副主席。HydrologicalProcesses与InternationalJourna…  相似文献   

11.
赵劲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300-303,32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科学综合性研究所之一,该所与时俱进,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目标,审时度势地进行定位和调整学科方向,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1986年,地处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搬迁部分研究室,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8月)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1993年更名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该所被列入中国科学院分类定位试点研究所,1999年该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一期…  相似文献   

12.
封面人物     
吴阶平 1917年生于江苏常州。现任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中央副主席、亚大地区主席,第三世界科学  相似文献   

13.
孙九林,1937年生,江苏盐城人。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西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陕西师范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世界数据系统中国国家协调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科学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04-205,238
1 首席科学家王 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实验室主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国际沙漠化防治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国际干旱区开发委员会 (IDDC)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副主任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理事长。 1988年获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5 0多篇 ,参加 4部专著的撰写 ,主要涉及沙漠的形成演变与沙漠环境、沙漠化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沙漠化及其灾害的动…  相似文献   

15.
正6月8日,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先后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马克俭,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副主席、贵州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宋宝安;6月6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主席何力先后走访慰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胡瑞忠,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冯新斌;6月5日,贵州  相似文献   

16.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mmittee of Space Research简称COSPAR)磁层会议于1996年4月15日—1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 会议的正副主席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空间的副院长,COSPAR中国委员会主席严义埙教授和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G.Haerendel教授担任。参加会  相似文献   

17.
百科撷英     
吴传钧(1918~) 中国地理学家。江苏苏州人。1943年中央大学研究生院毕业,1945年人英国利物浦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并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长期致力于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5日,中国科协召开专题会议,邀请院士专家一同探讨深海科技与海洋装备的新进展、新趋势和新举措。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第七○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有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22—26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20届国际光学委员会大会”在长春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光电研究院院长、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健林担任此次大会的组委会主席。大会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光学学会、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等各界的大力支持。国际光学委员会(InternationaCommission for Optics,简称“ICO”)创立于1947年,其会员为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光学学会和国际学术团体。我国于1987年加入该组织。ICO每三年召开一次国际光学大会,因其层次之高…  相似文献   

20.
应国际科学院组织(IAP)主席、巴西科学院院长克里格教授的邀请,路甬祥院长率领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于2002年5月12日-18日对巴西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郭华东副秘书长、计划局吕永龙副局长、空间中心吴季副主任和动物研究所张树义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