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专利创造性客观化的内涵和研究意义,指出在实质审查中专利创造性客观化是通过创造性判断的客观化实现的,并结合具体的审查案例讨论在创造性判断的客观化中两个重要内容:创造性判断主体客观化和创造性判断方法客观化,并分析两者对于创造性判断客观化的显著意义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反思目前在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创造性判断客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序列发明单一性的判断缺少明确而统一的审查方式,通式肽作为一种典型的生物序列,其单一性审查中更是存在较多尺度不一的现象。这既影响了审查员的工作,也引起了申请人的困惑。本文选取了几个近年涉及生物领域通式肽单一性的专利申请,从中国、欧洲、美国等几个国家和组织的审查标准及审查实践出发,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针对生物领域涉及通式肽的发明专利申请,比较研究了不同国家的单一性审查操作标准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在2006年修订的新审查指南中确立了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基准。审查基准一词沿用了旧审查指南判断新颖性、创造性的说法,将判断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是否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与判断新颖性、创造性放在同样的高度上。该审查基准的确立的目的,就是拨开笼罩在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上空挥之不去的智力活动规则的疑云,明确什么样的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是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可以进入到后续的评价新颖性、判断性的审查阶段。也就是给公众、申请人、审查员、代理人对某个发明是否应当申请专利、能否被授予专利权以更加明确的心理预期。为实现此目的,新审查指南开出的“药方”就是两步三类判断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提取物发明专利的审查标准不统一的现状,对提取方法发明的创造性的判断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于统一该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的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达69万多件,其中发明专利245万件,而2008年申请量达82万多件,其中发明专利为28.9万件。随着专利申请量的增长,由此也造成了专利审查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公众对于加速审查速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大量问题专利的存在,既影响了专利权的稳定性.造成了过多的专利纠纷,同时也使得国家知识局的权威性受到置疑。如何创新专利审查方式,以便在不延长审查周期的同时提高专利审查质量,这是新时期专利审查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借鉴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专利局的一些做法,并结合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实际国情,对于如何创新专利审查方式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专利创造性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比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日本)与我国对专利创造性的判断标准,认为我国发明专利创造性标准过高,影响创新活动的社会效益。从事创新活动应当对专利法和审查指南关于创造性的审查标准进行反向理解,为创新活动提供思路和研究方法。专利制度通过创造性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间接传达了保护创新的制度价值,创新活动需要汲取专利法和审查指南关于创造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的创造性评述的常见问题,通过案例对涉及运用"三步法"中的技术领域、技术问题的确定、结合启示的判断等方面进行探讨,使"三步法"的应用更为公正客观。创造性是我们在审查过程中最常用的一个法条,掌握判断创造性的精髓对于我们公正客观的审查一件专利申请起着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是专利申请是否能够获得授权的实质性条件之一,对于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尺度在专利审查过程中不易把握。在发明的创造性的判断过程中,审查员需要站在申请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平衡双方的利益,因此,发明专利审查中对创造性尺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在发明专利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出发,结合其能力水平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美国、欧洲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认定与我国的差异。在专利审查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认定是审查的难点,在实际操作中审查员应当考虑我国创新主题的普遍创新能力,权衡各种因素以及各方利益后认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评价技术方案的创造性,有利于鼓励发明创造,稳定权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审查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了"与适应症和作用机理相关的药物化合物发明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判断",摸索出了较为客观、严谨的创造性判断方法,无论从作用机理还是适应症的角度考虑,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解决了审查实践中的争议焦点,并对此类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判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蒿素是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本文在CNABS、DWPI数据库中对青蒿素领域相关专利技术进行了收集、梳理和统计,分析了青蒿素领域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量的趋势、专利区域分布以及包括医药用品、制备方法和医药新用途的主要技术分支。  相似文献   

12.
卢娣 《科研管理》2017,38(7):137-144
当前,在专利申请量激增和技术快速更新的背景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的专利系统均面临日益严重的审查积压挑战。本文以2003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据为分析样本,利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IPC分类数、专利引文数、申请来源国是影响我国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的保护因素,而权利要求数是危险因素。为此,本文提出可以通过设定准确界定IPC分类的义务、提高引文标准、提高权利要求附加费标准、实现差异化的政治倾向等措施缓解审查积压,提高我国专利授权系统的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专利创造性判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既要明确标准和要素,又要有原则指导和步骤规范。我国发明专利创造性判断标准并不比其他国家更高,需要站在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针对发明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每一个技术方案所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确定所属或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技术启示,将发明专利的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获得发明专利的区别技术特征所具有的作用功能和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中的重点,而“三步法”则是创造性评判过程中最主要使用的方法。本文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分析三步法判断过程中对于“结合”的判断,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创造性审查一直是专利实质审查中的重点和难点。审查员对于创造性的判断,一般都是采用《审查指南》中所介绍的"三步法",而在实际评判过程中,即使基于同样的证据,不同审查员的审查结论有时也会有所不同,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事实认定的差异,突出表现为对本申请或对比文件公开内容的事实认定差异;对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事实认定差异;以及对公知常识、是否具有"技术启示"判断的事实认定差异。由此可见,事实认定几乎贯穿了"三步法"评判  相似文献   

16.
包含效果参数特征的复杂产品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审查,应当遵循创造性审查的一般性原则和判断方法,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整体上把握发明构思,分析效果参数的影响因素,厘清效果参数特征与产品的结构/组成特征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具体复审案件的创造性判断过程为例,分享了合议组的审理思路和考量因素,对该类发明的创造性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美国专利制度中非显而易见性标准的演变情况,对KSR案前后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决的几个影响较大的医药专利的非显而易见性判断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专利非显而易见性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趋严的过程,美国法院在对非显而易见性问题上考虑角度全面,标准细化,综合考虑科技发展状况和目前科研水平合理判断等特点可以为我国医药领域专利创造性的把握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撰写和审查,一直是计算机领域热议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当权利要求中记载程序、代码、指令等限定时,对于方案是否属于保护客体的判断愈发复杂。本文拟结合计算机领域的实际案例,探讨不同撰写方式下如何判断一项解决方案是否属于保护客体、撰写是否符合清楚、支持等相关规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无论在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程序、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复审与无效审查程序以及后续的行政诉讼程序中均有可能涉及"公知常识"用于新颖性、创造性的判断,在某些情况下"公知常识"会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公知常识在新颖性、创造性审查中的不同适用,探讨如何既能提高审查效率,又可避免公知常识的滥用以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与公平,从而在听证原则与程序节约原则之间、公平与效率原则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目前的专利申请量和审查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的平均审批周期相对于以前有较大缩短,审查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本专业领域申请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审查,但有的申请可能涉及一些重要领域会对国家的利益或者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需要快速授权的,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要求优先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