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自从发现了看直播买植物的方式,我就基本实现了植物自由。从吊兰、绿萝这样普通的植物练手起步,到阳台摆满了十几个品种的多肉,屋里七八个花瓶分别盛开着各种品类的鲜花,再到开始养多花素馨、蓝色阴雨这样较为大型的庭院植物,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养植新时代"。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备养好植物的"手气",顺手养点儿什么都能活,而且还能养得生机盎然,但是作为曾经的"植物杀手",我就不能盲目自信了,必须不断上网搜索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2.
张燕 《母婴世界》2012,(10):10-10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爱狗,一谈起我家的朵朵,我就会像所有妈妈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在与朵朵相处的这些年里,我常常感叹,养宠物有时真像养小孩。也许很多朋友会激动地反对:“养小孩,怎么能像养宠物那样!”当然,我并没有将两者之间划上等号,只是很多时候都觉得,对待他们的方式有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精养",是一种过度保护 家长刘先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由于老人对孩子更为呵护,养得更为精细,"精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很多老人会不辞辛劳地跟在孩子后面穷追不舍,用别出心裁的方法让孩子吃得好、睡得香.虽然父母会适当改变一下方式,但是孩子一回到老人身边,又变回原样了. 小学王老师:"精养"的目的是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是孩子的最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自己养的"胖小伙",你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每天和我形影不离、一起上学、一起放学的书包。我每天喂它各种各样的书,一摞一摞的作业本,还有文具盒……就这样把它养得胖胖的。可今天,"胖小伙"被我喂得太胖了,它怎么也进不了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飼养小组是在1955年秋天成立的。那时候,由于我对飼养的知识懂得很少,兴趣也不高,把这项工作全部放手交与儿童自己负责管理,结果因缺乏经验,不会管理,这个饲养小组也就无形解散了。 1956年2月,我检查了过去失败的原因,并认识到:如果能够把饲养工作做好,不但能使孩子们获得一定的饲养知识,而且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也有很大作用。因此,我决心第二次成立饲养小组,动员了十几个人  相似文献   

6.
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但他们却并不把解脱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切实努力上,而是寄托在虚幻的海的那一边:"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于勒叔叔那充满谎言的第二封信居然"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还不仅仅如此,若瑟夫的因家境不佳迟迟嫁不出去的二姐,其后来也所以能够成婚,"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人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每次读到这里,我的眼前总闪过我们身边那些对有海外关系的人羡慕、奉迎、讨好的身影。这种…  相似文献   

7.
李琴是一个初中女生,她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总想在家里养猫养狗。但妈妈很爱干净,觉得养那些宠物又脏又麻烦,所以一直没有答应。李琴渐渐长大了,她对妈妈提出自己负责宠物的饲养和卫生,希望妈妈同意让她养一只小狗。妈妈似乎也有些让步了。李琴很高兴,她感到拥有一只可爱的小狗的那一天不远了。 期末考试李琴考得不错;她趁妈妈很高兴的时候又提出了养狗的要求。不料妈妈非常坚决地拒绝了她。李琴很生气,认为妈妈说话不算数。谁知妈妈说“我说话不算数,我可以向你道歉,但我还是不同意你养狗,因为这可能关系到你将来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8.
养水仙花     
前两天的作文课上,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个人养一盆水仙花。星期六一大早,妈妈就给我买了一盆水仙花,我特别开心。我找来了一个精致的小鱼缸,把水仙花放在里面,然后很小心地把它放到阳台上。瞧,它那刚刚露出来的嫩芽,在阳光下显得多么娇嫩!我突然有一种责任感:一定要把它养好,到开花的时候带到班上,让老师和同学们看看,让他们羡慕我。  相似文献   

9.
<正>我养过一只猫,从它身上看到许多"学问"——幸好我只养过一只,否则会更惭愧了。一只猫就有那么多的优点,好学的人如果养十只猫,就会变成圣人。每只猫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就像人,没有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是一模一样的,生命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很多人并不养猫,看到可爱的猫,一时兴起,就只拽着猫尾巴玩,或追着它跑上跑下,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觉得我的父母容忍度很高,从小我什么都养.自己抓来的鱼、虾、螃蟹、虫虫、蝌蚪就不用说了,别人送的鳖、龟、鸟也养得不亦乐乎,连没长毛的小老鼠、还不会飞的蝙蝠、从植物园捡回来的小松鼠,也总有办法把它们照顾得妥妥当当的.唯一的遗憾是没养过蛇. 小时候住的是眷村,空间小得很,院子狭仄得晾了衣服人就难转身,而母亲还让我在那儿摆了个大澡盆,常年养着鱼、虾、螃蟹、龟、鳖之类的水族.至于十几平方米大的客厅,除了人来人往、猫狗喧腾,各式家具上能置物的空间,也被我放满瓶瓶罐罐,养了无数鱼和虫.  相似文献   

11.
玫瑰的选择     
红玫瑰和黄玫瑰被带回了家。主人有心让她们自己选择想要的生活。红玫瑰眼尖,一眼就相中了茶几上漂亮的大肚花瓶:"瓶子里有水有鱼,能把我养得美丽水润;瓶子边有小鹿摆件,可以陪我说话解闷。那里最适合尊贵的我,我要在那儿安家!"黄玫瑰环顾四周,目光停留在有阳光、有绿草的墙角:"那里空气清新,我就在那里扎根吧。"  相似文献   

12.
有朋友到家里来,不进门,只停在院子里。他说:有个小院子多好。你看这些蝴蝶,跟自己养似的!我忽然被提醒了。他走了之后,我禁不住认认真真地看过一遍我的院子。黑的、红的蝴蝶像风中的纸片,来来回回地飞。后来,我用了半个小时来清点自己的院子。我突然想知道:一个人周围到底有多少生命?我转向四周,发现我的院子里有无数的蜻蜓、蜜蜂、马蜂、蚯蚓、蝙蝠、蚊子、苍蝇,还有拳头大的蜗牛。我在半个小时里感到,我的院子从来没有过的热闹。我在突然获得了“财产”之后,突然获得了一种新的责任。如果有一个人说他家里养了鹦哥,能学人说话,再有人说他…  相似文献   

13.
<正>我对他说了一个寓言:从前有一个人,用水缸养了一条最名贵的金鱼。有一天鱼缸打破了,这个人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站在水缸前诅咒、怨恨,眼看金鱼失水而死;一个是赶快拿一个新水缸来救金鱼。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当然赶快拿水缸来救金鱼了。"青年说。"这就对了,你应该快点拿水缸来救你的金鱼,给它一点滋润,救活它,然后把已经打破的水缸丢弃。一个人如果能把诅咒、怨恨都放下,才会懂得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14.
豆豆哥,我有一个愿望,长大了要当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尤其喜欢各种植物,经常在家里种一些树啊花的,虽然有时候我能把它们养得很好,但是更多的时候,这些植物都不幸地死在了我的手上。妈妈总是拿这个取笑我,说我不一定能当上植物学家,倒是可以当上植物杀手!其实她不懂,这是  相似文献   

15.
正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笨的人,所以要把事情做到让自己满意,总是要花费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一个很笨的人,最大的优点是善于学习和内省。我总是默默地向每一个我所能遇见的人学习,我的亲人、我的同事、我的学生及其家长。每一个我所能接触到的事物,都会引发我的思考。而我对自己最"残酷"的地方,是经常直面自己最不堪之处,否定自己,准确找到不足,然后弥补之。所以,我经常能听见自己拔节长高的声音。我享受每个成长的瞬间,并深深感谢每个令我成长的人。  相似文献   

16.
养狗记     
我家只养过一条狗,这条狗的命运前半生是幸福的,后半生是悲惨的,让我无法忘却。记得刚从大姑家把狗抱回来的时候,它是一个雪白的、毛茸茸的小家伙,不记得是屁股的哪一侧有一片黑,像是刚在泥沙中玩过一样,所以就给它起了“沙沙”这个名字。当时,我们家住职工集体宿舍,全楼上的人都十分喜欢它,孩子们经常给它吃的,逗它玩,它就像个又可爱又淘气的娃娃,给大家带来无穷的快乐!当时的我,总不大喜欢别人逗“沙沙”玩,怕它再也不回自己的家门,写作业的时候,总要把它抱回家来才能安下心来。我常常把它抱起来,教训它:“沙沙呀,沙沙,你不要贪吃贪玩,吃…  相似文献   

17.
想养小动物     
我是独生女,在家里常常是孤单一人,所以想养一只小动物。可是爸妈太爱干净了,不让我养。要是养一只多好呀!  相似文献   

18.
养知了     
暑假第一天,我在小树林里挖到七只知了,兴冲冲地跑回家。妈妈一见就说:“这么小,要很久才能长大呢。可惜了。”我这才发觉知了确实太小了,差不多才1厘米长。我一时愣在那里。忽然,我想起外婆家去年养的一头猪,刚养的时候,也是那么小,等到寒假再见时,它不仅长大了,还生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猪仔。对,把它们养起来,养得肥肥胖胖的,再生一群小知了。说干就干。我找来一个大盒子,装上大半盒土,把知了小心地放进去……可是,左看右看,这盒子怎么都不像知了生活的环境。考虑再三,我又把盒子带到了小树林里,换上了那里的土,还特…  相似文献   

19.
正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要是有一个好习惯,他一辈子享用不尽它的"利息";他要是有一个坏习惯,一辈子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呢?一、养鱼先养水要想鱼儿养得肥壮,首先得养水。水的温度、酸碱度都会影响着鱼儿的成长。鱼好比是学生,水好比是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孩子的身心。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留守学生",大家都知道他们缺少爱,所以要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但是我总羡慕那些留守学生,因为他们非常自由,没有父母管束干涉他们的生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常常幻想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这样,我就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也能自由.妈妈说: "不久,我们真的要外出打工,你以后要听外婆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