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防虫两窍门     
陈景胜 《知识窗》2006,(5):62-62
方法一:如果在蚂蚁洞口围上橡皮筋,蚂蚁就不敢从那里通过。根据这一现象,你把厨房里的白糖、蜂蜜、果酱的容器上系一圈橡皮筋,蚂蚁就不敢去偷吃了。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有个同学看到地面上有好多蚂蚁在忙忙碌碌地爬来爬去,随口问到:蚂蚁之间交流的工具真的是触角吗?它们有耳朵吗?这一下可把大家问住了,平时我们还真不太注意小小的蚂蚁呢!这时一个同学说:蚂蚁是昆虫,可以飞的。另一个同学则坚持说只见过在地上爬的蚂蚁,从没见过会飞的蚂蚁。争论就这样开始了,于是大家都拥向生物老师的办公室。令大家“失望”的是,老师并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
1903年的一天,法国化学家别奈迪克在实验室整理仪器时,不小心把一只玻璃烧瓶摔到地上。他担心玻璃烧瓶里的药水撒到地上,便连忙拾起这只瓶子。然而,他惊奇地发现,这只烧瓶虽然布满了裂纹,却没有一块碎片,瓶中的药水也没有漏出来一滴!  相似文献   

4.
素静 《世界发明》2003,26(9):39-39
1903年的一天,法国化学家别奈迪克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时,不小心把一只玻璃烧瓶摔在地上了,他生怕玻璃烧瓶里的药水洒到地上,便连忙伸手拾起这只瓶子。这种脆薄的玻璃烧瓶掉到地上,理当摔得粉碎,瓶里的药水理当流到地面上。可剞圣的是,这只烧瓶虽然  相似文献   

5.
一天,一只蚂蚁爬到一张纸上,看见一枝钢笔正在那里一笔一画地写着。“这可真有意思,”蚂蚁说道:“这个非凡的东西有其自己的生命,并能在美丽的纸上画出这些曲线并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即所消耗的能量要相当于世界上所有蚂蚁的总和。这些曲线多么长呀,就象把数百万只蚂蚁连接在一起。”它把这个观感告诉了另一只蚂蚁,结果使后者发生了同样的兴趣,它赞扬了第一只蚂蚁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但是,另外又有一只蚂蚁说:“你的努力的确值得赞扬,其实我已经观察过这种奇怪的物体,但我觉得它并不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主人.你没有注意到这枝…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发现,活动在大树之间的蚂蚁,常把树皮啃出一条条凹槽,通过凹槽可走向各处。有了这样的“公路”,蚁群就不怕风吹雨打,行走时既安全又方便。而活动在地上的蚂蚁,它们会就地取材,利用沙粒来修筑自己的“公路”。此外,当蚂蚁在狭窄的“公路”上列队行走时,科学家们观察发现,它们在常来常往的十字路口交叉处都筑起了圆环形的“建筑物”,并放上自己特有的“交通标志”。蚂蚁怎样“走路”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蚂蚁可以举起比自己重100倍的物体?科学家们解释说,这是由于蚂蚁的身体小。如果把蚂蚁原样"放大"到人的尺寸,肌肉构造不变,蚂蚁就举不起比自己重100倍的物体,甚至连头都抬不起来。反过来,如果把人缩小到蚂蚁那么大,身体构造不变,人一样会变成"大力士"。物体的尺寸变化时,长度呈线性变化,面积按平方变化,而体积按立方变化。假设人的身长  相似文献   

8.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整个生活中,似乎只有昆虫。他走在路上,忽然看到一群蚂蚁搬动一只死苍蝇,就掏出放大镜进行观察,他一动不动地躺在野地里,农民上工时看见他躺在地上,收工时看见他仍然躺在原地不动,实在不能理解,都以为他是“中了邪”了。他为了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粗气跟着虫子到处奔跑。有一次,他为了不碰坏一只小虫子的腿,宁愿自己摔一跤,差点跌断了自己的腿。 晚年时,他得了重病,躺在床上。他看到几只小虫快被冻僵了,便把它们放在自己的怀里。后来昆虫苏醒了,法布尔高兴得不得了,自己的病也慢慢地好了。 …  相似文献   

9.
<正>在蚂蚁家族中,有一类蚂蚁叫蜜蚁,它们和蜜蜂一样发展出了特殊的采蜜、贮蜜的技能,因为外形像拖了一个大大的蜂蜜罐子,所以又叫蜜罐蚁。圆圆的肚子像葡萄与蜜蜂把蜜藏在蜂巢中不同,蜜蚁是把自己的肚子当作贮蜜的容器。在蚁穴里,负责贮蜜的工蚁们纷纷倒挂在巢穴顶上,巨大的肚子垂下来,里面装得满满的都是蜜,像一颗颗饱满的葡萄。蚂蚁是一种极其团结的动物,它们会齐心协力搬动大块的食物,会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下午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一大群蚂蚁在搬东西。想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日记,我便来了兴致,决心观察一下他们到底是怎样搬东西的。我发现地上有不少细碎的干脆面,拣了一些,又捉了几只西瓜虫和蜗牛,堆在蚂蚁窝前,为了便于蚂蚁搬运,我还特意做了准备工作——把蜗牛的壳剥掉,再把西瓜虫放在一只空的蜗牛壳里让它们“四”脚朝天,拼命挣扎,然后蹲在一旁等待好戏上演。  相似文献   

11.
善待生命     
美国东北部有一种奴用蚁,专干掠夺别的蚂蚁来做自己奴隶的勾当.奴用蚁通常的做法是:先派出几只蚂蚁侦察,当发现另一种蚂蚁——太曼蚁的蚁巢后,就冲进去杀死守卫的兵蚁,然后把太曼蚁整窝的蚁卵搬回自己的蚁巢.  相似文献   

12.
蚂蚁上战场     
谁都知道蚂蚁是世界上的“小不点”,也许人们不是很注意它,可我,一个喜爱蚂蚁的人,对它的感情可不一般了!蚂蚁的种类很多,有的个头很小,小巧玲珑的身体还比不上一粒米大。可是,不能小看它哦!它的力量之大可是了不起的啊,居然能举起比自己大数倍的物体。尤其是它们那团结一致的蚂蚁精神,更令人钦佩。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大树旁看到一只大甲虫在忙乎着,它在干什么呢?走进一看,原来它正和两只小蚂蚁战斗呢。如此悬殊的个头,两只蚂蚁要对付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简直是小鸡碰老虎。这时,只见一只蚂蚁用触角碰了碰另一只蚂蚁,然后就匆匆忙…  相似文献   

13.
我们小的时候都注意过蚂蚁,小孩子们喜欢趴在地上观看这些勤快的小昆虫整天忙忙碌碌的样子。其实,不仅小孩子,科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这种小昆虫,看看它们是怎么解决很多难题的,在这个过程中,能给人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比如,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之后,为什么大群蚂蚁能够很快地找到通往这个食物的最短路径?蚂蚁的这种智能被有关研究人员称为群集智能。  相似文献   

14.
口技高手     
<正>儿歌宝宝画画咯咯笑,画只鸟儿树上叫;口技表演它最好,要问名字叫椋鸟;画里成了表演场,谁都能听不要票。杜鹃用嘴衔起自己的蛋,飞起来,准备把蛋放到芦苇莺的窝里。正在这时,忽然听见警笛声大作,做贼心虚的杜鹃一哆嗦,"啪嗒"一声,自己的蛋掉到了地上,地上一片黄白。杜鹃忙把自己隐藏起来,支起耳朵听动静。树林里突然变得热闹起来。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汽车的喇叭声,还有各种鸟的叫声。杜鹃非常好奇,树林里怎会有汽车的喇叭声呢?她打定主意,壮着胆子悄悄飞向树林。  相似文献   

15.
每天到上班、下班的高峰期,路上经常堵车,即使有红绿灯的交通路口也不例外。这天,大伯家的小表弟问我:“哥哥,你说蚂蚁出行的时候会不会‘堵车’呢?”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过,好像确实没有看到过蚂蚁堵车。我和小表弟决定做个实验,好好观察观察。第二天下午,我和小表弟打死了一只苍蝇,并把这只苍蝇放在了离蚂蚁洞口一米远的地方,然后我们就守在旁边,开始静静地观察了。苍蝇被一只蚂蚁看到了,然后,又一只蚂蚁过来了,再然后,陆陆续续好多蚂蚁过来了。但是,它们井然有序,并没有出现“撞车”“堵车”或者混乱不堪的局面。我和表弟连续观察了几次,…  相似文献   

16.
蚂蚁搬饼     
一只蚂蚁外出觅食,发现一块小饼,挪不动,即回穴招来10个援兵,还是搬不动;每一个援兵回穴又各找来10个援兵,同心合力,仍然挪不动;每一个援兵再回去又唤来10个援兵,但仍然抬不动;蚂蚁们再回去,每只蚂蚁又叫来10个伙伴。这次,终于把小饼抬回了穴里。你知道一共出动了多少只蚂蚁吗?答案:本题有一般解法和简便解法两种。一般解法是逐步推算法:第一次:1+10=11(只);第二次:11+11X10=121(只);第三次:121+121X10=l331(只);第四次:1331+1331X10=14641(只)。所以最后一次出动的蚂蚁总数是14641只。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每只蚂蚁都有点像孙悟空,拔根毫…  相似文献   

17.
秦自民 《百科知识》2013,(19):28-30
夏日黄昏,漫步在巴西的草原上,或许你会幸运地看到一种蔚为壮观的景象: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突然奔涌出一条绿色的"小河"。但那小河里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数以百万计的蚂蚁。每只蚂蚁都像撑雨伞那样高举着一片绿叶昂首向前。这种蚂蚁就是久负盛名的"育菇专家"——切叶蚁。切叶  相似文献   

18.
正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只要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将唐僧圈在里面,妖魔鬼怪就休想闯进圈里伤害唐僧。不过,这仅仅是神话故事,令人称奇的是,在动物世界里,确确实实存在这种有"魔法"的怪圈。蚂蚁在外觅食遇到危险时,颌的分泌腺里会马上分泌出一种强烈的信息素气味。这种气味30秒内会在蚂蚁周围扩散,产生一个直径12厘米的怪味圈儿。在附近活动的蚂蚁一嗅到这种气味,就会急忙赶过来相救。蚂蚁的气味圈  相似文献   

19.
好多蚂蚁"僵尸" 在热带雨林里,一些蚂蚁会颤巍巍地爬上树,咬住树叶,把身子藏在树叶的背面,然后就一动不动了.接下来会发生奇怪的事情,它的头顶会慢慢长出一根"天线".其实,这根"天线"是一种虫草菌的子实体,而蚂蚁爬上高处的树叶就是受它的化学物质控制,这时的蚂蚁早已如行尸走肉,整个儿一"活僵尸"了.  相似文献   

20.
蚂蚁搬家     
王芳艳 《今日科苑》2007,(19):100-101
"过去大家都把十几万亿的居民存款叫做笼中虎,现在分流出去几千亿。"小林分析说,"据我们明察到的,转出去的资金基本上都投向了股市和房市。""给我取出××万元,快快,我要开户去。"这一段,小林(化名)几乎每天都听到这样的话,说话的是自己银行的客户,他们走进银行大厅来取钱时,都是脚步匆匆推门而入,带进一股风。一个月来,小林就是这样,每天都看着自己手里掌管的资金在一点点地减少。就像蚂蚁搬家,库存日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