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课上,教师巧妙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同时引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生成各种相关问题,再辅以适时点拨,疏理相关知识,并把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外,实现数学生活化,就能构建出学生自主的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要把课堂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效率。我觉得,从物理的学科特点来看,要想促使课堂高效的实现,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的充分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课堂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是否意  相似文献   

3.
龚雄飞 《教育》2013,(33):10-13
"学本式"卓越课堂,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它强调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基本思路是:课堂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激活思维,诱导自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让课堂回归学生的世界,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创新萌生、青春飞扬的舞台。"学本式"卓越课堂,可以从人性的视角、文化的视角、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创新和培育。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越课堂指向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性;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本式"卓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师观念的深度转变,是改革教师垄断课堂话语权的前提。作为小学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将是"教"的课堂逐步走向"学"的课堂,教师在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和教育观等方面都需要逐步转变。二、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是改革教师垄断课堂话语权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少教多学"是新课改赋予教师的较高责任,提出较高要求,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凸显和实现。本文从教师的巧妙导入,促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一些做法,谈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学生在教师的"教中学"反转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中教"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围绕"翻转课堂"是什么、课堂如何实现翻转等主题,研究"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并依托《资产评估学》课堂教学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但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中,只是打着"以生为本"的旗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课堂中实行的是满堂灌或满堂问的学习方式,即"以教定学"。这种学习方式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的"教"决定学生的"学",从而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笔者认为"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和"会学",这就是"为学而教"。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理想的课堂而构建"学导课堂"。如何构建"学导课堂"?笔者从"学导课堂"的理解到"学导课堂"应该做到让学于生、还学于生,以及"学导课堂"中如何去"导"等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学生这个主体被忽视,课堂教学呼唤改革。课堂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少教多学"落到实处。一、目前教学的现状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的教,重在对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重在知识的接受。"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要把学习者作为重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师由以前的"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从一味地传授知识,转变成课堂上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管理知识、进而运用知识。教师要由教书匠发展成艺术家学生要由以前的被动地接受知识,跃升为参与者;由课堂上学习者课程,转变为在课堂上亲历者课程;由课堂上的听众转变成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教是为了不教。"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来制定,这样才能实现顺学而导,彰显体育教学的价值,为构建生态体育课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阳光教育课堂模式的研究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点拨者、指导者,真正从提促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2.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改变原有的"为教而教"的课堂教学目的为"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理念,学生需改变原有的"为考而学"的课堂学习思想为"为思而学"的课堂学习观念。通过师生对课堂理念的转变来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3.
课堂的高效不是老师教的高效,而应是学生"学"的高效,因此我们教师在思考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时,不应以"教"为中心,而应是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用另一句话就是围绕学生如何自己学进行教学,故而学法指导才是高效课堂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让"乐善精神"引领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历史教师真正实现乐于教书、善于育人,同时实现学生乐于学习历史课程,打造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文章主要探讨如何从"乐善精神"出发,实现师生的同成长、共幸福,从而打造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5.
黄菊存 《学周刊C版》2020,(15):113-114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翻转课堂"逐渐为更多的教育者接受,应用到教学中。"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学在先,学为主;教在后,教为辅"是它的一大特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加减法",从时间上来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灵活、主动地学习。具体说来,要切实做到"三个减少"和"三个增加"。  相似文献   

16.
课改,说穿了就是从教师的角色入手。传统课堂往往耗时较多,收效甚微,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不快乐,教师不幸福。因此,要逐步实现从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转变。但是要实现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浅谈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意识的转变、重新定位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放手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角色转变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还课堂于学生,真正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教育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发展发生在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7.
真正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教师的"少教",学生的"多学"。构建"少教多学"的初中现代文阅读课堂,通过激情导入、初读课文、细读课文、延伸课外、巩固联系等环节,形成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上课是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从2011年底,我校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制定颁布了《永昌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始了以"三段六环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改革内容的教学试验.经过四年多的探索、讨论、实践、反思,数学课堂教  相似文献   

19.
大生课堂,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学校修订完成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表——"察学表"。从"教学评价表"到"察学表",课堂评价的归宿由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转向改善学生学习、助推教师成长。从"观教"到"察学",听评课活动的方式从基于印象的点评走向基于学情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主体高效课堂从学生角度来讲,就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地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是教师向课堂要质量而不是向课后要数量的课堂;是教师注重教学方法,而不是侧重教授知识的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形态。达到这种高效的"教"与"学"的理想状态,就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