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楚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文化研究已经走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近些年来,由于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的推动,楚文化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在鄂、湘、豫、皖等地,许多楚国的墓葬重见天日,大量考古发掘报告相继发表。在1988年前出版的,有《江陵雨台山楚墓》①、《江陵马山一号楚墓》②、《信阳楚墓》③等。在楚文化研究领域里,出现了考古学和历史学以及民族学、语言学、哲学、文学、科技史学、艺术史学等多科并进的趋向。研究课题拓开,囊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风俗文化。与此相适应,对楚国历史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湖北、湖南…  相似文献   

2.
东周时期南方楚地巫风炽盛,巫术的执行者巫觋在楚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考古和文献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镇墓兽"为楚国巫觋死后载魂升天法器的新说,并藉此从考古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地不仅巫文化分布范围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巫术与政治权力结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钱光培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环境,迫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只能在不断处理它与传统文化及它与爱国主义的关系中进行.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近二百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落后于西方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借助...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孔子学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对这一文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尤其是研究其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跨文化交际中"第三文化"理论的研究,该理论也能反哺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泰山,雄伟壮丽,拔地通天,而被奉为“五岳独尊”的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和精神。 恐怕任何一个向往泰山的宾客,都不会忽视她的文化特质,她的神奇风韵。而今,集中体现这种文化和精神的场所,就在新落成的天外村天地广场。 新时代里.泰山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向了世界,泰山也与世界上不少的名山大川、园林古迹建立起了友好交流联系。如德国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法国的圣米歇尔山。 1999年又与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国家公园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由此,引出一个大课题:这就是既要保持泰山原有的风貌特色,又要与生态平衡、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化选择与古代科技邢冬梅西方科技史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比较研究显示出一个非常明显又饶有兴味的事实:在12世纪前始终遥遥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并没有促成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但这种以大一统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技术体系,在传至西方后恰恰成为构造了当今科...  相似文献   

7.
<正>自然地理条件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河西走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走廊内部自身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文化地理空间格局。同时,河西走廊多元文化共生共融不仅仅表现在走廊地貌本身所影响的游牧和农耕文化之间,更是表现在其“廊道”过渡地带的联通方面。伴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形成了河西走廊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8.
论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商务谈判,不仅仅是谈判各方基于经济利益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各方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沟通。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的国际商务谈判更是如此。国际商务谈判受到各自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难以把握的就是文化因素。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碰撞甚至冲突,相当一部分谈判因此而失败,直接影响了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正确把握文化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弘扬长江文化 振兴长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属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特别是在全面实现小康和迈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既要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又要建立现代化的文化。不然的话,即使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缺少文化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不全面的,并将对经济的现代化产生负面效应。自古以来,经济和文化的成长,都有其区域性和流域性。与黄河一起,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繁衍的历史过程中,其功绩不该低估。从下游的吴文化、中游…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多元性是世界的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体现。世界的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一体化、数字化与标准化的进程越是迅猛,同时,人们(个人、集团、民族或是国家)越是会强烈地要求保持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价值系统与生活方式,自己的独立性亦即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多元的即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差别性又有共同性。人们需要认识它们的共同性,更需要重视它们的差别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以下的几种模式:以强势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特别是以强势文化的价值系统与思维生活方式作为剪裁取舍一切文化的唯一标准。以世界文化的主宰自居,从而在事实上消灭弱势文化。如白人殖民主义者对于原住民的做法,表现的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它必然引起弱势文化的激烈反抗。一种文化拒绝接收任何新的东西,拒绝接受人类文化特别是价值系统的共同准则;采取人为的封闭战略并且与外部世界持对抗的态度来保持自身的独立与自足,结果导致此种文化的衰微直至灭亡。这是文化关门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只看到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看不到它们的互补、交流、融合与相互促进。强调文化之间的对立,如宗教与种族战争。怀着各种偏见,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与敌意。如巴尔干地区与中东地区的某些消极情况...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逻辑在先"和"时间在先"的统一论述"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阐明技术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当代科技文化与大科学观,科技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先进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深化地方文化研究史平我们说的地方文化研究,与全民族性全国性文化研究相对,是指各地方对本地历史文化的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地方文化研究空前活跃,这是与经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新事物,有着广阔发展前途。目前,这种地方文化研究具有鲜明的特点。研究对象虽然只...  相似文献   

13.
西周时期湖北地区经济由于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的提高,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受周王朝礼乐制度和南方百越民族化的影响,湖北地区的楚国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钟乐化。  相似文献   

14.
包山竹简所见楚国的文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山竹简所见楚国的文书制度陈伟官府文书的撰制和运行,是国家机构得以运作的重要条件。1987年初在湖北荆门包山大墓出土的战国竹简,其中大部分就属于楚国官方文书的实物①。这些文书不仅是研究当时楚国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问题的宝贵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  相似文献   

15.
楚国是周代一个多民族的诸侯国。楚国从周成王时封国到战国末年秦灭楚的八百多年里,先后统治过的地方约占周王朝全部国土的二分之一左右,其范围大约包括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全部,以及陕西、河南、山东、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在这么辽阔的地域内,境内的族类相当复杂,蛮夷众多,而楚族只是楚国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因此,不能把楚国与楚族的历史和文化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16.
东方与西方从英国诗人吉普林(RudyardKipling)说两者永不碰头开始迄今已超过一个世纪。这一个多世纪来,东西方不但已经碰头了,而且进入到一个密切交流与相互对比的时代。但这种交流与对比往往只是以西方为主导、为主体、为主动的西方文化的转播与输入。...  相似文献   

17.
丰富多彩的楚文化,是我国酉周至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楚艺术,又是楚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回顾楚艺术的研究历程,是在考古资料不断丰富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资料,多学科相互结合进行研究,使楚艺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向前推进。因此,今后的楚艺术研究,仍然应当加强楚艺术的基础研究工作,并着重注意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楚文物的问题什么是楚文物!简单而言,楚文物就是楚国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遗留下…  相似文献   

18.
李舫 《文化市场》2007,(1):30-31
2006年的中国, 是文化中国,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焦点、看点,2006年的中国文化,至少有三大现象可圈可点:一是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之年,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的高扬为证;二是文化大事件频仍发生之年;有首个文化遗产晶的到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证;三是文化现象典型化呈现这年,有民营文化企业站稳脚跟、选秀恶搞日炽、学术大众化普及化、收藏拍卖跟风、农村文化建设受到重视等等为证。本刊发表的一组文章,对2006年中国文化发展关键词作出梳理。也期望与读者交流辨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中华文化论坛》在今后的办刊宗旨中,在面向全国,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同时,更应加重对区域文化中之巴蜀文化的研究。所谓“巴蜀文化”,其实是巴蜀地域文化不断与包括中原文化在内的邻近周边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交流、菩草的产物。巴蜀文化既有着属于中华文化共性的一面,亦有着区别于中华文化圈内的其他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研究巴蜀文化也是研究中华文化。巴蜀文化虽然处于祖国的西南腹心,并且被崇山峻岭所环抱所阻塞,以致于有“蜀道难,难于…  相似文献   

20.
文化之间积极涵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文研究儒家文化对韩国风俗习惯、学校教育、影视宣传、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旨在探究学习和研究韩国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思想精髓的经验,充分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