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数列的递推公式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类比地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数学归纳法,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掌握类比、归纳一猜测一论证的思想方法,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高考命题趋向 数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 ①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②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其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及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递推数列是历年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题型,如果对该考点把握不准,很容易拔高要求,甚至自寻烦恼.为准确理解该知识点的标高,本文对照考纲和考题进行阐述. 一、考纲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讲述数列求和的意义,一些简单的特殊数列求和的方法,理解数列求和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并能利用数列求和解决一些数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讲述数列求和的意义,一些简单的特殊数列求和的方法,理解数列求和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并能利用数列求和解决一些数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考点解释]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掌握递推数列化归构造新的辅助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或“叠代法、累加法或累乘法”求通项或通过“归纳-猜想-证明”探索其通项的方法.3.掌握特殊数列求和的方法:直用公式;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反序求和等.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求数列各项和的问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的求和公式,还应该会采用这些简单的公式去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简单问题。一、关于数列求和问题的认识与数列有关的题目是我们在中学阶段重点学习的内容,一般使用公式法、通项分析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递推法和阶差法等方法进行数列的求和,在这些方法中公式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在学习数列的时候首先学习的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法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数列高考备考星级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纲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考数学大纲指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其考试的内容包括:等差、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在高考试题类型中,数列的题型比较灵活,可以说,不同试题的类型,考察的知识点不同,考察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自如的应对高考中的相关试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数学教学应在强调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蕴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并在教学中通过针对性问题促使学生领会.中学数列的数学思想包括函数思想、递归思想、由特殊到一般、数学归纳法、消项求和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方面.基于中学数列的数学思想,提出如下教学启示:问题驱动概念教学,促进数列概念本质理解;从函数的角度审视数列,揭示两者的内在关系;重视递推公式教学,培养递归思维与发现能力;强化数学归纳法,拓展数学论证能力;诱发数列求和“好念头”,渗透消项求和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数列求和是数列中的一类重要问题,也是高考数学考查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考纲对数列的要求主要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但是由于数列问题的多样性,一些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求和也经常在考题中出现,因此同学们要系统地掌握数列求和方法。下面介绍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一、公式法所谓公式法就是根据已知的数列求和公式,如等差数  相似文献   

12.
Ⅰ.命题趋势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常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主要有证明不等式、证明恒等式、求数列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等几方面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而经常出现在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中,多以伴随着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而出现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这也是高考所考查的热点之一.此外,凡是与自然数有关的知识都可能成为与数学归纳法结合综合考查的内容.数学归纳法的考查隐蔽,主要突出数学意识的考查,即解题方法的寻找将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值得注意的是,将数学归纳法与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综合起来出现了一些非常新颖的题型.Ⅱ.解题…  相似文献   

13.
解正己 《新高考》2004,(10):18-20
高考要求。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关系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其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列求和是中学数学数列板块的重要内容.现行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中,仅仅安排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但是数列种类繁杂,通项形式多样,绝大多数数列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不能简单地套用公式解决.本文探讨通过待定系数法处理一些数列的求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不论是概念的产生,公式、定理的发现,规律的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猜想。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挖掘教材资源,对于课本上的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等都可以编成先猜想的探索性题目,或本身就是规律探索题,经过变式可以得到更多的规律探索问题。例如,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不完全归纳法猜想一些特殊数的通项;利用类比法猜想特殊数列的求和公式;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推理某些图形的排列规律等等。  相似文献   

16.
数学思想是数学研究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根本想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近一些年来的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也加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介绍和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会学生掌握“有益的思考方式,良好的思维习惯”就成为教师备课的深层任务.本文拟对数列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作粗浅的归纳.1 方程思想方法数列中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14):81-82
数列是高考命题的必考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求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解决数列题型的基础,然后才是对数列求和或者是与不等式结合的拓深。递推数列的题型是学生最难解决的,学生做题之前需要仔细辨析递推关系式的特征,准确选择恰当的方法。因为这类题型往往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将问题化归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加以解决,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解决。在此笔者通过公式法、累加法、累乘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等六种解题方法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常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主要有证明不等式、证明恒等式、求数列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等几方面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而经常出现在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中,多以伴随着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而出现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这也是高考所考查的热点之一,此外,凡是与自然数有关的知识都可能成为与数学归纳法结合综合考查的内容,数学归纳法的考查隐蔽,主要突出数学意识的考查。即解题方法的寻找将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值得注意的是,将数学归纳法与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综合起来出现了一些非常新颖的题型。  相似文献   

19.
对于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问题,一般只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应用公式,不难求出.而对一些特殊数列的求和问题,学生时常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实际上,我们只要把这些特殊数列的求和稍加巧妙变化,转化为基本类型或熟知的数列求和问题,从而简捷地解答此类问题.现将解决这些特殊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归纳如下.1分项求和法所谓“分项求和法”,就是把一个数列分解为几个基本数列后再求和.例1求和S=1·n 2(n-1) 3(n-2) … n·1.分析这是一个数列求和问题,考察其通项k(n-k 1)=k(n 1)-k2,则可将其分解成两个数列的求和问题求解.解S=1·n 2(n-1) 3(n…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要点和学习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