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的物质性”这一章说阴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说明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但是,自从出现人类社会以来,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意识现象。如果不正确地解决什么是意识,意识的起源、内容和作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究竟怎样等问题,也还是不能彻底解决世界的物质性问题的。因此,在讲完“世界的物质性”这一章之后,必须进一步讲一讲辩证唯物主义对于意识现象的唯一科学的看法,这样,才能把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原则讲透彻。  相似文献   

2.
道家历来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但这并非是说管理者可以实行无政府主义。如:《老子》第五十七章中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意思是用正常方法治理国家,用特殊而富于变化的方法指挥军队。《老子》第六十三章中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相似文献   

3.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句话最先出现于《马太福音》的第十三章。从耶稣说这句话的具体情境看,他简直是专就“教育”讲的。《马太福音》告诉我们:“当那一天,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讲了许多道理”后,“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耶稣说了这番话。“马太效应”,说到底,讲的是“用比喻”之后可能出现的效果。它所说的“凡有的”和“没有的”中的这个“有”,指的是我们用来作“比喻”的东西,是不是对  相似文献   

4.
《建筑结构》的第八章“肋形结构”,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要学好这一章,掌握其基本知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并将之应用于实践,除了学生的努力外,更要靠教师从学生的认识规律与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的实际出发,切实把课讲好。讲好课的关键在于认真钻研与分析教材,研究本章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和难点,把握有关内容的内在联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浅出地把课讲深讲透。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的“电流的定律”这一章,是电学的基础和重点。学好这章有利于后面电功率的学习。 这章主要内容是讲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电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从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引出电的基本规律——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计算。这章的难点是:电学基本量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较抽象,和力学中的物理量不同,没有实物作联想,而初中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6.
初三生理卫生中“传染病”和“环境卫生”二章的教材,教师一般都感到很难将它教好。思想上总认为这二章的教材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他们都晓得,教师不讲,同学也能看懂,觉得除了照本喧读以外,就没有什么可讲了。这样就使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学生听起来也就感到乏味。我们认为这二章教材确实是比较难讲,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就更有责任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使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能很好的得以完成。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即在于同学在课后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应用于日常生活上。  相似文献   

7.
说“亦”     
“亦”字在古代汉语中常作“也”讲,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在不少的变例中,其用法和意义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尤其是在充当副词时,“亦”的变化最繁复。试看《游褒禅山记》中的这段文字:“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文中第一个“亦”解释成“也”无可厚非,然第二个“亦”解成“还是”岂不更佳。“亦”在充当表频率的副词时,除了相当于“也”和“还”外,还往往当作“又”用。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羌村三首》)中就是如此。然而,在《孟子二章》“是亦不可以已乎”一语中,“亦”的功能又迥然不同了,有人把这句话译成“这种行为不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由于“生殖系统”一章涉及到较多的性知识,使有些教师感到很难处理。过去有些教师在讲这一章时,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其一、轻描淡写,似讲非讲。这样就好象故意给学生造成难以启口的印象,人为地增加了神秘感。其二、干脆不讲,全部自学。这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结果势必使学生只能认识表面现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提出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在法文版中为“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引者加)的著名论断。近几年来,理论界就如何理解这一论断展开了争论。本文试图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方法论与内涵作一初步探讨。马克思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所有制呢?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表述是非常清楚的。第一,这种重建“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①第二,它是以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小学校教师随学生一起参加考试现象非常普遍,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专门制定出相应制度以规范这一措施,于是就有了“随考制”的产生。究竟为何会产生“随考制”,“随考制”是否可取等一系列问题便成为了人们讨论的话题。本文从全局出发对“随考制”进行扫描,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然后总结现有"随考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改进“随考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实验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和第九章第三节“实验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若将这两个实验进行比较 ,容易知道它们具有的异同之处 ,这对初三年级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为了使同学们清楚地掌握这两个实验 ,现将其作如下比较 :一、两个实验的相同点1 .所需实验器材相同。两个实验都称伏安法 ,是因为两个实验中都使用了电压表和电流表 ,除了被测用电器 (定值电阻和小灯泡 )不同外 ,其余实验器材如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数都是相同的 ,如图所示。2 .电路连接形式相同。在连接电路的…  相似文献   

12.
近来,江苏省制定出台的教师“流动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可以说,制定这项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通过教师的流动与调配.对久治未愈的“择校热”进行降温,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教师“流动制”对均衡教育资源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实行教师“流动制”能否遏制家长“择校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3.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与制衡”制推崇备至,极力主张在中国也实行这种制度,其实质是反对党的领导,改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而破坏人民民主专政。他们拾起资产阶级已讲了二百多年的分权与制衡制的理论原则,却忽视或掩盖了分权制与制衡制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真相,因而是有一定影响力和迷惑力的。为了说明人民民主专政决不能采用“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就必须对资产阶级的分权与制衡的理论和实践作一番历史的和现实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系统工程基础》这门课,我们写出了各章的复习内容和复习重点对复习重点,我们均在章题前打了“※”号,其它章节只做一般要求。※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要这一章讲了三个问题:系统,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重点是讲系统工程和它的特点,它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它的性质以及它的理论基础学科。总的说,要求对“什么是系统工程”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初步的清晰的概念。然而,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并不太好理解的问题,希望学习时给予一定的重视。为了理解什么是系统工程,就必须先讲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就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作一回顾总结,并讲一讲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研究工作的设想。共讲三个问题。一、“七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工作回顾 (一)“七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的形成和执行情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一直十分重视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门召开了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讲与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讲得深透明白,学生才能听懂听会;只有学生练得及时确切,才能使学得的知识巩固会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复习课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讲与练这两个环节.一、复习课中的“讲”复习课中的“讲”与其它课的“讲”显然不同.从讲的内容来看,着重三方面.一是对各章节重点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如皮肤一章重点是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对这一知识点关键要讲清皮肤的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相适应的特点.二是讲疑难,就是通过平时教学反馈所掌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7,(12):87-88
治国必须有法可依,那么“治班”也必须有“章”可循。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需要严明的纪律,还需要建立多项班级制度,比如,班干部责任制、值日班长制等,以“制”理班才能更好地促进班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的第一个专题,要求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认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新课程允许教科书的编写有所发挥,因此,几种版本对这一专题的内容选择差异很大。岳麓版突出中央集权制度,选择了秦朝建立中央集权、汉唐地方分权、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和明清加强专制皇权等有关史实,其他如科举制等只字不提。人教版主要选择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史实,介绍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汉至元也沿着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变化介绍,其他制度也未涉及。人民版没有一条明显的线索,秦朝除了讲郡县制和中央官僚机构外,增加“挟书律”,汉到元略讲行政机构变化,增加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制、九品官人法、科举制),清朝外加边疆政策。  相似文献   

19.
“九义”《地理》第四册第九章“中国的农业”,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地位,农业五个部门的生产特点,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讲好本章课题比较重要。下面是笔者在这一章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求教同行。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08,(5):51-51
一件衣服,衣居上,裳为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荚蓉以为裳……”玄衣缥裳用十二章纹,玄衣即黑色材料的衣服,缥裳即红色材料的围裳。一般上衣纹样用绘,下裳纹样用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