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稀土元素(La~(3+))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对绿豆下胚轴切段不定根形成(ARF)有促进作用。10~(-5)mol/LLa3~+与10~(-4)mol/LIBA混合处理时的生根数比用IBA处理的增加20%,即表现出协同效应,La~(3+)在不定根形成中的0~24h内处理时促进作用较大。这说明在ARF的诱导期和起始早期外施适当浓度的La~(3+)有利于根原基形成,并促进不定根形成。  相似文献   

2.
MS和MS(1/ 2大量、微量元素全量 )培养基均适于枸杞的培养、芽增殖和发根 .在培养基的附加成分中激素的调节是重要的 ,激素以IBA浓度在 0~ 1.1× 10 - 6 mol/L均适其培养 ,但以IBA的浓度为 5 .5× 10 - 7mol/L效果最佳 ,在有机成份中VB1的含量对发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微量全量对枸杞的发根是必需的 .MS(1/ 2大量、微量元素全量 ) +VB12 .96× 10 - 5mol/L +IBA5 .5× 10 - 7mol/L(其他有机成分常量 )是枸杞芽增殖与发根同步的最佳培养基 .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微积分伏安法研究了DAM(L)配位推动La(Ⅲ)离子在水/硝基苯界面的传递行为.在0.01mol/LLaC13(W)-0.05mol/LTBATPB(NB)中,ep与CL成正比,线性范围为3.0×10-5-7.0×10-4mol/L,可作L的定量分析.本文对转移机理进行探讨,测定了配合物的形成常数等.  相似文献   

4.
以景天科多肉植物胧月叶片为实验材料,对教材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进行改进。采取沾蘸法,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处理胧月的叶片。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NAA对叶插生根和发芽均表现出两重性,诱导多肉根原基分化的最适浓度为10-10 mol/L;促进胧月根部伸长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7 mol/L;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8 mol/L;叶片对萘乙酸的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  相似文献   

5.
以β-二亚胺钴(Ⅱ)配合物[Co(Ⅱ)-DKI]为中性载体的Sal-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并呈现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Sal->SCN->I->ClO-4>Br->NO-2>NO-3>SO2-4>Cl->SO2-3.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20℃),线性响应范围为3.0×10-5-1.0×10-1mol/L,斜率为-57.0mV/dec,检测下限为1.4×10-5mol/L.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Sal-与载体中心原子Co(Ⅱ)直接作用.并将电极用于药品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稀散元素铼(ⅤⅡ)的示波极谱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以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稀散元素铼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微量铼在2mol/L Hclo4-1.5mol/L H3P04-0.02mol/L NaH2Po4体系中于-0.40伏产生一个灵敏的极谱波,铼的浓度在1.51×10-3~1.08×10-3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具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桑色素在经预阳极化处理的铂电极上的催化氧化和不可逆电对的双安培检测原理,建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检测桑色素的电化学新方法。使用经过恒电位预阳极化处理的双铂电极,在外加电位差为0V时,通过偶合桑色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和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构成流动注射双安培检测体系。结果在0.1mol/L的NH3·H2O—NH4Cl(pH=11.0)缓冲液中,测得桑色素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 0.9991 ,n=14)。检出限为1.0×10-6mol/L。连续35次测定2.0×10-5mol/L桑色素,电流值RSD=1.7 %。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对九月菊插条进行处理,测定了它们的生根效果,结果表明:在萘乙酸的三个浓度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对插奈生根的影响作用不同,整体表现为中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且浓度为15mg?kg的促生根效果最好。就根数、根长、鲜重、干重而言,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5.73%、12.44%、36.8%、14.8%,为九月菊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铜(Ⅱ)[Cu (Ⅱ)-(PMαFP)2Pen]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ClO-4>I->Sal->Br->NO3->Cl->NO2->SO2-3>SO24->H2PO4-.该电极在pH 6.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0×10-1~5.0×10-6mol/L SCN-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7.5 mV/pSCN-(2S℃),检测下限为3.0×10-6mol/L.将电极用于实验室废水分析,所得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10.
豆瓣绿的水培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和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豆瓣绿进行水培生根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处理豆瓣绿,以1/2营养液生根效果最好,达13.3条,根鲜重达0.093g/棵,清水次之;用不同浓度的生长激素处理豆瓣绿,以30mg/L浓度的3-IBA生根效果最好,生根数达16.5条,根鲜重达0.132g/棵,10mg/L次之;在营养液与激素的互作处理中,清水与30mg/L激素、全营养与10mg/L激素的互作处理分别对豆瓣绿的生根数与根鲜重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1.
成龄栓皮栎组培苗生根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龄(30年以上)栓皮栎枝条的萌条在室内沙培催芽,用萌芽作为外植体建立无菌苗体系,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以及IBA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4MS培养基添加30g/L蔗糖为较适宜的培养基,生根率达到了66.4%,平均生根数为2.3条,平均根长为4.82 cm。采用两步生根法,用添加1.0mg/L的IBA培养基处理14天,然后转接到无激素的培养基上的生根率最高,达到了96.7%,愈伤组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甜樱桃砧木Colt的离体培养体系.[方法]采取小茎尖离体培养的方法.[结果]在茎尖分化培养中,合适的培养基为1/2MS+1.0 mg/L BA+0.1 mg/L IBA.在增殖培养中,经过筛选认为,最佳培养基为1/2MS+1.0 mg/L BA+0.2 mg/L IBA+0.5 mg/L GA3,增殖系数高,植株生长势旺,增殖阶段最适的pH值为5.2~6.0.最适的蔗糖浓度是2%~3%.生根培养阶段,培养基1/2MS+0.5 mg/L IBA上试管苗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高.[结论]对茎尖培养各个阶段的多种影响因素组合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甜樱桃砧木Colt的小茎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不同NaCl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黄瓜种子后,通过研究其萌发过程中发芽率、胚根和下胚轴长、胚根和下胚轴以及子叶的鲜重干重、萌发的侧根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盐浓度(≤30mmol/L)对黄瓜种子萌发特性无影响或影响较小,高盐浓度(≥90mmol/L)对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下胚轴长、胚根和下胚轴的鲜重干重、子叶的鲜重、侧根数都剧烈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后降,并与NaCl处理浓度呈负相关,但盐浓度对子叶干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外源激素对一品红扦插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品红(Euphorbio pulcherrima Willd.)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成熟枝条经不同浓度的奈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处理后的扦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当年生枝条扦插比二年生枝条杆插的生根效果好;2)激素浓度不同,对生根效果的影响也不同,其中600mg/L NAA,400mg/L IBA对多年生枝条的生根效果较好,而200mg/L NAA,600mg/L IBA则对当年生枝条的扦插较为适宜;3)NAA和IBA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一品红扦插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6.
刘恺  贾春凤 《保定师专学报》2007,20(2):51-52,62
较系统地对甜柿(Diospyros kakiThunb.)品种“富有”柿组培苗的继代增殖、叶片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富有”柿的最佳长期继代培养基为MS ZT2.0m g/L IAA 0.1m g/L;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在培养基MS(1/2N) TDZ 0.4m g/L ZT1.0m g/L培养30d之后,转入培养基M S(1/2N) IAA 0.1mg/L ZT 2.0mg/L中,其分化率达到90.3%以上,外植体平均芽数为4.6;生根选取在培养基1/2M S IBA 1.0mg/L培养基中暗培养8d,生根率为93.1%.  相似文献   

17.
刘恺  贾春凤 《保定师专学报》2007,20(2):51-52,62
较系统地对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品种"富有"柿组培苗的继代增殖、叶片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富有"柿的最佳长期继代培养基为MS+ZT2.0 mg/L+IAA 0.1 mg/L;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在培养基MS(1/2N)+TDZ 0.4 mg/L+ZT1.0 mg/L培养30 d之后,转入培养基MS(1/2 N)+IAA 0.1 mg/L+ZT 2.0 mg/L中,其分化率达到90.3%以上,外植体平均芽数为4.6;生根选取在培养基1/2 MS+IBA 1.0 mg/L培养基中暗培养8 d,生根率为93.1%.  相似文献   

18.
将SO4^2-/Ti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以癸二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4:1,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1.5%(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5%。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吲哚乙酸(IAA)诱导月季枝条生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0^-4,10^-5,10^-6,10^-7,10^-8,10^-9,10^-10mol/L的IAA诱导月季枝条生根。结果表明随IAA浓度升高。生根率及根数量先呈现上升趋势,至IAA浓度为10^-8mol/L时,生根率和根数量均达到最高,生根率达到47%,根数量达到3条/枝。之后,随IAA浓度进一步升高,生根率及根数量又呈现下降趋势,至10^-5mol/L时,降至对照之下。吲哚乙酸对月季枝条根发生的调控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根,较高浓度抑制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