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特别强调,一个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志就是要看他身体发育是否良好,情绪是否乐观愉快,体质是否强健,动作是否协调,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2.
放在30多年前,人们还在争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性,探讨个性是否定于出生,7岁能否决定70年,早期教育如何开展,等等。20年前,即便是不关心理论依据的普通人,都对“儿童早期学习的核心是情感与认知活动的结合”达成共识,情境创设风靡学前、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3.
作文,评分高,先要内容好……一是看是否“真实”。二是看是否“通达”。三是看是否“恳挚”。四是看是否高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无论您是10岁,还是70岁,当您过生日那天,突然收到一个精美礼盒,打开一看,里面竟躺着一张泛黄报纸,而且还是您出生当天的原版报纸!那一刻,你是否能感受朋友陪你穿越时光隧道的温馨呢!是否为您出生当天,世界竟如此奇妙而感动不已呢!  相似文献   

5.
听读识字     
4~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发展的可塑性很大。然而中国儿童学汉语,首先面对的却是繁重的识字任务。因此与学习表音文字国家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时间往往要滞后二至三年。这对处于关键期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无疑是一种大的损失。因此,评价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是否成功,不能仅仅看识字数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指标,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其一,是看我们的教育追求是否体现了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宗旨。其二,是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学习是不是积极主动,学习过程是不是充满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其三,是看师生关系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否变得平等、和谐、融洽了。其四,是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否真正体现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其五,要看是否真正形成了高效的学习型组织和创造了优良的学校文化。一言以蔽之,最根本的是看学生和老师是不是在这次改革中获得了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学生是否更多展示出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更健…  相似文献   

7.
自然数的加法运算真是太寻常不过了.但是您是否想过:在做加法运算时,进位中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规律?对此,请先看下面的实例:例1某班来了两位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年龄相差4岁,而且每人年龄的各位数字之和都是5的倍数,那么较年长的老师最多是几岁?为什么?分析与解从题中条件看,较  相似文献   

8.
近日,每晚我都陪着女儿看动画片《东方神娃》。一次.当龙娃、凤娃因思念妈妈而大声呼喊妈妈时,我发现三岁的女儿竟然哭了。刚刚三岁的孩子,真的看懂了?或许真的是画面中那真实的情境触发了孩子的情感。我不禁想:我班的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里的内容是否也会触动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世界的未来。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是否符合人性,是否有希望,只要看孩子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状态,看他们被爱护受保护的程度,看他们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以及受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交往是幼儿认知社会、拓展能力的有效途经之一,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是,在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邻里之间很少往来的大环境中,没有玩伴、不会与他人相处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就成了家长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是否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一是看孩子是否有同伴,是否可以与同伴友好相处;二是看孩子是否学会与同伴共同分享;三是看孩子是否会解决与同伴间的冲突;四是看孩子是否可以离开父母与其他成人在一起;五是看孩子是否会和成年人交往。如果孩子在以上几方面有令人不满意…  相似文献   

11.
进入青春期以后,女生的乳房日益丰满,男生会长胡子,他们的嗓音也由清脆、稚气的童声向成人嗓音转变。这种从童声变为成人声音的生理变化叫做“生理性变声”,医学上把生理性变声所经历的时期叫做“变声期”。变声期是嗓音发展的关键期。一般来说,这个时期嗓音变得怎样,决定着人一生嗓音的好坏。要了解是否进入变声期,一要看年龄,二要看性别(男生多在12~14岁,女生多在12岁开始),三要看声音,这是关键的一条。如果你处在变声年龄,说话嗓音发哑,唱歌时声音上不去,检查声带发现充血,这说明已进入了变声期。从人体喉部的生理结构看,在15~16岁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三岁。开始有了记忆。从此降落到雪面。每一个脚步都将留下印记,无论未来回头看它们是否清晰。终于要开始正式的旅行。  相似文献   

13.
衡量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教育》2005,(6):16-17
衡量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志究竟是什么呢?其一,是看我们的教育追求是否体现了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宗旨、其二,是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学习是不是积极主动,学习过程是不是充满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其三,是看师生关系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是否变得平等、和谐、融洽:其四,是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否真正体现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其五,要看是否真正形成了高效的学习型组织和创造了优良的学校文化。一言以蔽之,  相似文献   

14.
落落 《同学少年》2010,(1):37-37
三岁。 开始有了记忆。从此降落到雪面。每一个脚步都将留下印记,无论未来回头看它们是否清晰。终于要开始正式的旅行。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里,句子的成分是不做详细学习的,所以修改病旬就有明显的局限。在教学中的修改病句,我一般要求学生缩句。缩句的日的是看句子是否完整,看词语是否恰当,看句子的意思是否矛盾。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校长如何通过听课、评课来指导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呢?我们约请省教科院郭晚盛副院长撰写了此文。“六看”是指:一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三维目标;二看教学内容,是否实现了两个改变;三看教学过程,是否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探究精神;四看教学方法,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五看教学评价,是否实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六看课堂管理,是否体现了开放性和生成性。本刊将分三次刊登这篇文章,以期对广大校长和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杭强圣 《教书育人》2013,(11):21-21
有效教学是指教学过程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效果要好,效率要高。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听得是否入神,说得是否到位,读得是否动情,练得是否扎实,一句话,就是看学生的收获是否丰富。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教学的目标也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一看。就是看学生预习展示情况,了解学生自学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是否学会倾听,情绪是否饱满,思维是否活跃,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师生配合是否到位,同时还要看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给每个学生表达、表现的机会。二听。就是倾听师生对话。倾听学生的发言,要  相似文献   

19.
在灰领概念最先流行的上海,年轻人怎么看呢?他们是否也愿意加入灰领一族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了几十位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 问题一:你是否知道灰领?  相似文献   

20.
浅谈常态课     
常态课堂中一节好课:一看结果,看结果其实就是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三维目标是否得到发展。看过程,教学过程是否高效、轻松愉快?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