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通文本,并尝试当堂背诵积累。2.根据注释自读自悟,读懂内容,并从中感受古文的特点。3.充分展开想象,读出情感,感受知音之间真挚的情谊。【教学过程】课前预热:积累ABCC四字词语,并请学生把有特点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归纳特点,为课堂拓展想象打下基础。如:杨柳依依、春雨绵绵等等。  相似文献   

2.
李扬 《湖南教育》2013,(3):22-24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并能背诵。2.借助注释、插图及工具书理解古文内容,感悟语言魅力。3.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灵相通的知音之境。4.补充古今名人的诗作,体会觅得知音之幸与失去知音之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体会心灵相通的知音之境,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相似文献   

3.
古诗的教学,大多采用读、思、议、背的方法进行。读准.读通,读出体验;借助注释读懂,说出自己的感悟.品评背诵,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做似乎缺少一种氛围,缺少一种促进学生喜爱古典诗词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 :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语 ,感受美好形象。学前准备 :学生走进陶渊明的世界 ,了解其人其作。设计原则 :1 .尊重学生体验 ,突出其主体地位。2 .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衔接。3.以读带讲 ,读出层次 ,读有所获。过程方法 :一、自读以读懂文章1 .对照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自己阅读文章。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懂文章。2 .师生、生生合作交流 ,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二、品读以感受形象1 .结合文章具体的语言 ,说说你眼中的陶渊明。师生共赏共品 :示例 :(1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点明先生淡泊宁静、甘于清贫的性格特点。(2 )“每有会意 ,便欣…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文。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体会"知音"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6.
[教例简述]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主要教学环节如下: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读懂大榕树的大和生命力强的特点,感受大榕树的美丽。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读懂课题1.课件出示:我国文学巨匠巴金曾说“: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2、品味本文层次美、意境美,学习写景的方法。3、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二.教学思路:本节课以"读"贯穿整节课,采用"一线串珠"式的教学方法,我设计了"一读课文通文意,二读课文理层次,三读课文品意境,四读课文悟情怀,五读课文诵经典"这五个环节,层序递进,预期在"三读课文品  相似文献   

9.
王琳 《贵州教育》2008,(22):28-29
教材说明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渎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多媒体课件协助学生正确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展开想象,背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激发学生对德国风情民俗的由衷赞美之情。二、教学重点(一)通过多媒体课件协助学生正确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展开想象,背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三、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实虚词:遂、寝、盖、但。根据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说出他们的意义及用法,疏通全文,背诵全文。  相似文献   

12.
初一册 第五单元《论语》十则[创新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认读字词 ;2 理解各则语录 ;3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二、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 ,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三、创新意图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 :认读课文。 (1 5分钟左右 )1 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2 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 听读课文 ,注意校正读音 ,体会语调。4 分“则”朗读课文 ,每读一则 ,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5 分学习小组 ,读课文 ,说注释 ,说译文。6 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第二个教学板块 :析读课文…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4.
教学《狐假虎威》的第一课时,教师要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本文语言生动有趣的特点,展开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要让学生做做动作、结合语境来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要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读懂人物之间的对话。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课文的背诵,这是掌握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过:“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背诵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且在大力提倡背诵的同时对学生导之以法,助之以力,鞭之以策,结合我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方法:1!熟读成诵式。这是背诵的最基本的形式。读是背的前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读通、读懂、读顺口,才能记得快、记得牢。2!理清层次式。俗话说:“会背书者背结构”,因而在背书之前,我们先要理清要背内容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感受到趵突泉的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3.学习生字并理解“幽静”“妩媚”“晶莹”“疲倦”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相似文献   

18.
张驰 《广西教育》2013,(12):44-44
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差异的。初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7~9年级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诵读和背诵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但不少语文教师只是单纯地追求教改花样,忽略了读背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读背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陈国胜 《广西教育》2014,(25):91-91
正阅读一篇文言文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熟读"阶段,包括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读词汇;二是"赏读"阶段,包括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文章的主旨,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感悟;三是"背诵"阶段,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读"的活动,体现"读"的艺术。一、熟读记词汇学习语文,必须从积累词汇开始。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满井游记》时,在词汇积累这个环节,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学新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