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到家装设计师陆路的私奔体微博“各位亲友,我放弃一切,和流浪私奔了……”知道这个“二”人肯定是玩真的。在他的过往生活中,曾经放弃过妻儿和狗狗私奔,放弃过工作和摄影私奔。他已经在QQ群里找人收养他的狗,也曾在博客上透露过自己要流浪的“远方”,也许是非洲,也许是西藏。我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奔他家去劝阻。  相似文献   

2.
在“九一八”的悲愤日子里……“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这是日本侵略我东北三省以后,青年们最爱唱的一首歌  相似文献   

3.
四海为家“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广州,只为了那一张‘无冕之王’……”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曲,经方园先生一改唱,那凄苦的味儿,弄得满屋子空气发颤打抖。中国改革开放,使一些生财无道的文化人,清贫若干年后,离开圆桌走出屋子,走出窄小的天地,挥泪告别故土,靠一支笔一个本子,投身到大大小小的新闻单位。于是在中国新闻史上,出现了“编外记者”、“打工记者”,亦称“流浪记者”。他们同千千万万的打工仔打工妹一样,没有住房、没有  相似文献   

4.
我家住在江边,我常溜达到江边去看船,装煤的、装沙的、装木头的、装啤酒的……看得兴趣盎然;回家后我站在阳台上看远方,那水天一色的地方总是让我心动。长江啊你怎么那么长,远方啊你到底有多远,年轻时落下的文青的病根一发作,就幻想着有那么一条船,能带我去更远的  相似文献   

5.
心存感激     
我,家境贫寒,自幼丧父,是个苦孩子。来“女友”以前,我高中毕业,爱好文学,流浪过好些地方,当过饲养员,做过申尉工,经过商,下过浅海……  相似文献   

6.
漫话风筝     
三月的小兴安岭阳光明媚,浩荡的春风吹拂着大地.看着天空中飘起的各式各样的风筝,听着风筝下边传来人们阵阵的欢笑声,我的心也随着风筝飞向了远方…………  相似文献   

7.
他乡过年     
歌手李健在《异乡人》中唱得真好。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这可能是很多流浪在外游子的心声,和心底思念故乡的真实写照。曾经的乡音,悄悄地隐藏,说不出的诺言一直放心上。当慢慢地习惯另外一种生活,你又会忽然间觉得,过年一定要回家。但,总有一些人因为工作、学习等关系,依然独自留在异乡。新鲜、无奈、孤独或者平淡……他乡过年的感受,对于他们来说,有另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8.
完美     
从前,有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七十岁了还没结婚,到处旅行、流浪,似乎在寻找些什么东西。有人问他在找什么? 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 那人就问他说:"你四处旅行,找了那么多年,难道从来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有的,我碰到过一个,那是仅有的一个,真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老人无奈的说:"可是,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  相似文献   

10.
“月亮船,载着你载着我,载着我们的梦想飞向远方……”时间到了,轻柔的音乐合着深情的朗诵响起来,一个美丽的童话境界一圈一圈涟漪般荡漾开去……镇江新闻台“红领巾”的广播瞬间传遍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1.
张在军 《出版参考》2010,(11):17-17
初秋的一天,在以色列的乡村,庄稼成熟的季节,一个中国旅行团来到这里,大家发现这一带田地四角的庄稼留在那里不收。游人不解,问原因,当地农夫说。以色列人今天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如果没有上帝,以色列人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田地四角的庄稼是留给那些过路没饭吃挨饿的人、四处流浪的人,还有大自然中的小鸟、田鼠等那些生灵们的。只要需要,留下的庄稼谁都可以收去.不会受人责备。听了农夫的话.游人无不动容。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10日、11日,《洛阳晚报》分别以整版篇幅刊登《“浪子”联系记者回洛自首纪实》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好评如潮。该文说的是洛阳市民韩某,13年前杀人后畏罪潜逃。当时,他协迫不明真相的妻子四处流浪,  相似文献   

13.
《流浪的历史》的出版, 似乎可以说填补了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专门研究的空 白。因为从前没有看到过类似的 著作,以至于刚看到题目时还以 为这是一本关于流浪故事的通俗 读物。看到“流浪”两字,几个场 面同时在眼前浮现:第一个场面 是世世代代成群结队赶着大车前 往未知目的地的波西米亚人。这 是小时候看的一部电视剧,女主 角好像叫叶赛尼亚,一头卷曲的 棕发长及腰间,美丽中透着野性。 叶赛尼亚与白人军官某某相爱, 由此生出一段曲折离奇、扣人心 弦的故事。那时,流浪对我来说意 味着浪漫,以及对异域情调的最 好诠释。第二个场面是三毛和荷 西。三毛一直是我仰慕的女子,聪 明美丽、才华横溢、坚忍执着…… 可以一个人背包走天下,可以为 了爱情不顾一切来到荒芜的大沙  相似文献   

14.
小河     
那是一条河,我每天都要过的小河,潺潺的河水没过我的膝盖向东远流。水不停地流着,它流走了岁月,留下了沧桑。自我懂得回忆时起,小河就填满了我脑中的每一道沟壑。在晴朗的白天,我常常坐在河那边的草坪上对着小河自语。水流声声夹杂着我的倾诉飘向远方,飘向远方……飘到一个我闻所未闻的地方被一个我所未知的人听到;或是随着江川汇入汪洋,让那沉睡于河底的生灵默默聆听,默默体味。———那是我的心声,那是我的梦想。在风雨大作的夜晚,我常常站在河的中央。接受风雨的洗礼,接受波浪的拍击。摊开我的双臂,对着东方大吼,拥抱自然…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一名出色的新闻战士。早在20年代末,在校读书的赵树理由于参加革命活动而遭到反动当局迫害,他远离故乡,四处流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故乡加入了党领导下的革命进步组织牺盟金,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前后任抗日政府区长,专署民宣科干事、剧团团长。  相似文献   

16.
最近帮我远方表姐的朋友的外甥张罗起“当明星”的破事来。一开始是我远方表姐挂了个长途电话,如泣如诉地回忆我当年  相似文献   

17.
夜深了,同室的战友,已进入了梦乡。我跟往常一样,写完稿子后,开始给父亲写信。此时,我打开抽屉,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铁盒,里面有88封父亲的来信——鼓励、批评信,我一封一封翻着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温情,仿佛看到父亲聚精会神地在灯光下为远方的儿子写信的情形……  相似文献   

18.
“我是颛桥中学的一名老师,来自安徽,今年留沪过年”“我是一名保安,是湖南伢,今年在沈阳过年”“我是幼儿园大班的杜纤浔,河北人,妈妈说今年要在北京过年”……当来自五湖四海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就地过年的合力,当跟远方的亲人视频拜年成为一种新风尚,这个牛年春节注定要留下诸多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我在秘密生长》讲述了艾玛的童年往事,包括她随"母亲"四处流浪、被遗弃街头、在修道院的生活等.饥饿、恐惧、无助、惩罚充斥着艾玛的童年,然而在黑暗中成长的她并未迷失,依旧乐观且对生活充满向往.虽然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艰辛、孤独的童年生活在作者孩童视角的观照下显得意趣盎然,看似天真幽默的语言实则精妙非凡、别具匠心且独具幽默感,这也使得艾玛在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时清新脱俗、不落窠臼,虽经历苦难却不报之以仇恨.  相似文献   

20.
"那4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