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中国棒球职业化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具有职业性质的首届中国棒球新联赛的举办目的任务、基本概貌、组织形式、市场运作、职业特征、球员转会选秀等方面进行探索,剖析中国棒球职业化的发展对策,促使我国棒球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职业棒球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运用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职业棒球已进入了起步阶段,并且中国职业棒球走产业化道路是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发展中国职业棒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国职业棒球契约规范层级结构的分析,对职业棒球选秀制度、自由球员制度、自由经纪人制度、仲裁制度等契约规范变迁的探讨,旨在为我国未来职业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开展职业棒球之际,对中国棒球队近10年的重大洲际比赛进行追踪和分析,并与亚洲三强(日本、中国台北、韩国)作对比研究,发现90年代初期我国成年棒球仍落后于亚洲三强的主要原因是击球技术较落后,以投促击,以“多垒打”为主的击球技术,是我国成年棒球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突破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高校棒球运动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教育部近期批准部分高校建立高水平棒球队以及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训练基地的建立,对推动我国高校棒球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中国大学生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大学生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圆场球传入美国后,经过发展、演变,逐步规划了场地、统一了规则、改进了器材设备,从而形成了近代的棒球运动项目。美国自1846年举行首次新式棒球比赛后,相继成立了许多棒球俱乐部,并于1869年成立了职业棒球队。由于职业棒球队的魅力,再加上体育立法的推动,使棒球成为美国人生活中最普及、最热门的一项体育活动,致有“国球”之称。棒球运动在美国兴起之后,也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古巴、日本等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7.
制约我国棒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基本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从群众的普及性、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职业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教练员的执教水平等制约我国棒球竞技水平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为我国棒球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高校棒球运动开展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开展棒球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正在开展棒球运动的高校在全国各地区分布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和中部地区;而且各个高校开展棒球运动目的、组织形式等也不相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展棒球运动的资金匮乏、全国性棒球比赛少而且缺乏影响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促进我国棒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9.
近代棒球在中国兴起后,无论是北洋政府时期还是国民政府时期都逐步有所发展。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国,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渗透,给中国棒球运动也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棒球运动则以其固有的特点分别在“国统区”、“论陷区”和“解放区”三个不同的环境下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棒球的发展,笔者在分析总结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拟从文化符号建构、新媒体传播、推进事业化三个维度,来探讨推动棒球运动在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认识率和接受度的方式。认为只有宏观上把我国棒球事业发展的方向找准,微观上的举措才会富有针对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中日足球职业联赛竞争性平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述国外职业联赛竞争性平衡基本理论,借鉴其控制竞争性平衡的制度与规则及检验联赛竞争性平衡的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及TOPKranking方法,对中日两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竞争性平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化改革以来,中日足球职业联赛竞争性平衡出现较大的偏差,日本足球联赛的竞争性平衡更加科学平稳,同时两国联赛顶级俱乐部间的竞争均显示日趋激烈;总体上反映出日本足球联赛较中国足球联赛发展得更加健康,并且中国足球联赛各俱乐部的竞争力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初步分析得出:中国足球投资主体的属性问题是影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竞争性平衡的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2004-2005赛季中国排球联赛的电视直播收视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中国排球市场进行受众特征、收视率、收视成本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排球联赛的受众构成以中老年为主,观众集中度则趋向高学历化;排球联赛的电视直播收视率较高,收视成本较低,但与篮球联赛相比,前景不容乐观.针对排球市场现状,为排球联赛组织者提供了五点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主场致胜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1994-2003年甲A联赛、甲B联赛及2004年中超、中甲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对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主场致胜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职业足球联赛存在主场优势并对比赛胜率有重要影响;影响主场致胜的因素主要有赛场客观环境、观众因素、运动员比赛的动机和自我表现的欲望、裁判因素、球队战术的运用、比赛赛程安排与竞技状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足球联赛既定形象的形成是由于改革至今群体目标分异导致联赛的发展合力不强;创新滞后导致联赛的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治理结构的失范导致发展动力错位。通过对既定形象下的发展路径的剖析,提出群目标整合、系统创新、治理结构调整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产权、制度与公平竞赛--解读"假球黑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近年来屡屡爆出假球黑哨的丑闻或遭强烈质疑,令球迷和关心足球发展的各界人士痛惜不已.从产权和制度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认为:西方职业联赛中,各私有俱乐部本着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而进行的是长期重复博弈,重复博弈使得公平竞赛自我维持.而中国大多数职业俱乐部是国有资产,国有产权不可避免使俱乐部具有短期行为和维权意识弱等特点,这使得公平竞赛制度在中国联赛内部能内在维持,只能借助产生于政府的外在权威力量--中国足协来强制干预.但由于中国足协经常不能受到委托人有效的监督,足协在维护联赛公平竞赛的过程中也因而是经常缺位的,这使得外在的中国职业联赛公平竞赛制度也经常失效.  相似文献   

16.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开展已有十年,两届奥运会均取得了金牌,各省市都将其作为潜优势项目来重点投入。但目前却没有相应的联赛或职业比赛,这从某一方面来说不利于该项目的普及与发展,同时也不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职业化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跆拳道运动目前的发展形势,结合跆拳道运动自身的内在规律与特点,参照、吸取其它项目的成功经验,研究进行职业化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院校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现状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职篮球教练员平均年龄为35.95岁,学历层次高,职称状况好,知识结构合理,但存在运动经验缺乏,执教年限短等问题。另外,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科研水平高,但发展不平衡,年轻教练员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但计算机操作技能较差;指导训练和,临场指挥比赛的能力处于一般水平。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主要来自于普通中学和传统篮球项目中学的篮球运动尖子,同时体育运动学校的篮球运动员也被各高校所接受;目前,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技战术水平还无法适应高水平篮球比赛的需要。然而随着CUBA联赛的深入开展,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在不断改善,技战术水平也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