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新闻炒作,应仔细推敲2004年秋,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再度引起关注。《深圳商报》9月7日登载的《历经770年至今了无痕迹,成吉思汗王陵之谜》一文中称,内蒙古博物馆馆长认为,"成吉思汗陵应该就在当今蒙古国肯  相似文献   

2.
宗理 《华夏文化》2020,(1):21-23
正《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新丰鸿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办鸿门堡(村),是著名历史事件"鸿门宴"的发生地。从古至今,历代学者对"鸿门"的理解、认识不尽相同,且在提及"鸿门"这一称谓时又牵出鸿门坂、项王营诸多相关称谓。"鸿门"之地所在的地理行政建制经过多次变动(历史上曾有鸿门亭、鸿门县、鸿州、鸿门堡等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文物会议期间对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各级政府应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利用,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这是新时代赋予文物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我们今后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的方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东陵是第六批全国重  相似文献   

4.
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是来自非洲尼日利亚的一位"70后""美女作家".然而,这两个时髦称谓只能突出她的年轻貌美,无法概括她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欢迎学界朋友们到古城西安参加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这便于学者们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背景发掘祭黄帝陵的感恩意蕴,进一步探讨中华文化基本理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医""中医"的概念不是从来就有,"中""西"初始也非对立词汇。晚清口岸开放,西方事物一时俱来,医学是其中一端。外来各国本非一国,却逐渐以一整体的"西方"形象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乃至学习榜样。中西二元对立局面由此形成。"西医"概念、形象的确立与此趋势相伴亦相似。来华的外国医生虽分属各国,但因同属现代医学阵营,又是西力之一部分,于是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西方医学形象,并对中国本土医学形成冲击,两种医学竞争的局面出现。在此过程中,"西医"称谓形成,中国本土医学也渐获"中医"之名。"西医""中医"由此成为对峙的两端。  相似文献   

7.
阳明学东传朝鲜半岛后,"亲民""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学说,在朝鲜朝统一的特定历史时期中,遭到广泛攻击和辩斥。受廷臣排斥阳明学的影响,以燕行使臣为代表的朝鲜朝学者,多次就阳明学与中国学者展开辩论。他们虽不认同阳明学,却肯定了王阳明于心学以外的其他学术成就,呈现出一种纠缠、交错的思想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阳明学在朝鲜半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郭姓是一个多源流、多衍派的姓氏。这其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支,是出自周朝王室分封的古虢国郭氏,几乎占中华郭氏总人数的百分之八九十;古虢国郭氏,绝大多数人又自认为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对郭子仪的功勋,历来都有很高的评价:"名压吕望、周公之声望,勋胜齐桓、晋文之霸业,自秦而汉,勋力之盛,无与伦比。""德完道粹,完名高节,哀荣始终,独著于史。""千古人  相似文献   

9.
张笑 《大理文化》2016,(4):103-112
正剑川古城地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区之南,历史以来三江两岸各少数民族一直都是沿着峻岭深谷来到剑川古城中与白族群众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远在大理国时期,剑川节度下所设的"义督睑"就是今天的剑川。"义督"一词即纳西语对古代剑川今地的称谓,其含意即:"南边的大门。""睑"为行政机构名称,相当于郡、县,很形象地说明了其防守和监督的军事意义。明代,剑川建立古城,这是三江并流区南边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0.
正"虾夷""五味""小鸟遊"??如此这般稀奇古怪的词汇居然都是日本人的姓氏。关于日本人到底是怎么取姓的,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在古代日本,除了"源""平""藤原""橘"等贵族和武士阶层,以及少数医生和学者之外,其他平民百姓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直至1875年,明治天皇为了方便征兵和征税,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这项由上而下的摸家底儿工作,强制要求国民都有姓氏。由于法令颁布得太过突然,许多人一时不知该从何下手,便出现了许多就地取材的现象,从而造就了日本五花八门的姓氏。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道家思想史上,《淮南子》是一部"总覈万略,错综百氏""雄长千古"的"绝代奇书",为历代学者、文士所欣赏与称誉。《淮南子》的成书是以西汉淮南王刘安为领袖的"淮南学派"精心撰著的历史产物,是他们"论道""悟道""修道"的思想智慧结晶。与先秦时期《老子》、《庄子》相比,《淮南子》既有前者的哲思之魅,又有后者的文学之美,可谓是兼得二者之长而别具自身的汉代道家特色。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20,(3)
正东江河口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常把赛龙舟称为"龙舟景""趁景"。东莞水乡片区作为东江河口三角洲的核心地区,其龙舟景民俗活动久负盛名,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舟语》中记载:"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如彭峡者可纪也。""景""趁景"意为与该地区广阔的水域空间及河流两岸别致的景观相衬。从实证的角度来讲,舟艇是水网密布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诗经》的编辑成书过程,历来学者的视点集中于"采""献""删"等说法,往往忽略其中隐藏的诗歌传播问题。而由传播角度入手,可以解答《诗经》中出现语句相类作品的原因。"采诗""献诗"只是《诗经》编辑过程中的一个传播角度,代表着《诗经》由地方向中央和王官向朝廷的传播过程,此外还有中央向地方的传播,某地区内部的传播及其他的传播方式等,都对《诗经》的形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由此又阐发出许多道德观念,"信"就是其中之一。《论语·阳货》记:"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信"是与"恭"、"宽"、"敏"、"惠"相并列的仁德的表现,是孔子所强调的君子从修身到平治国家天下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中土与外域文化交流的文献记录中可见"海枣"。相关信息具有神秘色彩,以往有人以为探求其实,如"系风""捕影"。"海枣"作为从一个特殊侧面表现中外文明交往的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人对于海外世界的认识,进行相关探索,有益于说明丝绸之路交通史中若干涉及早期开发与远方探索的情节。中国早期有关"海枣"的知识,可能与"番枣""椰枣""波斯枣"有关。对于"海枣"的考察,是交通史研究的主题,对于植物史、果品史、饮食史的研究,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竹村风情     
在漾濞县境内的深山中,有几个苗族村寨,主要聚居于南部龙潭乡白竹村和中部苍山西镇花椒园村的小水塘社以及白羊村的石打牛社,有"孟普"、"孟构"、"孟撒""、孟载"四个称谓(支系),人口近千人。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朋友的带领下,走进了藏匿在漾濞深山中的苗寨白竹村。白竹村坐落在漾濞南部白竹山北麓,与我的老家密古村比邻。那里土地肥沃,植被良好,有两条山溪从山上流下,其中一条穿过寨子,另一条是密古村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凉山州"大学生村官"的主观幸福感,为促进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管理与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在岗的凉山州2007~2009年三届"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结果:33.20%的被调查者主观幸福感低或较低,39.49%的被调查者主观幸福感呈中等水平,仅有27.25%被调查者主观幸福感高或较高。结论凉山州"大学生村官"主观幸福感中等偏低,其幸福感程度与学历层次、性别无关,而与就职年限、异地就职、民族特征呈显性相关。建议在民族地区"村官"的选拔与管理上,实现"本土化""专业化""责任制""绩效制"。  相似文献   

18.
清华简《越公其事》中有"敦刃""敦齐兵刃""■冒兵刃"等词,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简文中的"敦刃"当读作"蹈刃","敦齐兵刃"是整顿、收拾兵刃的意思,"■冒兵刃"可读作"犯冒兵刃"。  相似文献   

19.
正北方很多地方方言中有"拉黑牛""装蒜"两个俗语词。"拉黑牛"是赌博或买卖过程中的一种欺诈行为,"装蒜"指装糊涂或装腔作势。关于二者的来源和理据,已有学者做过解释,但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拉黑牛"用"拉""黑"二字来表示欺诈,"牛"只是为了生动形象而加的宾语;"装蒜"是"装酸"的谐音。二者均是词语生动化的结果,也反映了社会文化。拉黑牛拉黑牛是赌博或买卖过程中的一种欺诈行为。"拉黑牛  相似文献   

20.
正禅宗黄龙派祖师慧南常以"生缘""佛手""驴脚"三问接引僧徒,被称为"黄龙三关"。《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记载:师室中常问僧出家所以,乡关来历,复扣云:"人人尽有生缘处,那个是上座生缘处?"又复当机问答,正驰锋辩,却复伸手云:"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云:"我脚何似驴脚?"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往往学者多不凑机,丛林共目为"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