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竹漂运动是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该运动集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本文对独竹漂运动的形成、演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独竹漂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独竹漂运动是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该运动集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本文对独竹漂运动的形成、演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独竹漂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独竹漂具有表演性和竞技性两大显著特征.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形式阐述贵州独竹漂当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立足点,根据贵州独竹漂具有的表演性和竞技性两大特征,提出对其进行持续性保护要遵循原真性、生态性原则,建议通过民俗旅游、竞赛、教育等多种路径促进其广泛传播、传承和发展,走以大众化为主,竞技化为辅的发展路线,增强其生命力,丰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为民族文化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4.
在对独竹漂运动战术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着重对独竹漂不同项目类型中的战术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独竹漂运动的短距离划项目、中长距离划项目和接力划项目中,其战术运用各有侧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在对独竹漂运动战术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着重对独竹漂不同项目类型中的战术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独竹漂运动的短距离划项目、中长距离划项目和接力划项目中,其战术运用各有侧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在对独竹漂运动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动作要素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对独竹漂运动技术的结构和时段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独竹漂运动技术由握竿、上漂、插竿、拉竿、出竿和回竿六部分组成;其时段技术则分为启划技术、启划后的加速划技术、途中划技术和冲刺划技术四部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独竹漂运动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详细分析了独竹漂运动的教学过程,着重阐述了独竹漂运动的技术教学。指出独竹漂运动技术教学分为学习、掌握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独竹漂运动技术教的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重复练习法、欣赏法等,学的方法主要有课前预习法、自学自练法、相互指导法等。  相似文献   

8.
从独竹漂竞速的技术结构、运动特征和核心稳定性的关系出发,结合多年训练实践,对独竹漂竞速训练中融入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可加强独竹漂运动员的躯干稳定性,提高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有效发挥全身力量,提高力量产生和传递效率;稳固各动作环节之间衔接,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在发展独竹漂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中,可采用不借助器械的练习、借助器械进行的练习、与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的练习及结合心理技能训练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独竹漂运动主要涉及的流体力学原理和平衡力学原理,并对其复合材料运动器材和竹制运动器材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了独竹漂运动的整体技术、划水技术、站位技术和分段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项目运动员的体能类型及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掌握独竹漂技术动作和建立科学的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把贵州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该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一条预期有效的能促进贵州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解读了民族体育文化促进贵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机缘并对当前困扰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融合的因素进行梳理;然后,提出了实现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学生学习兴趣、氛围、器材、场地及师资水平等方面,对凯里学院把独竹漂项目开设为体育选项课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发现:集惊、险、奇、巧、美为一体的独竹漂可以作为一项拥有健身、娱乐、竞技、教育等功能的运动项目在西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中得到开发和推广,为西部普通高校科学的把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才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7):114-119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作用。土家族摆手舞作为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表现形式构成了多彩贵州的重要标志,颇具研究价值。在探究土家族摆手舞源流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摆手舞丰富的文化个性,探讨摆手舞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社会文化生态,维系着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维系了贵州各民族长期和谐共居的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使之成为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民族团结和谐的典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贵州多元民族文化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一些地方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迟滞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寻求培育贵州多元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保持和促进贵州各民族长期和谐共居的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结构是文化的构架的别称,它也被称为思想上的上层建筑形态。舞龙舞狮这项运动是我国主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个项目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舞龙舞狮运动从古发展至今,现在也尤为兴盛,它具有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本文将在文化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从舞龙舞狮运动比赛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从古传承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文化价值,并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光艳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0):111-113,119
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演绎着一个民族的"活"的文化史,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珍视传统,注重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尤为重要。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是构成中华民族整体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作为教育机构的高校——贵州高等院校开发建设民族代表性舞蹈课程,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舞龙运动是一项在龙文化基础上诞生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文化表达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项仪式性行为。而校园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的圣地,在龙文化传播中,校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舞龙文化的内涵,舞龙文化在我国校园文化中的发展与传播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推动校园舞龙运动的开展,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些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贵州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悠久的贵州民族文化孕育出以武术、竞技能力、嬉戏娱乐、配合节庆习俗为主的四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群,它深刻地反映出贵州各民族人民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和不同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一个有着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省份,民族教育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民国时期吴泽霖、陈国钧等著名学者在对贵州民族社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一直关注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汇于《贵州苗夷社会研究》一书中上述学者的相关论述,代表了一代爱国忧民学者对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关注、认识与期待,其中显现出的大力发展苗夷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化愚昧为文明;重视民族妇女的教育和培养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以促进民族社会进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救国教育,以提高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在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传播,以抵御外来文化侵袭,掌握教育的主动权等等观点,对于当代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仍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一项追求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自然、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讲究礼教性、教育性的文化活动;是净化广大青少年心灵,培养青少年高尚道德情操的有效手段。技击不仅仅是太极拳拳术运动的本质功能,也是太极拳文化思想的载体。了解太极拳的思想渊源,全面认识太极拳技击人文思想内涵,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校园传播太极拳文化视域,分析技击在传播、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之价值,为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