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的班集体应该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班主任与学生相处要借鉴"温热有隙效应",始终保持清醒的"距离"观念,把握好师生相处的"度",在师生相处时坚持三个原则:温热有度,严爱适中原则;尊重理解,平等公正原则;提升修养,精益求精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课堂的回归,"以生为本"、"与学生平等对话",绝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简单地流于形式,而是要我们从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做起。一、对话需要相互尊重师生是对话的交互主体,民主和谐  相似文献   

3.
我们职中的班主任总是感觉工作很辛苦,学生很难管,师生相处总是存在很大的隔阂,学生也不理解老师。本文就职中的班主任如何与学生相处,怎样与学生和谐发展简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退",不是消极地工作,无论是退是进,都是班主任的育人之策,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使师生和谐相处.笔者从"退"对学生、"退"对家长、"退"对学校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只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沟通、交流、相处,用心灵去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给予学生更多的呵护与关爱,就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带着自信面对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和谐校园的构建关键是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包括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后者包括同性学生和异性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小学生异性之间往往能够大方、自  相似文献   

7.
笔者经常听到一些初中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相处,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师生交往顺畅,则师生关系和谐;反之,师生交往堵塞,则师生关系紧张.为了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师生交往.师生交往在教育教学上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诚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的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相似文献   

8.
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师生相处之道何在?师生相处之道——教学相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有掌控课堂的权威,因此,教师的身份似乎高高在上。但当今社会,知识突飞猛进,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更加崇尚个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就是一场相遇,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与世界该怎样相见、相遇、相处?如何在课堂中氤氲适宜温暖的温度?如何使师生的互动变得高效、多元和精彩,需要教师的爱心、理念、眼界和勇气。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注重多元解读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种解读,师生间的默契应该更为畅达,师生就不仅仅是"相见",而是"相处"。好的"相处"离  相似文献   

10.
黄红 《学周刊C版》2011,(1):84-85
师生关系、师生交往,就其性质来说,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强迫命令的、权利主义的.即教师包办一切.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学生.用高压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另一种是人道主义的、合作的,即师生平等相处,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合作,  相似文献   

11.
师生的和谐相处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老师的重视,它是确保学校、班级、老师之间的交往的基础。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师生间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如何做到师生和谐相处?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其中包括需要老师和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对学生要真诚对待,要真情实感;和学生"交战"要够灵活聪明;处理问题要会运用手段;学会运用你的慧眼发现人才;对学生要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2.
我当班主任已经有十几年了,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教育,去感  相似文献   

13.
师生和谐相处,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出力不讨好,弄得一团糟。师生怎能和谐相处呢?我认为,尊重学生是关键。 尊重学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艺术。我从陶行知先生“为违纪学生发糖”的故事中,深切地感受到尊重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产生一种力量,可以使人理智,也容易使人悔过。但这一点许多教师(包括我)往往不在意或不屑一顾。认为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教育方法和措施都是出于好心,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是班主任,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任,平等相处的良师益友。而要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相互悦纳,更需要的就是宽容。懂得“宽容之法”的班主任,会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千差万别的学生,这不仅表现在外表、道德品质上,还表现在学习成绩上。然而教师与那些成绩差、道德素质稍低的学生相处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弄僵关系。现在师生相处中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令人痛心。教师如何与这类学生相处,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所在的学校生源质量差,学生差不多是差生的集合,可我们仍在和这些学生良好相处着,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在我看来,只要各方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其乐融融。首先,相处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其次,我们教师要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在"征服"学生的同时,要给以学生耐心、宽容大度和爱;再次,惩罚学生时有理有据,使之心服口服;最后,谋人谋心,帮助其解决内心最在意、最无奈的难题,那么我相信教师在和这类学生的相处就会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6.
师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与冲突。一旦发生冲突,譬如火情突现,有个如何灭火的问题。一般而言,当事人突遇纠葛,往往很难冷静,于是针尖锋芒、剑拔弩张,很容易演绎一出强强对话。为师者基于师道尊严,或得理不饶人,或强词以夺理,自觉不自觉地要将敢于"冒犯"自己的学生打压下去。学生这一方,正是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  相似文献   

17.
鲁贺鋆 《辽宁教育》2006,(10):30-31
我是一名参加教育工作28年的老教师。多年来,在和学生相处中,我注重师生感情的培养,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弄清学生的优点、缺点,以便于长善救失,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敏 《考试周刊》2013,(26):172-172
教师正确认识、关爱、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逐步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作者从以慈母般的"爱"关爱学生、以朋友般的"真"理解学生、以严父般的"厉"要求学生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有效教学适应信息时代的精神,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新课程强调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交流中不断生成,同时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师生和谐相处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工作以来,我所任教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比较优秀。曾有人问我"你有什么秘诀吧?"那么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的"小秘密"。其实,总的来说是两个方面:一是师生相处之道,二是扎扎实实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