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语篇是典型的信息型和号召型/祈使型文本,兼具信息传递和劝说消费者的功能,因此广告翻译要兼顾这两大功能,以实现广告译文的预期目的。功能目的论为广告译文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行途径。译者在广告翻译中通过补充说明、删节、改写和文化意象转换等手段,可实现广告在译语环境中推销产品或服务、劝说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故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了解商业广告翻译的运作机制,对广告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化交际行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因此它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广告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广告提供了理论依据.广告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的核心理论,本文通过分析广告翻译的目的和特征,探讨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从广告的特征、译语的文体特征、译语读者的反应和译语的文化背景来探讨可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韩丽 《考试周刊》2012,(10):14-14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最重要的理论。本文旨在研究在目的论的关照下,广告的语言风格特征、译语文化和读者反应对广告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在跨文化的广告交流中必须寻找目的论和广告翻译的有效切入点。在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商业行为中引入“目的论”这一概念,不仅是要向消费者展示商品,更是要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最终能够成功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目的论”作为控制整个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  相似文献   

7.
德国功能理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的实质是一项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优劣取决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功能的实现,即目的性原则.广告翻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实现其赢得异国消费者的目的.针对广告宣传对象发生变化,本文探究广告翻译的策略转换商品承载的文化形象和创造性译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目的论的关照下,提出了广告翻译的本土化路向,即在微观翻译实践中弱化原文权威思维,彰显商业价值至上原则;顺应译语广告文案创作传统,整合篇章,增强商品卖点;关怀广告受众商业文化消费心理,注重情感设计,适当变通译文,张扬产品消费符号;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关照读者期待维度的陌生感需求和译文行业性归化的有机融合,以实现广告的诱导功能,刺激读者消费为最终旨归。  相似文献   

9.
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要求译者翻译时首先考虑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读者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忠实于原文.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就要弄清楚儿童读者的审美要求,要明确儿童文学文本的主要功能,同时考虑译语文化受众的接受能力.要实现儿童文学译本的目的,译者必须依据目的论的法则,从语内、语际两方面着手,把握原语和译语的主要特征,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和西方国家要进行商品和服务的双向交流,英语广告修辞的汉译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该文从广告语的定义及功能出发,在分析翻译目的论概论及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即,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以归化为基本策略合理使用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