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能否"颠覆"和"革命"学校教育?这是近日第十七届科博会"2014中国网络教育论坛"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发言的嘉宾明显分为两个阵营。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认为,信息技术不能"颠覆"教育,而只能不断地革新教育。他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将单纯的知识传递任务交给计算机去做,本身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内在素质的培养,这也正是信息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民主任认为,网络教育更适合文学、历史、数学逻辑等知识传承类的学习,而科学研究等文明发展类的学习是传统学校的优势。尤其对中小学生而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人格和道德的培养,网络课程可以作为补充手段,但不适合全课程学习。也就是信息技术只能部分地替代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习评价当然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时下,"如何有效开展学习评价"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诸如"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关于学习的评价"、“促进学习的评价”等字眼,不断见诸报刊,不断刷新着我们的教育视野,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其中心指向只有一个——有效开展学习过程评价。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以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育哲学是欧克肖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标上,欧克肖特提出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培养学生成人;在知识论上,他对技术理性的知识观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提倡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并存;在学习方式上,他提出了学习场域的概念,强调对人类知识的追求;在教育方法上,他强调教育"对话"和"暗示"。欧克肖特的教育哲学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启示是:教育创新应基于传统,要建立一种学习场域,并注重暗示、想象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班华 《学科教育》2011,(1):21-25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其存在方式类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的基础之一是"民间心理学",包括可以相互转化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民间教育学具有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反映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经验;传承人民的教育智慧,支配人们教育活动。民间教育学学习可直接学习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习中宜采取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吸取其合乎科学的内容,舍弃陈腐的落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寓德于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领域学习。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除了要教授学生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并使学生领悟美术的魅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7.
孔子"游"的教育精神的实质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状态,是对教育中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各执"两端"的中和。唯智主义和反智主义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两种不良知识学习观。前者走进了知识的死胡同,以苦学为原则,通过记诵和机械训练等方式掌握知识的细枝末节而忽视了知识内在智慧和人文价值;后者则以玩世不恭代替了生命的严肃,以鄙视知识,藐视权威,消解责任以取得表面上的"超脱"。这两种知识学习观的救治可以从孔子"游"的教育精神中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越来越不局限于教材和书本知识、教师口授的传统教育手段以及校园。教育,迫切需要走进社会、结合实际,提高教育的自主性、生动性和实践性,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作为一个传播知识的机构,博物馆可以使观众在看似不经意的参观展览过程中,轻松获取知识。通过巧妙而合理的展览设计以及多媒体展示手段,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和积极性,从而使得整个"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教育研究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看似繁荣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研究的背后,难掩一个尴尬事实: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其研究却长期被批评为没有产生多少实践上的"可用知识"(usable knowledge)。在知识时代引发全新教育革命的今天,当学习、技术、设计成为变革学校、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课题。为此,要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生产的不断变革,使得一些传统行业逐渐消失,新的行业不断产生,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即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终身教育的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报告中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到学会生存这样一个高度,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擅于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相似文献   

11.
张建春 《文教资料》2011,(19):60-61
学习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把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作者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在新课程实施中激发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体验,培养学生的"情趣";启迪反思,形成学生的"志趣"。  相似文献   

12.
唐宗彪 《广西教育》2011,(1):11-11,3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3.
奥苏贝尔囗:"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囗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可见,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充分利用原有知识在学习中的固着作用,以此为出发点,链接到要学的新知识,使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不是零散的、脱节的、毫无系统的一些知识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链接"这个环节,让学生以旧知为生成点,通过建构、迁移、生成、转化,使之头脑中的知识成为完整的一个体系—知识结构。链接不仅是知识方面的链接,还包括各方面因素的链接。  相似文献   

14.
"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侧重于对历史知识的阐述,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整合式"教育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历史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激发,利用多种实践方式丰富和拓展教学的空间,以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创业教育是集素质评价、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就业指导"四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基于这一理念,德州学院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对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与选拔机制、创业知识学习内容与方法、创业能力训练系统和创业带动就业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因此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教师要用真诚的师爱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氛围,让每位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方继东 《上海教育》2014,(33):58-59
"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爱菊小学以艺术引领文化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有快乐,学有自信。艺术教育是徐汇区爱菊小学的品牌,自学校创办之初就确定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是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催化剂"。经过20多年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学校在艺术教育特色上不断凸显成效,已经成为上海市艺术教学特色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的任务不但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知性"的人,知性是一个人悟性的基础,是一个人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在大学生的知性培养需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注重在知识的教学和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理"的讲解和认知,二是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知;三是注重实践动手环节,培养学生的操作认知能力。大学生知性操作认知能力的环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学习社会实践,还有就业实践和创业实践等。  相似文献   

20.
高方银 《贵州教育》2011,(21):13-14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的教育理念、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更新与丰富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