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生活化正是小学习作指导最为有效的方法,下面笔者就以一位教师执教的《森林超市招聘会》这一习作指导课为例,谈谈生活化习作的指导策略。一、想象,步入写作的殿堂学生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只要给他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绪就会向外扩展,就会创造出五光十色的虚拟空间。在《森林超市招聘会》的习作指导中,教者在上课伊始  相似文献   

2.
所谓生活化习作,就是以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以学生需求为习作目的,并把习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过程的习作形式。这里,演化是生活化习作研究的关键。它应包括两个环节的"转化":一是要把学生的习作演化为"生活"即真正的日常生活;二是要把习作演化为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在整个习作实践活动中都是为了实现"生活中某种需要"。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指导下的课改动向,如何诱发学生已有生活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自觉地表达、自由地表达呢?笔者有幸听到一节《猜硬币》习作指导研讨课,借此课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习作表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只有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习作情境和体验,学生才能写好作文。本文主要从习作素材、习作指导和习作点评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习作表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只有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习作情境和体验,学生才能写好作文。本文主要从习作素材、习作指导和习作点评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依托班级中发生的小事件进行习作指导,在学生习作起始阶段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面对小事,学会感受、学会搜索、学会表达、使学生的习作真正能表达生活。一、拥有巧心,抒写感受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班级发生小事  相似文献   

7.
走进,感悟,创造生活是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充满生活阳光的习作,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只有把生活的视野融入习作教学中,才能使教师的习作指导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么该如何实施生活化习作教学呢?一、开展生活化课堂,提高习作形象美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广泛,其潜在的生活美也极为丰富。教  相似文献   

8.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就是生活化的习作教学,用来记录学生每天发生的许多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写作来备份他们美好的童年生活。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指导,以《我的自画像》为例引导学生抓住个人特点,多角度描写外貌,为中年段学生提供习作的抓手,从而切实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孙发芹 《生活教育》2014,(13):59-6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和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学校根据习作教学现状,把习作教学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倡导"生活化"习作研究。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发现:走进生活中的写话教学更适合学生,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三个小妙招,这三个小妙招逐步引导学生走上了"妙笔生花"之旅。  相似文献   

10.
一到上作文课,下列情景就会屡见不鲜:学生绞尽脑汁,很长时间也无从下手;捧着作文参考书如获至宝;伸长脖子偷窥"左邻右舍"……一言以蔽之:学生习作难上加难。究其原因,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师的指导乏力、乏味、错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指导要贯彻落  相似文献   

11.
一.生活化习作与生活化习作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习作"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方法。这种理念的宗旨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  相似文献   

12.
"生活化"习作教学是能够极大激发出学生写作潜能的习作教学手段,其核心内容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措施,包括注重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写作氛围等措施,旨在指导今后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生活化习作与生活化习作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习作"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方法。这种理念的宗旨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  相似文献   

14.
一.生活化习作与生活化习作教学的内涵生活化习作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方法。这种理念的宗旨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  相似文献   

15.
杨任云 《教师》2011,(36):44-4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小学生习作要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发挥创造性;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叶圣陶先生也早就呼唤:"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  相似文献   

16.
动物是儿童的天使,小学生习作往往喜欢从写小动物开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明确“课标”这一重要理念,指导小学生写好自己想写的小动物,是激发他们作文兴趣,落实课标要求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王春秀 《甘肃教育》2011,(16):86-8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因而,教师在平常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作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习作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习作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一、小学生习作的价值定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习作的本质就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内心的情感律动,表达生活的体验认识,而真善美正是小学生习作的基本价值观。由于生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恰当定位习作指导课与讲评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指导课主要定位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明白写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吴清丽 《学周刊C版》2010,(9):124-1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校开展了“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生活化习作”这一研究活动。这一课题研究为习作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