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开辟"自读自悟课"、"选读课文欣赏课"、"好书推荐课"、"收集资料汇报课"、"编辑自己的作文选课"等途径,实施绿色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味儿"是什么?"语文味儿"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东西。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就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达到语文素养的形成,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现在的语文应该舍去花哨与浮躁,向"语文味儿"更浓处漫溯。  相似文献   

3.
孙美娜 《文教资料》2010,(23):50-53
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中职语文要突出自己的职教特色,多元化地凸显出自己的实用价值,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有所作为,一要面对多元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二要为学生架设"文本"通向"生活"之桥;三要读美、探美、悟美,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一段美的生活历程;四要淡化学科本位,突出职教特色,让语文成为专业的配角。  相似文献   

4.
"语文味儿",就是应充分发挥文本语言的魅力,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把握文本语言,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使语文教学具有圆融之美,整体之美。本文从对"语文味儿"的认识开始,进而产生思考,接着总结出四条策略,旨在通过这样的探索,让自己的语文课堂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在"先学后教"、"三案六环节"等教学模式下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有:精心设计教学案,使学习有章可循;适时精讲点拨,使解读走向深入;建立有效机制,使合作落到实处;尽显才华,使语文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6.
张荣 《考试周刊》2012,(93):38-39
语文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它有自己的律动魅力。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努力打造张弛有度、富有节奏美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冯仰喜  汤磊 《现代语文》2009,(11):84-85
语文教什么和怎样教,一直是困扰语文界的两大难题,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解决了语文怎样教的问题,为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所津津乐道,然而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让它发挥出巨大的效能,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就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郎晓玮 《教师》2011,(8):31-31
"好习惯胜过好老师。"这是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也是自己在学生时代深有感悟的一句话。许多学生经常为不知如何提高语文成绩而苦恼,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虽然新课程改革带动了语文教学方式和理念的转变,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在"精彩"的教学课堂中仍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语文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查摆问题,寻求解决策略,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不集中识字是两岸三地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这种教学方法跟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教材与语言脱节,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施行"集中识字"、"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分途"、"语文教学与诗歌教学紧密配合"等改革创新。同时,语文教育应吸收传统蒙学的优点。最终,希望中国的语文教育,使学生们经过小学与中学的十二年教育,无论是阅读或写作,都能纯熟地运用文言与白话两种文体,充分了解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见。这样,"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语文教学总目标才不致流于口头,才能落实生根。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要借鉴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特别是英国"古典语文"、美国"现代语文"、日本"东西方结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深化中国语文教育改革都有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白钰 《文教资料》2011,(32):54-55
课改已实施多年,重"术"轻"道"的教学方式依然十分普遍。语文虽讲技法,但更多要让学生自己体味、自己悟。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让阅读回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泛语文"批判之再批判》(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以下简称《再批》)一文中,"泛语文"批判反批判的第一人程少堂老师集中火力批判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个批判"泛语文"的教育隐喻。他说:"对泛语文进行批判时的最有名的‘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名言,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始终在低谷徘徊,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面对如此现状,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当如何掌舵引航,以"导"促"写"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提升要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形成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阅读教学方式。指导他们在阅读各类文本的过程中,始终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阅读中感知生活、认识世界、陶冶情操,通过阅读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愉悦自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从"阅读"走向"悦读"。  相似文献   

16.
李志辉 《教师》2012,(10):80-81
语文课堂上的活动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我认为语文课设计的活动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  相似文献   

17.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沈佩 《考试周刊》2011,(15):29-30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而且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贾立民 《考试周刊》2011,(16):48-49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这有利于教师增加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无疑,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