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是语文教学界前辈总结出的识字规律,至今仍然是指导识字教学的至理名言。学生识字通常是要以具体的语言环境为依托的。有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儿童对生字词识记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随着识字量的大幅度增加,我们如何让学生省时高效地识字呢?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听写词语,他让其中几位发展水平不一的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听写结束,大家对照课文找错误,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把“鸟儿”错写成了“乌儿”。教师没有批评,笑着对大家说:“今天的听写完成得很好,有的同学写错了能自己发现、自己改正。有趣的是这些写错的字,有的又变成了另一个字。你们看这个‘鸟’字少了一点,就不是‘鸟’,而变成‘乌’,是‘乌黑’的乌。这一点就像鸟的眼睛,鸟儿眼睛没了,不就是乌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吗?(生笑)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啊。”【点评】分明是教识字,又分明是写错了…  相似文献   

3.
“这个字你已抄写了20遍,怎么还会错呢?”“这个字你每写错一次我都帮你指出来,叫你订正,这已经是第四次写错了。”上面的话如此熟悉,经常挂在语文教师的嘴边。然而,老师们依然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字学生怎么也记不住,总是写错?为什么有些字学生总把它们互相混淆、写错?  相似文献   

4.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错误是开错地方的鲜花,教育者常常在对与错、错与纠错、纠错与究错间纠结、徘徊。面对学生、教师、教材的错误,我们该持何种态度呢?本文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有错必纠,纠错必究,究错必改”,而这恰恰是许多教师所不具备的。戴文所呈现的纠错视角,由纠错向究错的华丽转身,不仅能够让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学生、教师、教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错误,而且对于全方位提升教学质效、助推师生发展、完善课程内容具有学科价值与意义。几十万思想品德教师倾注心力,必将开创学科教学“错纠之,因宄之,行改之”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不知不觉地把重心偏向了识字,而写字却很少谈到。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教师示范,学生临摹。这样依样画葫芦式的写字教学,让生性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丝毫提不起写字的兴趣。如何让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呢?如何让缺乏审美观念的低年级学生也懂得欣赏,并且在欣赏比较中越写越好、越写越有劲呢?有句俗语说得好:“字如其人。”其实字的结构规律都蕴含在人的外貌与穿着上。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识字,识记字形是主要困难之一。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小学生识字错误的比率,形错要比音错、义错高出很多。可见,小学生识记汉字字形错误是主要错误。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小学生对字形的识记呢?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我们的调查分析,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本丈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是第一学期的生字复习课。根据以往的识字教学经验,用看图会意、归类、形近字辨析、加减、游戏等各种方法识记生字,总有孩子不得要领。如何做到让学生既感兴趣而且还能又快又牢地识记住已经学过的生字呢?一天,见几个学生跳皮筋,边跳边吟唱着顺口溜,我茅塞顿开。何不将生字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吟诵,以加强生字识记效果呢?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如何引导学生识记汉字?我们的做法是:1.在生活中识字。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还可以养成他们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生活的阅历和能力。如我们引导学生在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游玩时向他们提问:“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字?”“公园门口写的什么字?”学生每天到校后,教师可询问学生上学的路上经过哪些公共场所,它们的名字怎样写?……随着积累的增多,学生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字。  相似文献   

9.
识字是低年级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它对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由于面广量大,再加上很多教师习惯于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反复进行识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教学的效率。那么,低年级识字教学如何实现高效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然而,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就是识字量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而中同的汉字难学、难记,枯燥无味的识字活动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识记这么多的“生字宝宝”呢?笔者有如下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1.
提到识字教学,教师都会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识记生字词。编谜语、讲故事、绘画、拆拼等,这些方法都不错,但在具体实施中,又有多少汉字能够编谜语、故事呢?又有多少汉字可以画出形状或者拆拼呢?如果不能运用这些方法识记,教师还有什么招数可用?有些教师会想到强化朗读,机械抄写。这当然是不科学的。其实,人的记忆和遗忘都有规律可以遵循,识字教学还是要在这上面多做文章。记忆信息在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有深有浅,浅的很快就会被遗忘,深的就会牢记。我们常说让学生长记性,就是要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记。识字教学也不妨让学生长记性。  相似文献   

12.
汉字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汉字难认、难写、难记、难用,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障碍。尤其是汉字难记,学后易遗忘,识字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益呢?较好的办法除了在识字教学中抓住汉字自身的特点,遵循汉字音、形、义的结构规律外,还必须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好,从而对所有学生都献上一份爱,切实地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效益。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由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构成。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就…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语言表达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识字方法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为识字而识字,教师只要将生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读一个字并写上儿遍,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怎能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呢?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汉字祖先》是我校自主开发的配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识字教学的语文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树立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构形规律对识字的重要性。汉字的形义关系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教学设计中,尝试运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认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依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指事、会意字;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教学的特色,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汉字特点、识记汉字字形服务。  相似文献   

15.
识字是孩子的童子功,马虎不得。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识字中感受快乐。一、展开想象的翅膀,共享识字的快乐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求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开始教生字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变成谜语、故事讲给他们听。在识字活动中猜字谜、编字谜,既调动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巩固了生字。例如,教学“春”字时,  相似文献   

16.
钟祖岚 《考试周刊》2009,(12):219-22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因心理、兴趣、经历以及认知水平的差异,答错问题是常有的事。教师该怎样对待错误,怎样化解错误呢?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有“容错”的教学理念.“研错”的科学态度。还要有“用错”的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17.
仇玲娟 《文教资料》2006,(2):155-156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打开书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初学汉字的难点是识记字形。根据汉字的特点,一般的教法是,教独字采用划笔画、记笔顺的办法让学生识记字形。教合体字除了…  相似文献   

18.
谭少梅 《广西教育》2009,(25):47-47
识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那么,低年级教师应该如何抓好识字教学,让学生快乐识字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汉字源远流长,汉语博大精深,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就要学好汉字。然而对于一个刚入门的孩子来说,识字过程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学好汉字呢?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培养孩子识字兴趣,激发孩子识字乐趣”是关键。那么具体该怎样做,才能使孩子做到这点呢?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总结出来,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年纪小,每天要识记的生字量大,加上生字教学通常的方法只是读和写,使得学生感到识字既枯燥又乏味。如何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呢?经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通过生字卡片来辅助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