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现象描述:早读时,学生朗读、背诵散文、古典诗词等经典美文的热情正一浪高过一浪。这时,上课的铃声响起,学生似乎还无所察觉,仍在抑扬顿挫的尽情朗读或者兴致勃勃的相互背诵课文。"上课!"随着语文教师突如而来的清脆而又果断的一声令下,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随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纷纷打开书本进入语文课堂的阅读学习中,然而学生脑海中却依然萦绕着刚才朗朗上口的朗读、背诵课文的场景……毋庸置疑,如此经常性的连续打击将会严重降低学生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有效途径.朗读可帮助理清课文线索,加深印象;朗读可引导情感体验,促进情感升华;朗读可开拓意境,展开丰富的联想;朗读可为熟读背诵课文奠定基础;朗读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会写生字,初步感悟课文内容,把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在读文时以理解和感悟为基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朗读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重朗读,但在指导朗读时方法却很少,多是让学生读了再渎,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成为教师很头痛的一个问题。这次在郑州举办的“全国小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暨第三届名师大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课老师指导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让听课老师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5.
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蚕姑娘》(苏教版第四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文章用7个自然段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课文的篇幅比较长,要求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好在课文的语言生动,句末押韵,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的段落结构相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突破背诵难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结合生活…  相似文献   

6.
一、利用朗读课文保证纪律有序 朗读包括课前朗读和课中朗读.一般说来,教师进教室是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等学生们安静下来才开始上课,有时还会因纪律不好而影响上课的情绪.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尝试在学期刚开始上课时便要求学生,打铃要迅速进教室,拿出课本,在课代表带领下朗读该节课要上的课文内容,班长在旁协助管纪律,等老师进教室示意后方可停下朗读.  相似文献   

7.
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有不敢开口或不愿意开口读英语、讲英语,即使在早读课中也没有读的浓厚氛围。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带读时声音大过学生发出的声音,让学生自由朗读时,会出现声音就越来越小的现象,甚至最后变成默读。那么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呢?我们不妨从早读课开始抓起。一、明确早读内容,从中获得语感学生通过早读课或背诵课文能形成英语语感,提高学习英语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把早读、课中读的内容纳入到教学计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英语学科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一、立足课堂,加强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基本功1.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厚积而薄发”,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自如运用语言材料的前提。积累和储存语言材料则离不开大量的反复的朗读、背诵、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朗读、复述或背诵课文,使他们经过反复的机械的句型训练,习惯成自然,最终达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的目的。2.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形成快捷的语流和较强的语感。…  相似文献   

9.
我从教以来,对所教的班级一直坚持上英语晨读课,学生特别喜欢。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大脑细胞一天较活跃的时候之一,同时多氧的新鲜空气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脑的记忆力。在这个时候朗读外语、拼读单词、背诵课文或练习语音语调等,可以收到记忆英语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上课,对于老师来讲,也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0.
《月亮湾》教案设计□江苏宋春莲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最近随教育督导团到农村学校作了一些凋查研究,感到农村学校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少。一、教师朗读水平低,对学生的朗读缺乏正确、具体的指导。目前,农村学校大约只有20%的、中师毕业的教师能用较纯正的普通话作朗读示范,其余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大都是用课文朗读录音代替自己的范读。有的教师范读时读音不准,添字、漏字现象严重。有的教师带学生读课文用的是方言。二、课堂朗读少,朗读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点缀。很多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提问,课堂教学时间大都被教师的讲解占去了,朗读只是在上课之初或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作…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文朗读。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朗读会使语文课更有感染力,对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课文的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常会遇到这样有趣的事情: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校看望老师,在交谈中回忆起往昔上课的情境,往往会有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当年老师朗读课文的声调,逗得大家哈哈一乐。可见朗读对学生印象之深。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4课《雨点》全文如下 :“雨点落进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 ,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 ,在海洋里跳跃。”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外 ,还要让学生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四种自然事物的不同特征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们在教学这一课时 ,充分利用电脑动画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不到20分钟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一、动画激趣 ,吸引学生阅读课文一上课 ,教师便出示一幅动画 :天空中飘着几朵乌云 ,云层里陆陆续续向下…  相似文献   

14.
成丽 《小学语文》2014,(10):26-29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背诵课文。长期以来学生都不愿意背诵课文,有的不喜欢背诵,有的认为背诵课文比较费劲,而且背完还会忘。其实背诵课文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教师完全可以授予学生一些技巧,让学生更高效地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阅读教学不同于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不能蜕化为枯燥的背诵课文、抄默生字,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听、说、读、写的角度对低年级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和尝试。一、初读课文,不妨大声朗读在低年级阅读课堂上,我们屡见这样一幕幕场景,初读课文前,教师这样要求学生:请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除了多听外,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多读,高声朗读,阅读,进而熟练至背诵。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当学生认真朗读、朗朗上口以后,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犹如蓄势待发,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语言积累极其技能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背诵课文既是积累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训练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语文教材都有安排背诵课文(精彩片断)的训练。然而,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大量的背诵都有安排任务,却没有在课堂上予以必要的方法指导,以为背诵就是靠反复朗读。  相似文献   

19.
在执教<海燕>时,采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知、读中品、读中悟情、读中思.运用多种形式,采用各种语调反复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把海燕的美和对暴风雨的渴望表达出来,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抒发情感,迁移情感.  相似文献   

20.
正朗读是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除了多听外,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多读,高声朗读,阅读,进而熟练至背诵.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当学生认真朗读、朗朗上口以后,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犹如蓄势待发,水到渠成.一、让学生知道"朗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