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松 《现代情报》2009,29(9):199-201
基于现行数据隐私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防止数据挖掘过程中隐私信息的泄漏,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主要针对关联规则挖掘技术,从安全多方计算方面探讨隐私信息的保护,提出适用于挖掘水平分割数据的保护机制。方法设计采用集中式挖掘,过程中加入信息安全技术以确保参与单位的数据隐私,以求在隐私保护和知识获取间取得一个平衡。  相似文献   

2.
陆康 《现代情报》2016,36(6):119
[目的/意义]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运用多种手段获取读者信息行为数据,用以数据挖掘和信息推送服务,提高了信息服务效率,可能无意侵犯了读者隐私。[方法/过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获取读者信息行为过程中,采用信息混淆隐私保护策略,同时引入第三方认证技术,设计并实现读者隐私保护模型,避免在信息服务中对读者隐私的侵犯。[结果/结论]探讨出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的读者隐私保护策略模型,应用于高校图书馆读者数据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行数据隐私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防止数据挖掘过程中隐私信息的泄漏,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就此提出了一个多单位合作的决策树隐私保护方法,并重点分析了该方法所具有的安全性和通讯量,方法以C4.5算法为基础并利用垂直属性分割在水平数据库环境下进行挖掘,方法主要是保护不同单位间挖掘出的规则不被其它单位获取,同时又能达到准确无误差的共同挖掘结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和大量的数据共享,通过多个数据源信息的挖掘,和敏感数据相关联的数据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本文对多数据源中隐私泄露问题进行研究,基于现有的隐私保护机制,结合集合覆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隐私保护机制SC-DP,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不泄露隐私信息或敏感知识的基础下,如何挖掘出分布式数据中准确的规则信息,已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总结了面向分布式数据挖掘的隐私保护技术的现状,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另外还提出了面向数据挖掘隐私保护技术的性能评估标准,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隐私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旨在研究在数据挖掘过程中如何保护私有的和敏感的数据不被泄露。文章阐述几种常用的隐私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它们的技术特点,文末对几种隐私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府信息公开隐私权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但有时政府信息公开又在无形中侵害公民隐私权。公民既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免受他人获取、公开和传播隐私信息,又希望政府信息全面公开,以充分保障自己的知情权。尤其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数字时代。因此,政府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的同时,如何能够做到既合理公开政府信息又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就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发布过程中敏感信息的泄漏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数据发布的使用过程中,对数据分析的同时,需要一种既能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又能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方法,即隐私保护。隐私保护已成为数据库安全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k-匿名技术就是一种在数据发布过程中实现隐私保护的有效方法。分析了基于k-匿名的隐私保护的概念、k-匿名模式、k-匿名模式保护数据中个人信息的方法以及k-匿名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一些用来克服这些问题的加强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些可以用来实施k-匿名模式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9.
数据挖掘的隐私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滟方  谢文阁 《大众科技》2010,(10):20-21,28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如何在挖掘过程中不泄露私有信息或敏感知识,同时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挖掘效果,已经成为数据挖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文章从数据分布的角度结合挖掘算法对目前几种关键的隐私保护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给出算法的评估,最后分析总结了数据挖掘隐私保护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隐私保护的序列模式挖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松 《情报杂志》2007,26(6):68-69,72
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增加了重要信息外泄的风险,隐私保护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相关研究中,序列模式隐私保护的研究仍相当有限,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两种有效的序列模式隐藏算法,让共享序列模式时也能保护相关的敏感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个人数据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识别自然人情况的数据资料,个人数据构成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政府机关必须通过法定程序与方式收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利。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立法保护模式,既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又要制定《隐私权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种各样移动设备的普及,轨迹隐私保护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作为轨迹隐私保护的一个方向,国内外开始慢慢建立起一些较为成熟的度量机制,常见的有基于k-匿名保护机制的隐私度量方法、基于跟踪的度量方法、针对特定匿名系统的轨迹隐私度量方法等。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了一种基于假数据轨迹隐私保护技术的隐私度量标准,从发布假轨迹上点之间的关联性、发布数据所包含信息的精确度以及攻击者所拥有背景知识多少三个方面进行轨迹隐私保护度的全面度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非结构化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产生速度正在以超乎人们的想象。随着所蕴涵价值不断被发现,大数据成为IT信息产业中最具潜力的蓝色海洋,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就如同数据挖掘和隐私保护这两个孪生兄弟一样,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却也同样带来了很多烦恼。在全球都大力发展数据中心、处理中心等大数据产业之时,对隐私信息的保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在个人隐私、企业隐私、国家安全等三个方面带来的问题,从技术、法律法规、行业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陆雪梅  古春生 《现代情报》2016,36(11):66-70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问题,论文首先分析当前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现状与趋势,并指出当前用户信息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典型案例、统计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手段,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泄露的发生机制和成因;最后聚焦用户信息隐私泄露的成因,分析研究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关键社会方法与技术方法,并构建用户信息隐私保护的社会技术模型以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挖掘为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提供了崭新方法,但对隐私权在内的个人基本权利的潜在侵犯风险不容忽视。归纳大数据挖掘所面临的隐私风险问题,探讨隐私保护数据分析的流程及策略,从数据格式、知识产权、服务条款、社交网络等方面指出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的技术趋势,并就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海量数据的堆砌促进了数据挖掘的高速发展。而电子商务中各种卖家促销、信息整理归类、消息推广等活动多多少少都有涉及个人隐私侵犯的问题。在当下,注重个人权益保护的时代,协调好数据挖掘与隐私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数据挖掘与个人隐私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则在专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更系统的论证分析了数据挖掘与个人隐私间存在着怎样的一层关系,以便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正视数据挖掘,合理保护隐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尤其是Web挖掘作为企业搜寻商业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手段,不可避免地触到隐私保护这块"雷区"。隐私权保护在网络环境下既是法律界同时也是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话题。隐私保护限制了web挖掘数据中数据的搜集及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如何在web挖掘和隐私保护之间进行权衡是文章研究的出发点。结合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通过对隐私权的内容及可能造成侵权形式的研究,探讨了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隐私权保护的解决方案框架。  相似文献   

18.
孙继周 《现代情报》2016,36(6):140-143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数据隐私法律缺失的现状,本文以日本数据隐私法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日本目前2部数据隐私保护适用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案》和《"通用号码"法案》,从数据操作规定、数据服务规定、执行处罚规定3个方面,对日本数据隐私法律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制定数据隐私专门法,鼓励多方机构参与,建立行业部门规范标准,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倒逼机制4个方面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数据隐私立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丁楠  潘有能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6):772-774,752
简要介绍了隐私权与隐私保护,讨论了数据挖掘与隐私权的冲突,并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隐私保护条例在数据挖掘隐私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目前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陆康  刘慧  任贝贝  杜健 《现代情报》2021,40(10):93-103
[目的/意义] 数字图书馆逐渐向智慧图书馆转变。图书馆数据的收集、分析等数据使用行为不断被实践,并对业务管理与服务创新做出一定的贡献。然而,涉及用户隐私敏感数据的使用可能会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方法/过程]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图书馆数据挖掘方法基础上,尝试引用PPDM(Privacy-Preserving Data Mining)的数据泛化、清洗、屏蔽、扭曲等方法,将数据挖掘与业务需求相融合,并以用户数据规范化使用为目标,探索智慧服务背景下用户隐私保护机制,构建业务实施与数据保护融合的可行性方案。[结果/结论] 智慧图书馆数据收集、数据发布、数据共享、数据汇聚都可以借鉴PPDM方法对用户隐私数据加以保护。智慧图书馆只有紧密联系技术创新才能够保障服务创新,从而促进智慧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