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要发展,必须有充分的经费予以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穷国办大教育",即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公共财政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寻找多元化投资主体.在坚持国家办学为主、积极进行公立高校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公、民办学校之间以及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而高等教育具有间接性、长期性和难以量化计算等特点,是难以给予有效评估的.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等投资市场,确保投资主体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和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的投资激励机制,规范、保障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促使投资市场健康地运行.要建立完善的投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要发展,必须有充分的经费予以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穷国办大教育",即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公共财政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寻找多元化投资主体。在坚持国家办学为主、积极进行公立高校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公、民办学校之间以及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而高等教育具有间接性、长期性和难以量化计算等特点,是难以给予有效评估的。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等投资市场,确保投资主体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和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的投资激励机制,规范、保障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促使投资市场健康地运行。要建立完善的投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构成的混合产品.由于这一性质,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有助于高等教育公共产品的数量达到社会最优的水平.但是高等教育是由不同主体提供的,高等教育可以在由政府为主导提供的基础上,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失衡的问题.文章借鉴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贡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困扰中国高校发展的资金问题和贫困生失学问题,保证教育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4.
不同阶段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性质,区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为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而我国现实的国情和国力也决定了现阶段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由此,在教育投资主体上,划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形成一种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元投资教育的局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对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市场化取向与我国高教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对教育的强烈需求与现有的教育供给严重不足 (包括数量和质量 )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 ,就必须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相一致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逐步使高校发展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办学实体 ,保证用于高等教育的资源能使教育劳务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据现代公共产品理论 ,依照社会产品消费时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标准 ,…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经费供求、居民受教育机会供求和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之间的供求问题.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应当由政府与市场(消费者)共同提供.需求包括社会和个人需求,供给主要由政府财政和受教育者负担.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投资主体的多样化变革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高等教育办学市场,通过改革,建立起多元化、开放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办学校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办学模式并存的格局。改革的进程中呈现的若干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8.
韩宏 《江苏高教》2001,(4):65-66
在我国传统的政府财政支出体系中,政府投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其办学的经费可以由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承担,对教育的投资可以取得相当于市场平均利率的回报。  相似文献   

9.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应选择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投资资源配置方式。应打破原有计划方式下政府包揽高等教育的单一投资体制,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家、个人、社会三者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阶段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性质,区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为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我国现实的国情和国力也决定了现阶段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十一五”规划期间,划分教育投资主体的不同层次和类别,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投资教育的局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与教育投资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阶段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性质,区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为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国力也决定了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因此,在教育投资主体上划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多元投资教育的局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教育的经济属性、正外部效应及其有效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提供制度,尤其是政府是否应该进行投资和生产。教师教育通过培养中小学的师资,带来全社会共享的外溢利益,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但纯市场机制运作下,正外部敬应会导致教师教育的供给不足,并且正外部效应也会导致人们对教师教育的消费不足,出现市场失灵,因此要保证教师教育的有效供给,必须明确教师教育由政府主办,由国家计划投资配置资源,并出台鼓励对教师教育消费的政策。总之在教师教育活动中“政府是主体,政策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教育是具有较大私人产品性质的准公共产品,也是地方性公共产品。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财政上存在投入规模不足、投资总体配置结构不合理和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要进一步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解决经费短缺问题,同时要优化经费配置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已初步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还存在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政府投入不足、教育成本社会分担体系不健全、政策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要真正实现多元化,必须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在政策制度上激发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提高高校的教育成本分担贡献率。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的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同层次教育的产品性质不同,我国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存在本质意义上的二元结构。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对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义务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应当以政府供给和政府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应当是政府间接供给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经济视角的高等教育与高教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私人供给,或二者联合供给。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还是由政府提供,这种单一主体的提供方式已经束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分析高等教育的经济性质,就是要从产品供给的角度分析高教体制改革,论证高教体制改革的可能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投资短缺及改革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投资不足、高等教育需求膨胀和教育资源配置浪费的合力造成了高等教育投资的短缺。解决高等教育投资短缺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改革教育投资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化投资模式;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产业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争论存在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文章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质是运用现代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方向社会化和办学投入产出效益化的过程;高等教育产业化不同于商品化,市场化,不等于实行高收费和谋求高利润,推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并不必然导致违背教育公平和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资源均衡配置的不完善问题也凸现出来,如何均衡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和效益。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均衡配置应采取一种市场与政府共同参与提供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论述推行民办高等教育的意义与困境的制度分析,提出了推行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其资源配置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走市场化改革模式,多渠道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培育并完善竞争性高等教育市场,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模式,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