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网站建设与科技期刊综合影响力的关系,为优化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类25种核心期刊网站的调研分析,探讨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与科技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情况与科技期刊影响力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通过调研评估发现科技期刊网站目前存在样式老旧、内容较少、更新速度缓慢等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论】 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应遵循内容需更加丰富、更为切合读者、作者的使用需求,向建设“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获取”的富媒体出版方向发展,通过科技期刊网站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放获取期刊网站建设的规范要求,为我国建设开放获取期刊网站提出优化策略和指导建议。【方法】 结合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的期刊收录标准和信息架构、信息化建设规范,归纳总结开放获取期刊网站建设的规范要求,调研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网站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同类网站建设的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 构建开放获取期刊网站建设规范的层次结构模型,从期刊信息、内容组织、运营维护管理3个方面归纳总结开放获取期刊网站建设的规范要求,并提出若干优化策略和指导建议。【结论】 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网站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应当从规范性、技术性、服务性、运维管理等方面加强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开放获取期刊研究与现状,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资料法,以CSSCI收录的15种新闻传播学期刊为调查对象,从CNKI数据库和期刊的主页获取信息,对开放获取期刊的相关研究以及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闻传播学期刊在开放获取期刊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开放获取出版不容乐观,只有5种期刊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开放获取。【结论】要加快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开放获取,在政策与经费支持、网站建设、OA期刊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必须加倍努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CSSCI的我国开放存取研究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系统了解我国开放存取研究的全貌,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从CSSCI数据库中获取文献信息,以CiteSpace III作为分析工具,从高影响力作者、高影响力期刊、高影响力文献、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角度展开分析.[结果]李武、张晓林等学者及其文献是我国开放存取研究中的高影响力作者及文献,《中国图书馆学报》及《图书情报工作》是最具影响力的期刊,研究热点包括开放存取基础理论概述、自存储等7个主题,研究前沿经历了从自身形态研究向受众研究等方面的动态演进.[结论]我国开放存取研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存在着研究广度与深度不够以及实践建设落后于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研究开放获取协议的签署动机、过程、内容及影响,为我国应对此类协议的兴起提出建设性建议.[方法]通过网络调研法及文献调研法,以德国Projekt DEAL与Springer Nature的开放获取协议为例,详细解析开放获取协议的内容,介绍协议签署过程,阐明协议中交易成本分配模型的计算方法,并讨论协议对全球学术...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类核心期刊实现开放获取的现状,并通过分析网站下载量、CNKI下载量及其与引用次数之间的相关性考察了OA期刊网站的传播效果,结果显示:(1)该学科核心期刊有71%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全文开放;(2)OA期刊实时开放的比例优于商业数据库CNKI和维普,但过刊回溯情况不及商业数据库。(3)绝大多数OA期刊的网站下载量已高出其CNKI下载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整体上看,网站下载与引用存在相关关系;具体到各期刊时,大半期刊的网站下载与引用不相关,期刊网站的网络知名度和网络可见性之不足、内容开放的滞后性、部分网站可能存在的异常下载是造成这种背离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研究并分析DOAJ的选刊标准和运作模式,为中国OA期刊加入DOAJ并快速实现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法对中国已加入DOAJ的OA期刊的基本情况进行探讨,通过网站调研法和文献综述法对DOAJ的加盟准则、选刊流程和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DOAJ有严格的遴选规则,其选刊标准对中国OA期刊的网站建设、开放获取协议规范化和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化等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可对COAJ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结论】 积极加入DOAJ平台,是中国OA期刊尽快实现标准化、国际化、精品化的可行之路,可以促使OA期刊的发展模式尽快成形,实现与国际期刊发展的接轨,从而逐步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Scopus和WoS收录开放获取期刊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引导科学社群定量认识开放获取期刊在当前高水平学术期刊中的整体情况和发展速度,为国内同行进行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采用引文分析法、多元统计法分析Scopus和WoS收录的OA期刊分布情况,比较各学科OA和非OA期刊各项评价指标均值差异,以及它们在这些评价指标的进步速度上的差异。【结果】发展中国家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程度普遍较高,然而中国出版的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程度却比较低;Scopus和WoS在医学、药学、生物和地球科学领域OA比例较高;Scopus和WoS收录的OA期刊在各学科上的期刊评价指标均值均低于非OA期刊,然而OA期刊相比非OA期刊在期刊评价指标的进步速度上更具有优势。【结论】建议从国家层面对开放获取期刊予以经费支持并制定相应的开放获取政策,在期刊开放出版领域普及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向科研社群普及开放获取期刊的利用政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Open Access(OA)2020战略背景下欧洲开放获取运动发展新趋势,探索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提供参照。【方法】 整理第十二届欧洲学术出版会议的资料和交流情况,分析内容,研究文献。【结果】 阐述了当前国际开放获取运动发展状况以及欧洲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目前存在的问题。【结论】 OA2020战略的提出以及实施切实推动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开放获取期刊的繁荣,但是同时也存在出版商缺乏原生动力、开放存取期刊面临信任危机、缺少资金的领域和机构难以实现开放获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整合科技期刊网络平台及国内权威引文库,在期刊网站提供文献引用数据统计服务,提高网站的服务水平和期刊影响力。【方法】 编写应用程序调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引用服务接口,获取文献引用数据,更新到网站后台数据库。【结果】 在期刊网站上展示文献引用数据,实现引用数据的定期自动更新及读者定制引用提醒等功能。这对期刊、作者和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 中文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向读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还应尝试与国际上更多通用的数据库合作,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在国际科学界和出版界的影响日趋广泛,OA期刊的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文章通过对2004年~2017年间我国关于OA期刊研究论文的发文情况、核心作者、作者机构、项目资助和主题分类等计量分析,展现出我国近年来关于OA期刊的研究情况,为我国OA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费对作者及其所在机构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学术交流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调查开放获取期刊的收费标准、收费与期刊质量的关系以及作者支付出版费的方式。[结果]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费有不断上涨的趋势;期刊的收费与期刊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作者通过多种途径支付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费。[结论]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费不断上涨,给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的经费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学术传播与交流。建立一个价格合理的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市场,才能促进学术交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李君 《现代情报》2010,30(4):132-134
本文以JCR收录的开放获取期刊为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影响因子、被引情况、自引情况、即时因子等项进行初步统计分析,试图揭示目前开放获取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调查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9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表》收录的1868种科技期刊的开放存取现状。截至2010年6月底,共有597种期刊实行开放存取,总结了这些期刊的开放途径、开放规模、学科分布、回溯情况、延迟情况、开放限制和期刊网站的检索功能。进一步考察医学期刊网24种混合开放期刊中开放论文与非开放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发现开放论文的引用影响力并未显著高于非开放论文。结论认为,OA期刊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但OA期刊的开放质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医学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通过维普网的期刊导航,选取2016年影响因子≥1的核心医学期刊202种,再通过搜索引擎对所有期刊名称进行搜索,其中有173种期刊拥有门户网站。对这173种期刊的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与统计分析。【结果】 在线投审稿系统普及率高达94.2%;75.7%的期刊实现论文全文上网,其中76.3%的期刊采用不同方式来实现论文全文开放获取。样本期刊的网站在论坛(4.6%)、微信/微博(44.5%)、专题/热点文章(30.6%)、E-mail Alert(37.0%)、RSS(30.1%)、继续教育(9.2%)、音频/视频/动画(31.2%)、英文版页面(22.5%)等栏目建设方面均存在不足。【结论】 我国医学期刊还需加强网站建设,尤其需要加强论文开放获取策略的探索、网络社区化互动平台的搭建、内容资源的增值开发、新媒体及多媒体技术融合、与国际化接轨。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保证科技期刊官方网站的有效识别与永久链接,扩大官网的网络影响力,为解决非法网站假冒期刊官网、欺骗作者、读者的问题提供途径。【方法】 利用DOI标准与技术以及中文DOI相关服务,对期刊网站进行DOI唯一标识的注册,并通过DOI解析实现方便、持久的网络链接;利用纸刊印刷二维码等方式实现纸刊与期刊网站的连接。【结果】 有效防御假冒伪劣期刊网站对正规网站的侵害;实现科技期刊多种传播渠道的协同增效作用。【结论】 为期刊网站注册DOI标识保护了读者、作者和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权益,扩大了科技期刊官方影响力,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以中国光学期刊网上的7种英文期刊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从创刊年、出版周期、主办单位、合作的国外出版商、是否开放获取、编委国际化、作者国际化、国际影响力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光学类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作出客观评价,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此类期刊的办刊方向。  相似文献   

18.
OpenDOAR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获取是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方式,通过开放获取可以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开放获取可以通过开放获取知识库、开放获取期刊和个人网站来实现。OpenDOAR是全球著名的开放获取资源库,通过对OpenDOAR的分析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情况,对推动我国开放获取运动、加快我国开放获取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魏明坤  袁伟 《情报科学》2022,40(10):74-81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开放获取在学术交流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对学术知识传播和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加快开放科学与学术成果的社会化进程,分析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扩散,有利于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的细粒度评 价。【方法/过程】本文从开放获取论文交流传播视角,通过开放获取论文知识网络、产出水平以及Altmetrics活跃度 对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扩散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在交流传 播过程呈现的知识网络、产出水平及Altmetrics活跃度方面存在差异性。【创新/局限】本文从学术交流角度出发,通 过论文发表后的使用情况及产出水平揭示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的扩散,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行影 响力扩散细粒度分析,对影响力扩散呈现的知识单元进行全面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开放获取出版给期刊的持续发展带来影响:由于向作者收费而导致部分稿源流失,没有发行收入导致办刊经费缺失。以Light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其在维护作者群体、争取稿源、筹措经费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从分析可以看出,稿件是期刊质量的决定因素,开放获取期刊应该坚持严格的审稿标准,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开放获取带来的有利影响,提供更多多元化服务吸引稿源;在经费保障方面,合理的APC费用是开放获取期刊一个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此外,从主办单位、资助机构以及其它渠道筹措经费是弥补办刊经费必不可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