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杜玲  张高峰 《生物学教学》2002,27(12):33-34
人类的性发育中 ,第一阶段是性染色体组成首先决定未分化生殖腺的发育方向 ,如为XY ,分化为睾丸 ,如为XX ,分化为卵巢 ;第二阶段通过性激素综合作用决定外观性别。性染色体异常会导致性别畸形。1 性染色体组成在性分化早期起关键作用性染色体组成首先决定未分化生殖腺的发育方向 ,其中Y染色体具强烈的男性化作用 ,在性别决定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论核型中X数目为多少 ,有Y时 ,则性别分化趋向男性 ,体内出现睾丸 ,外貌也似男性 ;没有Y时 ,则性别分化趋向女性 ,体内出现卵巢 ,外貌似女性 ,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表型性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观点认为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性别决定 ,胚胎有无Y染色体基因是决定发育成睾丸或卵巢的关键 ,Y染色体上的H -Y抗原基因决定了原始性腺原基发育的方向 ,H -Y抗原基因即为睾丸决定因子 (TDF ,testisdeterminingfactor)。 1984年 ,McharenA对小鼠的研究发现 ,具有睾丸的小鼠并无H-Y抗原 ,所以H -Y抗原基因并非TDF。通过对人类性反转患者 (XX男性或XY女性 )的研究 ,把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限定在Y染色体的 1A1片段中的约35kb的范围内。 1990年 ,Sinclair等人从…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性别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性染色体异常,性别决定就会受到干忧,常常导致性分化障碍.染色体正常,但基因发生突变,也可引起性分化异常.性别畸形,无论对患者、家庭、社会,都会有较大的影响.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由性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引起的性分化异常.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中动物的性别有着多种多样的决定方式,有的由性染色体决定,有的由染色体倍性决定,有的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所述几方面对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进行小结,并介绍动物中发生性反转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鳝鱼,又名黄鳝,是我国南方各省区极为常见的鱼类。它不但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而且还可以药用,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及中耳炎。但黄鳝的性别决定很特殊,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性反转现象。经实验解剖发现,黄鳝在体长200毫米以下时全为雌性,而体长530毫米以上的黄鳝则全为雄性。也就是说,黄鳝小时候是雌性的,长大以后就变成雄性的,下面就黄鳝的性反转现象作些分析,供同行参考。 首先,从性染色体来看,一般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如 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但长期以来,鱼类的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在2万多种鱼类中,目前研究查明仅有30多种鱼类有异形的性染色体。一般的看法,鱼类性别的决定机制仍处于很原始状态,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在形态上很难区别。从目前对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及显带来看,其染色体数目为2n=24,染色体臂数为N·F=24,所有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没有具次缢痕和随体的染色体,也没有发现异形染色体。这里并不排除黄缮有性染色体的存在,因为黄鳝在鱼类进化上是一个已经特化的种类。但从黄鳝这种自然状态性反转来看,黄鳝是没有性染色体的。假设黄鳝属于XY型性别决定,有XY性染色体存在的话,那么具有XX和XY型性染色体的个体在其自然发育长为成体时应分别为雌性和雄性,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类性别决定、性别分化以及性别畸形的角度进行分析,表明人类的性别形成是SRY基因主导、多个基因共同参加、体内其他生理条件有序协调的表达过程;人类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变异、相关基因突变或缺失等均能导致人类性别畸形分化。  相似文献   

7.
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生物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的类型,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两种:XY型和ZW型。譬如,属于XY型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产生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雄性的性染色体为XY,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两者比例相等。且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故后代雌雄比例相当。那么,  相似文献   

8.
XA型生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特点:蚜虫的X染色体含X基因的数量小于常染色体组合的Y基因,为0.6-0.8;蝗虫的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含X基因与Y基因的数量相同,为1.0;X染色体含的X基因全都能在性别决定中起作用,会是有效性基因;常染色体组则随各种性型的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组的数量关系不同,所含的Y基因有的在性别决定中起作用,有的在性别决定中不起作用,有有效性基因和无效性基因之别。由此,决定了蚜虫须经历有性和无性两个世代,以有性和无性两种生殖来完成世代交替,靠营群居生活才能进行繁衍生息;蝗虫不再须经历有性有无性两个世代,只以有性生殖来完成世代交替,营独栖生活也能进行繁衍生自。  相似文献   

9.
<正> 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着性的差异,也就是性别。在高等动物中雌雄性别的分化是由染色体决定的,这一对决定动物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性别决定通常有XY型、XO型、ZW型等类型。人类、全部哺乳动物和鱼类及某些两栖类、昆虫都是XY型性别决定。 正常情况下,性染色体是决定生物性别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一般来说,高等动物受精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该受精卵未来发育成的个体的雌雄。如XY型性别决定类型,主要取决于精子细胞,若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雄性个  相似文献   

10.
高等植物的性别主要表现在具有专门的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在雌、雄单性同株植物中,性别是由性别决定基因控制的,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通常由性染色体决定,有XY和ZW型性别决定方式;有些植物的性别与性染色体(X染体)与常染色体之间的基因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1.
性基因数量与性别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性基因的存在,就必然有性基因数量的存在.本文用各型生物各种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相对作用来代表它们含性基因的相对数量,以此讨论性基因数量与性别决定的关系,从而揭示出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是在性型结构与性基因数量的双重机制作用下,由有效数量大的X基因或Y基因来决定的.X基因与Y基因的有效数量的比率──性指数X/Y和Y/X:为1.0时,发育为中性;小于2.0和为2.0时,发育为性发育不完善的雌性和性发育不完善的雄性及异常雌性和异常雄性;为2.0和大于2.0时,发育为正常雄性和正常雌性;为3,0和大于3O时,发育为超雌性和超雄性.这个理论能取代现有的性别决定学说,统一解释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决定,把它称之为“性基因数量决定学说”.  相似文献   

12.
性染色体的发现主要源自于对昆虫的研究,本文从X元件、副染色体、Y染色体、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五个方面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现     
Y染色体独特自我保护机制被发现美国科学家近日完成了对人类Y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发现这个一向被认为很脆弱的性染色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壮得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近日发现,Y染色体内部存在一种独特的结构,使它能够自我修复有害的基因变异。Y染色体是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与多数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不同,它是孤独的一条,没有可以配对的“伴侣”。正因为如此,Y染色体不能成对存在,像其它染色体那样交换遗传物质,清除有害的变异、保存基因。以前人们通常认为,Y染色体在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14.
谈性别决定     
一、性别的决定雌雄性别是生物的一个特别明显的性状,动物尤其是这样.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雄杂合型,即XY型,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性的是XX;果蝇、鼠、牛、羊等高等动物和人类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类是雌杂合型,即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ZW,家蚕、鸟类、蛾类、蝶类等属于这一类型.动物的性别决定除上述两种类型外,还有第三种情况,即取决于染色体的倍数性,即与是否受精有关.如蜜蜂、蚂蚁等正常受精卵发育的二倍体为雌性,而由孤雌生殖发育的单倍体则为雄性.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包括染色体分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内容。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实际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知识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种类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17.
性型结构与性别决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雌雄异体生物的各种性型,不是由一些游离的染色体组成的混合物,而是通过性健些染色体联结成为不同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各种染色体合的性基因,通过性键在性别决定中起作用供各种性型分别发育为不同性别的生物体昆虫的性型结构为开放型,人类的性型结构为封闭型,由此千万昆虫和人类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组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主要涉及人类性别与性染色体XY的关系和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基于分离定律的进一步学习,两部分内容有关联。本节教学又是对初中性别问题学习的延伸,也是对同源染色体概念的拓展。学习伴性遗传的特殊性,可以为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服务。基于上述情况,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上,尝试基于真实问题分析的情景教学;尝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问题驱动的教与学;尝试以XY染色体为主线的探究性学习。以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性别的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性别决定,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性染色体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一是性别分化,它是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过一定条件的作用,发育成一定性别的过程。性别分化研究一直是发育生物学、遗传学、胚胎学等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表明,一些物种的性别分化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性别是在性型结构和性基因数量的双重作用下由 ,有效数量大的X基因或Y基因决定性别 .各种性型的X基因与Y基因的有效数量的比率———性指数X/Y和Y/X :为 1.0时 ,发育为中性人 ;为 2 .0时 ,发良为正常女性和正常男性 ;为 3.0时 ,发育为超雌女性和超雄男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