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技术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目前教育技术价值观主要有3种取向,即科学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应是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进行指导,教育技术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理解与追求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任何一种教育价值取向都不是一成不变,绝对完善的。教育价值取向受社会变迁、人类需求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制度下,人类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同。本文简单论述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价值取向,并提出适合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刘晓敏 《学周刊C版》2014,(9):222-223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理解与追求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任何一种教育价值取向都不是一成不变,绝对完善的。教育价值取向受社会变迁、人类需求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制度下,人类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同。本文简单论述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价值取向,并提出适合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目前教育技术价值观主要有3种取向,即科学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应是辩证唯物主义取向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技术价值观进行指导,教育技术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的提出是未来社会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取向。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经历了从知识取向、能力取向、标准取向向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转型。前三种价值取向是以未来教师为中心,强调其基本教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后一种取向是以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用儿童学习结果来评价教师教育课程及未来教师的有效性,以确保教师教育的质量。这一转型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19世纪英国自然科学教育以个人生活的实用价值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斯宾塞和赫胥黎为自然科学教育合理性的辨护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教育价值观念。他们主要从“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这样一种实用的价值标准来强调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这种价值取向为自然科学走进教育领域作出了历史的贡献。斯宾塞和赫胥黎所指的生活不仅仅指物质层面的生活 ,也包括精神层面的生活 ,因此 ,斯宾塞和赫胥黎多少也意识到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的精神生活关系问题。具体而言 ,斯宾塞重视自然科学教育的训练价值 ,赫胥黎强调自然科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的一种需要关系的反映。任何课程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课程的价值取向反映了课程开发者和课程实施者的教育价值观,它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传统的学科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在学科课程领域建立起了完备的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其价值取向是追求技术解放。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对中学生的一种心理教育活动,旨在追求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出路。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时空脉络、热点以及未来可能的方向进行计量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学者对农村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可分为奠基期、繁荣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研究阶段中,不断重建的农村教育内涵,对"离农"与"为农"产生原因、表现和危害的学术争论,以及对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厘定三个方面是学者们最关注的研究热点。未来的研究着眼点将主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标,持续探讨"教育本体论"视角下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理论建构和现实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按照什么目标组织、实现怎样的效益、达到何种结果,与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公共性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分析教育立法的基准性价值,是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公共性的内涵,并在教育立法中贯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AECT研究与界定教育技术领域的新进展,并从技术的基本存在形态、教育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出发,着重分析了AECT教育技术新界定的技术性特征,最后强调了教育技术研究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对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举办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实际需求,面对该专业越办越热的现实,以及教育技术学者、学生对该专业的忧虑和困惑,该专业可按"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与技术支持人员分类发展;培养目标指向明确;专业方向因地制宜;课程体系各有侧重"的原则进行改革,由此可确立专业之"专"和专业之"业"。  相似文献   

14.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与提高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付健 《高教论坛》2003,(5):124-126
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法律人才,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提高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操作过程,并提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opinions of a broad-based sampl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and students about the future of our field. A nationwide sample of 268 university personnel (faculty members, doctoral students, and master's students) and trainers completed a Likert-type survey that contained 30 items covering six topic area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Theory,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Technology and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Advances in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chools, and Employment and Job Opportunities. The overall results reveal that educational technologists have a positive outlook toward the future of our field. Opinions were most positive in the area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Theory, Employment and Job Opportunities, and Technology and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and were least positive in the area of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here were numerou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opinion on individual items across the four respondent groups, with the greatest number of differences occurring between faculty members and master's students.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存在着许多技术化问题,如软硬件建设不同步、管理体系欠完善、重视设备管理轻视教学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克服教育技术技术化倾向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批判与探索:理查德·克拉克教育技术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理查德·克拉克是美国著名的教育技术学者。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文章从批判、探索以及实践三个方面介绍、评析了克拉克的主要贡献,并探讨了克拉克的学术思想对未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第一代教育家,王韬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目的方面,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为现代化运动中的各行各业培养合格人才;在教育内容方面,力求广泛,把“艺”、“技”、“实学”放在了首要位置;在教育对象方面,重视平民教育,认为教育应当普及化,工农兵商、男女老少均有受教育的权利。王韬的这种反传统性的教育思想顺应了当时中国要求变革的需要,为中国文化教育制度的近代转型提供了思想铺垫。  相似文献   

19.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不仅指教学研究中技术问题的显性化,更是指教学研究中技术思维的意识形态化,最终将会引起教学研究的范式变迁。长期以来,由于理论传统对技术的排斥、技术本身的自我隐蔽,以及人们对物质技术的偏爱,使得技术主题在教育理论中一直处于历史性缺席状态。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变革了传统教育理论赖以成立的基础,为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提供了实践基础。而学习科学凭借其跨学科与综合研究、以设计研究为研究方法论的优势迅速崛起,为技术走进教学研究指明了可行之路。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科中最具活力的学科,将成为教育学研究技术问题最为可靠的倚重者。教育技术学应在培育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与建设教育的临床学两个方面做出建树,因为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将为教育变革提供理论的指引,而教育临床学又为技术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入口。教育技术学可以借此逐步提升自己在教育学中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院校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公共必修课。针对师范院校学生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机不强、学习效果不佳的现状,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从注意、相关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