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取消了“基础知识”的专门条目。一时间各种争论风起云涌。有认为不应淡化语系统知识教学的,如果淡化将是语教育的灾难;有对知识建构提出新设想的;有认为面对语教育首先要反思与重构的是语知识观而不是语知识体系;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认为,不管是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还是知识观的重新建构都要研究历史,研究语知识建构的百年历程。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可以得到新的启示。百年语知识建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无到有阶段,逐步淡化阶段,反思争论阶段。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获取语知识,提取有效信息,提高语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学语课从初一到高三,每学期按30篇计,应在300—400篇之间,从初二开始,散、小说、诗歌、戏剧各种体具备,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优秀的科技短不乏其例,可以说阅读达到丁一定的量。在教师有效指导下,掌握阅读分析方法又具备了一定的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因为“读写听说”是相辅相成的,而阅读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语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有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语教学评价的新概念,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界定了语教学评价的新概念,全面考察学生的语素养。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让他们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设置“语综合性学习”在于落实课程理念,拓宽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体现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他们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语实践机会,提高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作为一个语教师,按照《语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应该强烈意识到,加强阅读实践,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语阅读的数量,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素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那么,怎样立足于课堂和教材.在有机“放开”中“开放”,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素养呢?下面简述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具体内容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等等,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模糊不清的语文课程的目的问题。根据《标准》对“语文素养”的界定,多年沿用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语文知识体系似乎无法承受这一重任,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必然需要重新建构,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而这种建构又必然建立在对语文知识的本质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语教学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知识。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学习,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教学中如何重视情感因素?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场所。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服从于教师。对“学什么”、“怎样学”,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权。这种现象与培养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学生格格不入。因此.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语素养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素质。《语课程标准》指出:“语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于“语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加强学生语素养的培养成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拟结合语教学实践,谈谈学生语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是我们接受课堂语文教育的最早阶段,它借助语文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第一个汉语书面语系统。因此,该语言系统是否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语音、(字)、词、句、篇章”等语言文字等教学项目,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第一个母语书面语系统的构建,并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正确把握语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得到落实,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要“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为目标,“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在此标准指引下,全国有五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语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自己的语教材。同时,由于一些传统篇目的删减,导致众说纷纭。有人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语教材的战国时代到了”。搜集并研究其中的现象,探讨背后隐藏的问题,有助于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提高学生语素养的要旨,厘清这种“战国时代群书纷争”的复杂状况。  相似文献   

14.
语教学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是二十世纪许多前辈语教育家始终关注的问题。张志公先生晚年的阐述大约最有代表性。他认为科学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而语教学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效率,是使学生能力有效地得到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他认为不仅应充分重视“语知识”的作用,而且必须对理论性很强的语学科知识系统加以改造,建立实际应用的语知识系统、而这件事,高谈阔论不能济事,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中的探索才能够完成,张先生的这些思想——重社会发展需要、重效率、重知识而尤其强调实际应用,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多位语前辈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几十年的语教材建设,所反映的也正是这样的基本思路无论是注重教材的时代色彩,对课篇目的不断修订;还是着意于语知识框架的建立,从语法、修辞、体、学、写作等各方面不断使学科知  相似文献   

15.
知识与教育的关系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决不能截然分开。今天的教育向我们提出了更加强烈、全面的知识要求。对于知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必须建立在教育哲学的基础上。本即从新的知识现观照下谈谈语知识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是笔的教育实验课题。它是以《语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类的小学语“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课内外的各种语实践渠道,让学生综合运用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素质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运用中提高、发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实践性”与“研究性”的巨大优势,能使学生的语素质、创新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马强 《四川教育》2006,(11):45-45
朗读,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方法被广大语教师经常运用于课堂。可是,朗读真的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吗?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情感,给予学生正确观念,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其他语知识的学习、语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晓 《现代语文》2006,(1):17-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育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对语文知识传授的淡化。如今的语文课堂,已经很难看到老师悉心讲解“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成式阅读”、“个性化体验”、“综合性活动”,看似热闹非凡,但最终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多大程度的提高,答案恐怕难以令人释然。诚然,传统语文教育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重口轻手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曾让许多学生沦为考试和分数的机器,甚至一度让语文这一母语学科背负“误尽天下苍生”的骂名,但是,如果仅仅因为知识教育方式的不当就放弃知识教育、放弃知识本身,因噎废食,那将是语文教育更大的悲哀。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作再一次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语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指出“语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遵照这个要求,各个版本的“新课标教材”都编入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读”是语教学的根本所在。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善读习惯,掌握基本的善读方法,就可以提高语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学生语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