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物理系统,从其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角度讨论,则系统的存在和延续,要受到生态、技术和文化的多重约束.一个文明社会的延续需要满足三个前提:足够的生态资源提供其生存所需(生态前提);足够的牛产力水平使其能够获得所需(技术前提);还要有足够智慧的文化,使其能够与所处环境和谐相处,保障文明存在生态前提(文化前提).在发展的社会系统模式中,社会规模、生产结构、生活方式,都在变化之中,需要输入更多的自然资源,从而输出更多的垃圾.最终导致生态前提遭到破坏.工业文明与文明持续的文化前提有着内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一个系统,在平衡态附近,如果没有与外界的物质或能量的交换引起系统的不稳定,那么它以后的发展过程就会由于熵的增加而从原有的有序状态走向无序,最终结构组织趋于瓦解。20世纪40年代,普利高津(I.Pregogine)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开放是系统向有序发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理学的进展向世人昭示,是信息在物理系统和物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创建的学派进一步认为,物理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信息是最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不过是附属物。而物理系统所能容纳信息量的界限,即为全息界。它将令我们对无疆界的宇宙进行测定成为可能。两种熵经典信息论创始人———美国应用数学家香农于1948年引入了熵的概念,如今熵被广泛用做信息的量度。长久以来,熵是热力学的中心概念。热力学熵表示一个物理系统的无序程度。1877年,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给出了熵的统计解释:熵是衡量系统微观自由度多少的量,…  相似文献   

4.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与热现象相关的物理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表达形式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与外界传递给物体的热量之和,其数学表达式为△U=Q+W.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必须掌握好它的符号法则: (1)功W>0,表示外界对系统做功;W<0,表示系统对外界做功.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过程,无论是否是可逆过程,都能满足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的热力学过程中能量量值关系的本质。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的是热力学过程的方向问题,它本质上是一切不可逆过程应遵守的共同特性,沿实际过程的相反方向的过程是不会自动发生的其,定量关系是熵增加原理。熵是引入的一个新态函数,其意义是系统混乱程度的量度,虽然熵和能量有关,但两个定律的内在联系显得并不很密切。既然热力学第定律表明的是过程中能量满足的定量关系,那么,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否也应当是过程中能量变化方向所满足的关系呢?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能量均匀分布规律,可以用文字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能和熵     
内能和熵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认识物体的内能是人类对能量的认识和利用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为了更好地利用内能,就要将研究热量和内能的热学和研究功和机械能的力学相结合,形成热力学,以便探究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称为熵增加原理)是热力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定律,内能和  相似文献   

7.
熵,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热力学名词,是表示物质混乱度或无序性的量度的状态函数。物质的熵值越高,其混乱度就越大。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统中所有的热力学结果,总是熵不可逆地增加”。熵值增到了极点,该物质的活力也就趋于停滞。近年来,熵的概念被扩大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认为在一切封闭系统中,熵的不可逆的增加,会使系统的熵值起子极大,随之该系统也就不具有活力。要使这个系统得到发展,只有阻止它的熵值,或输入负熵以抵消熵增。从系统角度看,高校课程设置是个大系统,而研  相似文献   

8.
熵增加原理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增加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是热学中最基本的两条定律 ,前者是能量的定律 ,后者则是熵的法则 .相对于“能量” ,“熵”的概念比较抽象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 ,“熵”的意义愈来愈重要 .本文从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过程着手 ,从各个侧面讨论“熵”的物理本质、科学内涵 ,以加深对它的理解 .“熵”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 1 865年创造的一个物理学名词 ,其德语为entropie ,简单地说 ,熵表示了热量与温度的比值 ,具有商的意义 .1 92 3年 5月 2 5日 ,普朗克在南京的东南大学作“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熵之观念”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号召,这是我们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中提出的新的命题。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它始终是伴随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发展由原始状态经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所产生的生态危机已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威胁,从而唤起了人们的生态觉醒。而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五种全新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制度和生态道德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从环境整治入手,构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变。  相似文献   

10.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状态函数,表示物质系统的无序程度。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系统物质达到平衡态过程中熵总会增加,而且熵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经济建设中不断利用能源会造成环境不可逆的熵增加,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减小熵增加,才能做到保护环境,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土地污染较为严重、农村乡镇企业污染显现、畜禽养殖业污染突出、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污染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民和地方政府生态意识淡薄、乡镇企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农村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环保的法律体系不健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参与主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完善农村生态法制体系、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12.
道德负熵是对道德系统演化产生有序性、确定性、能量有效性等进化状态或趋向的量度。道德负熵系统是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熵的辩证思想构建的复杂系统,是体现道德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进化系统。道德负熵系统通过一定的价值观念、原则或规范控制道德系统与环境及其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实现系统组织塑造、价值信息运作、因果关系协同等结构与功能,不断克服熵增。深入探究道德负熵系统对道德系统与环境的进化影响,能够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用“熵理论”从生命体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方面来研究了开放的非平衡态生命系统在吸收环境提供的能量、物质和信息后,生物熵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在此情况下,生物熵逐渐减少.正是这个负熵高能生物自组织,使生物不断生长、发育和变化.我们给出了这个生物自组织的特点和生化反应的生物熵变化规律,以及在生命体中生物能量、物质和信息相互转变的新的热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于是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为实现生态文明.我国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应是物质、精神、制度全面生态化的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及"生态文明"两大思想指导下,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应当从物质及意识两个层面着手,技术和制度起保障支撑作用。在生态意识方面,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生态行为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而生态教育起到了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重要作用,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教育体系包含着生态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及具体形式四个方面,不同对象对应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鞍山市垃圾分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规范垃圾收运体系、加快分类处理终端设施建设、探索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新模式、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促成市民良好习惯的形成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负温度系统为讨论对象,分析了负温度下熵增原理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并从系统的微观状态和内能的性质,解释了各自成立与否的物理实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温度的热力学定义进行阐述 ,并从分子水平上的能量传递观点对热力学体系的宏观性质“温度”进行微观本质解释。说明温度对热力学体系中各种状态函数 :U·H·S·G以及标准平衡常数K 的影响 ,从而得出温度 (T)是热力学体系的重要状态函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生态文明与狭义的生态文明的划分是基于不同的文明分类标准的,它们指称的对象和涵义不同,不能混淆。一般地说,生态文明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并列的文明,是人类有意识地、积极地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注重四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将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并保持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