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笔者指导高考志愿填报工作10余年,每年都会碰到一些高分考生遗憾落榜.在此,笔者就用今年贵州省一位理科考生落榜的案例,对他志愿填报情景来个还原,并梳理出其落榜的原因,让新一届高三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了解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做到善待志愿.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省这样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省份,高考结束后考生即进入紧张的估分环节。估分准确与否直接决定志愿填报的成败,能够科学估准分数也是填报好志愿的前提。如果考生分数估得准,志愿一矢中的的几率才会更大;否则,遭遇高分低录或落榜的尴尬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3.
高考志愿填报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报志愿关乎着考生的前途和命运,是考生、家长最为关心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历年因志愿填报不当而导致高分落榜、高分低就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里.我们根据多年的招生工作经验,针对高考志愿  相似文献   

4.
在每年的高招录取中,第一志愿录取率都在60%以上,而第二志愿却很少能达到20%。分析第二志愿落榜原因,我们发现填报失误较多。第二志愿的填报要采取哪些措施?应掌握哪些原则和方法,才能亡羊补牢.避免重蹈第一志愿落榜的覆辙?本文结合多年指导填报志愿的实践,从分析志愿填报失误的原因人手.提供第二志愿填报的成功秘诀,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每年高考后,都有不少同学因各种原因而落榜或高分低就,其中考试未考好的有之,志愿填报失误的有之。其中填报志愿时由于不良心理而导致落榜的同学也不少。考生不良的心理直接影响到高考志愿的填报,因此,防止与克服不良心理对科学地填报高考志愿至关重要。笔者将一线指导学生填报  相似文献   

6.
历年因志愿填报不当而导致的高分落榜、高分低就等不在少数,令考生、家长、高校和招考部门痛惜不已。在高考的战场上,如果说高考水平的充分发挥对考生来说是取胜基础的“正兵”的话,那么高考志愿的理性填报则将是后发制胜的“奇兵”。本文拟与考生朋友们谈谈志愿填报的原则与经验,希望考生朋友们在2004年的高考录取中能够准确把握,增加成功机会,减少失误几率,迈出人生发展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高考结束后.考生及家长并不轻松.其中感到最为困惑的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第一志愿学校及专业。填报高考志愿常被人们称为“第二次高考”。一些过来人这样说:“准备得早,策划得合理,可能相当于考生的总成绩提高几十分”:“既要分数考得高,还要志愿填得巧,填得好”。然而,每年都有一大批考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志愿填报不合理,高分低取.甚至落榜,或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与自己的意愿相差太远而抱憾终生。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笔者想就近些年来填报高考志愿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考生及家长有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考成绩中等的考生通常是最难把握志愿填报的。应该说,考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机会也比较多。但是,这类考生填报志愿很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一旦志愿填报不当,往往造成落榜。这样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如何提高命中率?下面,我们试图通过几个志愿填报的个案分析来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二视一     
“二视一”是某些省份为保护高分考生不因志愿填报失误落榜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它是指本科第一批录取时,对第一志愿未上调档线,但分数又高于其第二志愿院校调档线一定分值的考生,如果其第二志愿院校明确表示愿意接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则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与该校第一志愿档案同时投放(简称“二视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7年高考的临近,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越来越关注的事情。为了帮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避免因思路的偏差和“技术”的失误,而成为高考的“悲剧式”人物,笔者从往年落榜生的案例中总结出一些教训,给考生们提个醒。这些教训是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大忌,触犯一条,就有落榜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面对志愿填报,高考成绩中等的同学通常是进亦忧退亦忧,颇费脑筋。按理说,这个层次的考生选择空间比较大,机会比较多。但同时,这类考生填报志愿很容易高不成,低不就,选择不当很容易造成落榜。作为高考大军中的绝对多数,这样的考生应该如何填报志愿?如何提高志愿的如愿率?  相似文献   

12.
填报志愿是每位考生高考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闯关大战中,既有因理性填报志愿而如愿以偿的,也有因志愿填报不当而高分落榜的。古人云:往者不可鉴,来者犹可追。本文希望通过对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闯关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个案剖析,给刚刚步入高三的同学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体育艺术类 许多考生和家长认为,艺术、体育类志愿很难报,如果填报得过高,很容易坐“过山车”,高分落榜现象很是普遍;如果报得过低,录取后感觉到吃亏。尤其体育考生因为录取计划相对较少,所以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现象更是普遍。  相似文献   

14.
高考结束之后,考生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填报志愿.怕高分低就.怕“坐滑梯”落榜,怕录不到好专业。有这种感觉是很自然的,但是也不要盲目悲观,殊不知.填报志愿也要有关云长深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气魄.当然得依靠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然后才能做出果断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招生》2003,(10):40-40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总免不了听到一些关于对“落榜”考生的叹息。在每年的落榜生中,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占相当的比重。为了让考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志愿填报在录取中的作用,并掌握科学填报志愿的方法,我们将从本期开始,每期选择刊出今年各地在志愿填报上具有典型性的个例(包括失败和成功的案例,并交叉刊载),同时给以评析。我们的初衷只有一个:为了更多考生提高高考志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一些省市在高考录取时采用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由于增加了高分考生录取理想高校的机会.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认可。预计,越来越多的省市也将会实行平行志愿。那么。实行平行志愿是否就使考生进了“保险箱”.没有了高分落榜的危险?实行平行志愿省区的考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才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降低落榜的风险?为此.本刊特邀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宋朝阳为考生予以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7.
但凡参加高考,总希望能被自己向往的院校录取,最好还能被安排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如此这般地心想事成。对于一些考生,常常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点儿特别背的考生,甚至是鱼和熊掌皆不得:每年都有不少考生上线落榜,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简言之,决定高考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高考成绩,就数志愿填报最  相似文献   

18.
高考关系到千家万户,牵动着无数家长和考生的心,尤其是在高考志愿填报环节,面临渠道多、信息广等问题,使考生和家长常常会不知该选哪所学校,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填报“失误”、“撞车”而造成高分低就、高分落榜。鉴于此,考生与家长应该掌握何种技巧才能在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中拥有清晰的思路、获得科学的方法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呢?  相似文献   

19.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高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高考志愿的改革亦是对于整个高考模式的一次大变革,关于高考方面每一次出台新的变化及相关文献都会引起全社会的讨论,尤其近几年来关于教育界的讨论,关于高考方面的各类问题,已经成了讨论热点。我国早期高校招生方面主要是采取"第一志愿优先"的填报机制,但这一制度,往往会因为考生对于自己的分数评估不正确,对于所报学校招生信息不是很了解等情况,会使一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后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很多省份开始采取了"平行志愿填报"、"考后知分填报"等新措施来进行补救。这些新机制当然对于高校制度更合理化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些新举措的实施是离不开相关理论与数据分析的辅助的,笔者在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关于江苏省高考专愿填报中这些数据的分析,从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对现行的志愿填报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化。  相似文献   

20.
每年高考过后,由于填报志愿的失误,总会有无数考生"独自空悲切,对隅泪千行".他们或为"上线落榜"而伤心,或为"高分低就"而痛心,或为"名落孙山"而椎心.导致志愿失误的因素多种多样,套用老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欢乐的考生都是相似的,悲切的考生则各有不同",然而,当我们从心理因素的角度把这些"各有不同"归纳一下的话,却会发现其志愿失误的根源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