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以来,吉林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学生公寓和食堂建设,实现后勤系统规范剥离,发展高校后勤服务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抓了投资体制多元化、后勤企业化转制、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强统筹管理四件大事。今后,必须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不动摇,继续抓好学生公寓和食堂建设,进一步推进后勤实体企业化转制,加大后勤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更新观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是关键,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是条件,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的规范管理是保证。  相似文献   

3.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校体制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从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以来,高校新建、改建的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每年都在增加,如何更好地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应当在准确把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后勤及和谐校园的精神,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分析探索、改善后勤社会化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生公寓和食堂是高校后勤工作的两大重点,其管理水平是衡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否成功,实现“师生员工、后勤职工及学校领导三方满意”的关键方面。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复旦大学作为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直属重点高校,3年来利用上海这一国际性大都市的有利条件,通过逐步向社会开放后勤市场、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挖掘后勤内部潜力、加大学校投入等方式,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改善校园环境、建设学生公寓及食堂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3年来,我校共新建学生公寓21万6  相似文献   

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杭州文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通过竞标取得150亩教育后勤生活用地的所有权和经营开发权,筹资建造了 17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食堂、后勤辅助设施.二十年来,杭电后勤闯出了一条适应学校发展,由后勤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学生生活区的高校后勤模式,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批试...  相似文献   

7.
改进食堂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高校在推进食堂社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或推行新的经营机制。本文分析了以我校为例当前食堂经营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就创新食堂经营和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探讨。一、我们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现状2001年我校开始建设青岛校区,为解决迁校资金困难,学校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建设,学生公寓建成后由学校总体进行租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年,也是完成此项改革总体目标的最后一年。章结合本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以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带来的变化为着重点,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和前景加以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近年来,上海市坚持政府主导、试点引路、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校办”后勤转变为“教办”与社会联合办后勤,进而逐步实现社会化经营、多元开放、规范竞争、服务优质的高校后勤市场服务体系的成功经验,引起全国的关注。以抓好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建设为突破口,一改传统的高校后勤基础建设单纯靠国家投资的形式,使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初见成效。去年以来,上海市加快“筒子楼”改造,提出了“改造筒子楼、建设公寓楼、购买空置房、租赁公…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需要研究、完善和进一步深化的关键阶段。湖南省的高校后勤改革起步较早,最初是从湘潭大学成教学院开始,接着是湖南师大,后来随着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开始,我们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探索,使改革不断走向深化。可以说,几年来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为1999年扩招以来全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立下了大功。1999年以来,全省高校共利用社会资金37亿多元,新建学生公寓、食堂300多万平方米,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前几十年的总和。如果没有后勤社会化改革,就不可能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这一改革的第一步目标已基本实现,并已初步建立了高校后勤实体。但是应当认识到,高校后勤实体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认真研究高校后勤实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课题。一、高校后勤实体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一)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阶段的产物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实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第一,学生公寓和食堂建设成绩巨大,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扩招的食宿问题,而且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支撑了从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我们通过逐步向社会开放后勤市场、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挖掘后勤内部潜力、加大学校投入等方式,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改善校园环境、建设学生公寓及食堂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深刻理解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做到思路与计划要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13.
一流大学,必有一流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国家建设一流大学的激昂号角中拉开帷幕,历经10余年,已经初步探索出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转制之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的精神,推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经国务院批准.现对2002年底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有关的税收政策通知如下:一、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以下简称高校后勤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  相似文献   

15.
陈刚 《文教资料》2009,(10):183-184
抓好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任务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实施转制剥离后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后勤企业员工观念更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快速适应市场经济运营.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加以注意,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落实,并取得切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社会化形势下大学生公寓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后勤改革后,学生公寓存在的问题探析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学生公寓管理体制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学生公寓的管理由行政关系转为学校与公寓经营者的契约关系。同时,由于住宿模式的不同,不同程度改变了学生公寓的功能,特别是后勤社会化后的学生公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的高校后勤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自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会议后,上海加快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近年来,上海市高校在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教育系统联办后勤以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与建设方面又有明显突破,取得了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一、全市高校后勤部门基本实现规范分离由市政府统一部署,市教委牵头组织实施,是上海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经验之一。上海在1999年成立了“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改革的载体,并通过第一批试点和第二批推进,完成了20余所高校后勤部门的分离转制…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以来,上海高校打破常规,以多项改革举措,率先探索学生公寓建设社会化改革新路子取得显著成效,令全国瞩目。作为后勤改革的突破口,上海高校学生公寓建设.不仅解决了上海高校学生公寓自身的建设问题,而且也比较好地探索和揭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如何建设高校学生公寓?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前景怎样?作者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全面和翔实地介绍、总结和分析了上海高校的学生公寓建设,以探讨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学生公寓作为特殊的物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学生公寓管理与常规物业管理就性质和目的而言,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公寓管理不能完全照搬物业管理的做法,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公寓建设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二课堂,实践高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4月5日至13日,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上海考察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工作。在沪期间,参观了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发展中心和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听取了上海市教委关于高校后勤改革的工作汇报,并带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财务司的负责同志,深入到同济大学等10余所高校现场考察了教育超市、高校后勤配置中心、教师和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中心及学生宿舍,走访了教师与学生宿舍。保庆同志边考察边与学校领导、后勤干部交流、讨论加快高校后勤改革进程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就如何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等问题发表了看法。《研究》本期特摘登保庆同志讲话要点,以指导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