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姆·吉诺特说:"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有一种东西,拥有它的人将拥有整个世界,这种东西就是爱。"一、班队会工作中的慧心处理班级出现的问题,我经常运用班队会的形式。班队会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教师,他可能让一个孩子生活变得痛苦,也可能让一个孩子生活变得幸福;他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一个给予鼓励的益友;他可以羞辱一个学生,也可以迁就一个学生;他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与教师的言行有关。  相似文献   

3.
温瑶 《成才之路》2014,(13):20-20
正班主任,一个班级灵魂的塑造者,班级整体的操控者。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有足够的爱心和智慧,有能力处理好班级的一切事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班主任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等,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更需要教师多方面投入,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班级就是孩子们的大"家",在这里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作为特殊孩子的班主任,结合我的实际工作,谈谈我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好玩,玩好数学"是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的一句名言。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可以使孩子感到生活的乐趣,焕发孩子健康的心境,使孩子学会人际交往,解除孤独感……但怎样让孩子玩好数学呢?1.吃饭时,让孩子学会玩。例如,分筷子,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一双一双地分,学会包含除,也熟知二进制;分馒头或水果可以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分,学会平均分或计算余  相似文献   

5.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让孩子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呢?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而且应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呼吁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对此我感触颇深.是啊,孩子!我不忍心再让那沉闷得让人窒息的课堂亵渎你纯洁的灵魂、亵渎你活泼的天性.所以,我要让你的心在课堂中烂漫起来、飞扬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总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内心深处瞬间产生震动,也总有很多艺术作品使我们陷入深度的"感染",这就是走心。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也是让学生的作文走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写出至纯至美的文章?我想可以尝试着去做出以下努力。一、捕捉细节,表述感触北岛曾经感叹说:"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和历史一样,学生作文也应该有强烈的质感,由孩子的纯朴、灵动滋养出的质感。如何让我们孩子的作文不再单薄,而是  相似文献   

8.
呵护     
倾听孩子的咿呀学语,母亲的笑总是最真最美;面对蹒跚学步的孩子千百次地跌倒,爸爸总会伸出温暖的双手……于是,世上的每个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在人的生命中,这是多么伟大的进步!只要相信孩子,赏识孩子,用心去呵护孩子,我们的教育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品学皆优者是我的孩子,平淡无奇者是我的孩子,懒散任性者也是我的孩子。我们爱美丽的花朵,而面对野草,甚至是带刺的野草,我们也应为它的绿色而欣喜。我们的关爱是春天的暖流,应该让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我们把爱心均分,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的欢乐与苦恼,都融入自己的灵魂。当我被严冬围困…  相似文献   

9.
杨爱青 《辅导员》2014,(15):89-89
<正>总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内心深处瞬间产生震动,也总有很多艺术作品使我们陷入深度的"感染",这就是走心。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也是让学生的作文走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写出至纯至美的文章?我想可以尝试着去做出以下努力。一、捕捉细节,表述感触北岛曾经感叹说:"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和历史一样,学生作文也应该有强烈的质感,由孩子的纯朴、灵动滋养出的质感。如何让我们孩子的作文不再单薄,而是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教育其实是一件"让沙子也闪光"的事情……每接一个新班,总会遇到几个让老师头痛的孩子,他们成绩不好,却极具号召力,轻易就左右了班风、学风,总是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每当这些孩子被遗忘、被忽视,我总是为他们感到心痛。《学记》告诉我们:"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我们不能任其变成沙砾,随波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家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曾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什么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这是因为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可能触碰到学生的心灵,甚至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巨大影响。所以我们不单单只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孩子们成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者,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自信地绽放在学校的大花园中。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去探索。如何让学  相似文献   

12.
这是我教育生涯中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起因是班上一位同学因为科任老师拖课而引发的争执。我教育这位学生时,被动地阅读了《上帝为谁流泪》一文,从而生发出很多感触: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解读儿童语言的"密码"。在教育学生时,时刻记住——先让孩子学会做人。孩子的学习态度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尊重是双方的,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别人。别再让上帝为人类的不会思考而哭泣了,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争取教出更多会思考的学生,别让上帝为我们的孩子而流泪了。  相似文献   

13.
在1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接触最多的是孩子,使我真正读懂生命的是孩子,给予我生活启示,让我的每一天都飞扬、充实的也是孩子。他们纯洁透明的心灵,稚嫩、无忌的语言,常常使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在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共同享受到生活和生命的欢乐,而且也更使我意识到,作为一个班主任,爱应该是工作中永恒的精髓和主题。1.爱后进生吧。他也有可爱的一面在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中,我曾被深深触动过。我教过一名叫李阳的学生,他是个孤僻、不善言辞、从不写作业的问题学生。一次课间,由于下面还有课,我没有回办公…  相似文献   

14.
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越来越注重体现功能性,旨在为孩子的生活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应运而生。"要么走路,要么读书,身体灵魂,必须上路。"每一位学生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每一位学生都有开阔视野,融入社会的需求。于是,我想到了要让孩子走出校园,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而学校离不开课堂。应该给予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他们什么样的生活?一直以来,我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反思,无数次的实践让我明白:教学就是用智慧去点亮一盏盏灯,让每一堂课都亮起来,让学生们愉快地获得  相似文献   

16.
杨芬 《辅导员》2011,(6):59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级文化,会让每位学生以此自励自勉,这样的班级想不好都难;这样的学生哪怕现在默默无闻,以后也会十分优秀。我抓住学校建设"温馨班级"这一契机,从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角度出发,去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希望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下面简单介绍我在班级建设中有所感触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前,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是信息的海洋,是交流学习的平台,那么孩子到底要不要接触网络也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孩子接触网络并非坏事,关键要看如何引导。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孩子科学地利用网络来学习、娱乐,可以让已经"上网成瘾"的孩子变"玩"为"学"。家长们不妨抛弃拒绝心理,亲自去体验网络世界,接受和了解网络,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温暖的双手。  相似文献   

18.
林丽 《辽宁教育》2014,(6):82-83
正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在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一、以爱心付童心,以爱心育童心"大音稀声,大爱无言",当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在追求灵魂的伟岸  相似文献   

19.
<正>当班主任这一角色落在我们肩上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指路明灯的作用。引导孩子沿着"正轨"前进,不偏离"轨道",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责无旁贷。多年的班务工作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我力争带好每一个孩子,用心去对待他们,尽量让他们品行端正,学习良好,个性得以发展,素质得以提高。一、学生要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每天早上的早读,老师未到之前。由值周班长带领学生早读,中午到校后每天一篇书法练习。上课铃声响,静息等待老师上课。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画家,他们从能够握笔时,就在用自己的画向大家诉说着自己的想法。美术课堂,我想它应该是个智者,教会孩子如何更好地以画说话;同时,它也应该是个舞台,让孩子可以尽情展示自己。怎样实现这些目的,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中尽情遨游,畅想,展示自己?我想首先让教师"动"起来,然后让学生"玩"起来,这样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