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工作,暑去寒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教干也提了一批又一批。良好的学生常规、教师常规和教干常规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新学期又要开始了,校长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装聋作哑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了几个老哥们儿的兵权,送其钱粮,让他们回家养老。但是,兵马还得有人带,于是皇帝提拔了一批原来的中下层军官。最重要的岗位——殿前都虞侯一职,先由张琼顶替。张琼救过赵匡胤的命,不识字,性耿直。但两年之后便被皇帝赐死。留下的空位,由杨信来顶替。杨信既没有老将们的赫赫战功,也没救过皇帝的命,这个活儿,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2010,(7):F0002-F0002
学生、教师、校园,构成了我们关于过去60年的教育生活印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一所所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走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他们在老师的教诲下,走过自己美好的童年、少年时代。60年过去了,教师也是老了一批又新来了一批,他们为着教书育人,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以大爱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人才。在越来越美丽的校园,教育正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2010、2020……最美的教育图景正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陈金凤 《教育文汇》2013,(14):43-43
父亲当过几十年民师,2001年才转正。那时,他白天在学校里上课,早晚在田里干活。他比农民多一份教书的工作,比公办教师又多一份农民的辛劳,但父亲并不抱怨这双重身份。他觉得一批又一批学生从四周环水的乡村小圩走向天南地北,是他的自豪。  相似文献   

5.
或许是一首小诗的缘故,抑或是命运之舟离了航,还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的诱惑?18岁,我当上了“孩儿王”。从此,我便在这块瘦瘦的园地里洒汗播种、耕耘收获。冬去春来,光阴荏苒,送走了一批,又迎来了一批,播种了一茬,又收获了一茬。播下的是满心希望,收获...  相似文献   

6.
山阴道上行,风光无限美.在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犹如一处独特的风景,惹人情怀,引人入胜.走进校园,但见新楼耸目,绿坪铺展,草郁花香,大树参天,而这里更是一个春天的百花园,秋天的收获园,迎来一茬又一茬学子,送走一批又一批人才.  相似文献   

7.
最难忘初为人师李春扬当老师已经一年了。去年秋,我因高考落榜待业在家,借了父亲也是老师的光,顶替一位辞职下海者才成了一名小学代课教师。记得上班第一天,凑巧赶上9月10日──教师节,本来落榜后我的情绪就非常低沉,且又明白当老师也是临时“糊弄”一阵子,所以...  相似文献   

8.
一等烟民     
一等烟民董长民肖老师,是个一等烟民,在班上和同事们对着抽,同事不抽了他还抽;回到家和父亲一起抽,父亲不抽了他还抽。肖老师便年轻,教出的学主动很多,从上班以采,就波极右罕牢地“焊”在高三毕业班上,想挪动无济于事。于是乎,一年又一零,薄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相似文献   

9.
花落花开,秋去春来。当又一茬怀着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憧憬的青年走出师范院校大门之际,我不由想起一个沉重的话题——当初,一批批豪情满腔,志在农村的热血青年,缘何在走上讲台不久重铸恋城情结呢?翻阅苏北某县人事部门的卷宗,你不得不为占相当比例的农村青年教师的上千份请调进城的报告忧心忡忡,你也不能不  相似文献   

10.
一轮朝阳,穿过稀疏的树林,照射着黄海之滨一所极偏僻的小学。“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几十名孩子列队站着,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也不过五六岁,孩子们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庄重地举起小手……冬去春来,孩子们如出巢的小燕子,飞了一批又一批,走了一茬又一茬,而站在队列前面的,还是那位日渐苍老的男教师。他,就是盐城市教坛十杰之一、射阳县阜余乡阜中小学大滩教学点唯一的教师李荣生。  相似文献   

11.
1990年,18岁的陈梦顶替父亲在企业当了工人。年长她7岁的哥哥陈平已大学毕业,小她3岁的妹妹正读初三。1996年,陈梦和技工向志清结婚,次年,有了儿子向飞。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极其普通的组合——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换了一茬又一茬的主人。我们更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兄弟姐妹遍布各个学校。你还别小瞧,我们的眼里可装满了孩子们的“酸甜苦辣”。在每个普通的教室里,我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不信,你瞧——  相似文献   

13.
去年秋,我高考落榜待业在家,借了父亲也是老师的光,顶替一位辞职下海者,成了一名小学代课教师。记得班第一天,凑巧赶上9月10日教师节。本来落榜后我的情绪就非常低沉,且又明白当老师也是临时“糊弄”一阵子,所以一肚子的不痛快。可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到学校报到时,全校师生正在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我桌上的参考书换了一茬又一茬,却总也少不了《山东教育》。每来一期新杂志,我都要细细阅读,记下了厚厚的读书笔记。每当我轻轻翻启《山东教育》时,童年一段难忘的往事总是涌上我的心头……记得我四五岁时,父亲在一所学校教书,他的案头总是摆满了书。有一次,父亲上课去了,我爬上他的椅子,好奇地翻起桌上的书来。不一会儿,我拿起一本杂志开始在上面画圈拉杠涂鸦起来,还以为自己会写字了呢。我想:父亲回来一定会夸我。可是,父亲见后却十分婉惜地说:“哎呀,这是我的《山东教育》,怎能在上面乱画呢?”他的神情令我至今…  相似文献   

15.
刘力曾经是一个车工,当年,随着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返城的他顶替了同样是车工的父亲,进了国营长春电动工具厂做了一名车工,而他的那些知青战友却多半进了街道小厂,那时的刘力的确很威风.  相似文献   

16.
邻居     
我的母亲很早就失去了双亲,她像一只孤独的鸟儿从乡村飞往一个叫做“梅箓”的小城镇,十七岁完成初中学业之后,便开始了她的“打工妹”生涯。而我的父亲念完了大专就顺其自然顶替了爷爷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工商行政人员。那时,父亲的工作地点恰巧和母亲近在咫尺。母亲年轻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乡村教师     
拿教鞭的手也拿过锄头踩讲台的脚也踩过田畴注视学生的眼睛也注视过庄稼传授知识的嘴巴也祈愿过丰收乡村教师怀着泥土般朴素的愿望种植着一茬又一茬学生学校的空闲是土地的忙碌空闲的土地是学校的忙碌总是分裂出两个身影却又组成一个完整的自己送走了一批又迎来一批迎来又是为了送走可无论走出他的目光多远也会在他心里*粒归仓当尽意布满了亿的发丝他就走下讲台打开记忆的粮仓捧出*粒粒饱满的学生品味出满位的艰辛和笑容乡村教师@彭晨$新泰岙阳一中  相似文献   

18.
他们是高考的旁观者——没有哪个人数如此庞大的群体,尽管自己不上考场,却对高考给予了如此持久、如此密切的关注。他们更是高考的参与者——年复一年,他们率领一茬又一茬弟子,在分数大战的千军万马中,向前,向前,向前,最深刻地体会着高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李志康还是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还是那个在小路上匆匆行走的身影还是那所充满希望的小学还是那方讲台那块黑板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岁月走了一茬又一茬他的鬓发也白了一茬又一茬乡村教师@李志康...  相似文献   

20.
她身有残疾,却把教育重任扛在肩上,用爱和坚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从教二十余年,她以一名基层人民教师的坚定信念,让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乡村。她就是"山西省模范教师""2019年长治第三届‘最美教师提名奖’候选人"王丽芳。王丽芳,1970年出生于长子县南陈乡万村。一次意外让她终身残疾。祸不单行,父亲在她上初中时意外离世,这让她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