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是目前学界和业界联合攻关的一项课题。研究梳理了该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难点,并在综合考察评估维度、指标设置、数据来源、权重分配等因素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指标、多数据源组成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该体系可概括为"三项指标、一把尺子",一级指标由内容力、传播力和互动力构成,各指标分别乘以权重,相加后得出节目的综合传播效果得分。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意义] 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进行全面合理评价,提高其传播影响力。[方法/过程] 运用扎根理论、信息传播等相关理论,采用质性访谈方法,结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从微信平台自身特征、用户、服务方式及内容、传播效果4个维度,选取17项指标构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量化,以山东某师范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构建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体系中传播效果的权重最大,服务方式及内容其次。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维护时,应该注重发布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加大更新频率,鼓励用户进行转发分享。  相似文献   

3.
传播能力是衡量媒体影响力水平的尺度。本文对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提出了传播能力的评估要素,对近年广西媒体对东盟的信息传播能力现状运用传播平台、传播团队、传播内容、受众资源等具体指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传播能力是衡量媒体影响力水平的尺度。本文对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提出了传播能力的评估要素,对近年广西媒体对东盟的信息传播能力现状运用传播平台、传播团队、传播内容、受众资源等具体指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强地名档案信息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权重,拓展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领域,本文对地名档案信息的传播过程、机制、传播技巧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传播途径,强化传播技巧,提高传播效果,实现传播大众化、中国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的侵权问题,首先从网络硬件服务提供者和网络软件服务提供者两方面界定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的侵权主体,然后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不相容性,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立指标权重,并引入可拓理论构建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评估方法在解决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侵权风险评估问题上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了解著作权侵权风险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吸取传统传播效果优点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内容、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娇娇 《今传媒》2012,(9):101-1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信息空前传播。微博在融合传统媒体传播特点的同时,也正以独特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引发信息传播的变革。本文试图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从传播效果理论角度对微博的传播效果进行探讨,并试图对微博传播的负面效果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微博的传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构建知乎信息传播过程PROV数据起源模型和用户可信度评价指标,量化知乎信息的可信度,丰富和完善社会化问答社区平台信息可信度评估的方法。[方法/过程]以知乎为研究对象,从信息传播过程的角度出发引入数据起源概念评估信息的可信度,通过建立知乎的PROV数据起源模型,追溯并记录知乎信息的来源和传播过程,与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用户可信度分值相结合,计算出知乎信息的可信度定量结果。[结果/结论]通过对知乎信息可信度的评估,进一步完善信息可信度评估方法,为优化社区信息质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传播效果评估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传播效果评估是检验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图书馆传播效果的因素,结合“五个命题”思想,从读者对图书馆传播效果反馈和图书馆自我评估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图书馆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学术信息资源投资评价 -层次分析方法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信息资源战略投资评估策略来研究学术资源投资评价,本文的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方法,利用建立的结构模型和有关实际数据得到了较好的评价指标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陈丽萍 《今传媒》2013,(2):119-120
本文将具有动态特性的P-集合理论引入到传播学中来,利用P-集合建立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型。阐述了信息X传递过程中的动态特点和属性特征,可以用一个动态集合对(XF,XF)来描述信息传播过程中接收者对信息理解的近似度,即发现当信息发生精确传递时动态集合对(XF,XF)回到原始信息X,没有发生精确传递时,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接近原始信息,即XF是X的内P-集合,XF具有向内收缩的动态特性;XF是X的外P-集合,XF具有向外扩张的动态特性。引入函数变换f和信息的属性特征α,进一步说明信息传播过程的实质。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同音  谢海洋 《档案》2012,(1):52-54
现代信息传播载体为档案信息有效传播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分析现代信息传播载体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提出利用现代信息传播载体提高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剖析了对台传播评估工作面临的诸多困扰和存在的主观性、单一性、迎合性等问题,提出多层次评价指标、多元化调查分析和分类审视评估结论等完善对台传播评估体系的路径,以科学评估引领对台传播的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于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研究日益重要。建立SEIR信息传播模型并通过Vensim进行仿真,对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用户关注度、观点碰撞度、政府关注度以及信息透明度等因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在此结论基础上为相关部门引导舆情事件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短视频诞生以来,呈爆发式增长,在短视频和新闻业不断融合、交互发展中,短视频新闻呈现出传播速度快、热点持续长、形式自由等特点。通过对多平台的数据监测,借由多平台数据及线性传播理论对平台传播过程进行模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决定系数均高于0.98,各平台参数符合实际,具有理论意义。通过调查评估了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潜力并提出了精简发布,频繁发布,连续发布,多样发布的十六字传播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省级档案网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评价档案网站的信息传播效果。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完善我国档案网站建设,更充分地发挥我国档案网站档案信息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后真相时代,情感成为新闻的核心与重点,真相逐渐被忽视,反转新闻日益成为常态。为了探究反转新闻的传播特征,从根源上对反转新闻的产生与传播有更清晰的认知,本文利用内容量化分析方法从信源和传播形态两方面对2013-2019年的40例典型反转新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草根自媒体是主要的首发信息来源,其发布消极信息引发关注,后续的反转则是由官方发布中立信息。并基于百度指数绘制了反转新闻的传播形态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互联网的传播和发展,使得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形成多样化的传播特色,网络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带来一定冲击。两者在新闻传播内容与方式上存在异同,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热点新闻事件,讨论和分析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在信息传播方式与内容上的异同点,形成对两种媒体传播特色的分析,并对改进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凯 《东南传播》2010,(8):46-47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外传播活动的日益频繁,中国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也得到更多重视。政府加大了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在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以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本文立足对外传播规律,对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评估体系的构成和指标样本的选取和操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