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节描写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哪怕是一段或一句话,只要精心设计,都能折射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或思想。我们在阅读分析这类文学作品时,要认真品味这些细节描写的绝妙之处,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朱亚军 《文教资料》2005,(30):92-93
细节是艺术的生命。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细节描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充实文章的内容,可以呈现人物的性格,可以揭示文章的主旨。正如一位散文大家所言:细节描写是荷叶上的露珠,能使整个荷塘闪耀出珍珠般的光彩。引导学生把握细节的美感特征,有利于学生从更深处领悟细节的写作要领,从而写出真实感人的细节。为此,本文试着以三则典型细节描写为例,归纳成功的细节所具有的共同的美感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一、成功的细节既有“面”,又有“点”,体现了“点”与“面”的结合。仅有“面”的铺写,缺少“点”的刻画。这个“面”就会…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初中学生要提高细节描写能力,首先要细致观察,捕捉细节;其次要巧用词语,强化细节;再其次应反复刻画,放大细节。让细节描写这一把金钥匙能为我们的写作打开成功之门,使我们的文章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4.
经常听说两句话:“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决定成败”。诚然,细节描写是否传神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写作功力与水平,抓住典型的细节,更有利于刻画好人物形象,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从而能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地进行细节描写呢?  相似文献   

5.
要想写出好文章,还得在写作材料的细节之处,多下功夫、多用心思。一篇成功的作品,其细节描写必然很精彩,但描写得不恰当,反而会使文章松散、拖沓。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细节呢?细节,相对于整个故事情节而言,的确是细小的,它是构成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和环境特点的最小组成单位,可以说是作品的“细胞”。暂不妨将细节顾名思义为“细枝末节”,对这类“细枝末节”进行形象刻画,就叫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本身就很细小,描写时如果粗略而过,使细小的枝节眨眼晃过,就很难使细节描写起到它本应该起到的“借一斑窥全豹,以一目尽传其神”…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年中考优秀作文,以记叙文、记叙抒情散文居多。记叙类文体,如果说情节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文章才能丰满,才能愉悦人的心灵。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细腻深刻,含蓄生动,极富真实感和表现力。阅卷专家忠告考生:“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刻画,不能一般性地陈说人物的所作所为,须知一个鲜活的细节描写,常常顶得上千言万语。”因此,在初三作文训练中,关注细节描写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南京师范大学的何永康教授曾表示:“如果能够在文中有三处左右成功的细节描写,将会为文章增色不少,会使阅卷教师‘眼睛一亮”’。细节描写虽然“细小”,却是作品的中心载体,也是作品赖以生存的艺术细胞,否则作品就可能显得僵化、干瘪、苍白无力。可以说,文学作品是由细节构成的,精彩的细节描写是作品成功的原因之一。同样,作文中的一处闪光的细节描写,胜过许多繁琐的叙述,它能够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为我们的作品增辉添彩。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文章中有意识地运用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8.
仁青草 《甘肃教育》2013,(20):73-73
如今,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乏细节描写。文章缺乏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就不会生动,事物特点也不会形象、具体,文章就会显得干瘪、乏味。学生要想写好细节,首先要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事物特点,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然后抓住这特定环境下的人、事、物的某个“点”.展开合理的想象,去充实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周瑛 《新疆教育》2012,(23):134-134
细节,即细微末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细节,文章就成了“无水之源”,缺乏精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细节描写的品析和运用。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教学呢?对此,我做了如下思考:1在课堂上。重视对细节描写的分析和运用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地方。因此,有效利用课堂进行细节描写的教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细节,就是文章中与主题有关的某些细小的动作、情节。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细节描写有两种:一是有关的景物的细节描写;一是有关人物的细节描写。文章的细节描写是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服务的。认真体会文章的细节,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是大有帮助的。因此,在教学时,可采取下列方法于细节之处下功夫。这样,往往能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篇好的文章能够感人肺腑,让读者产生共鸣,是与其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的。细节描写就是对要描写的人物、景物或者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刻画、描绘,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目的。下面就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细节描写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姜广生 《小学生》2008,(4):22-23
技法一点通 每一篇文章都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除了好词佳句的运用,细节描写也是文章精彩、感人不可缺少的“佐料”,可以是一句名言警旬,可以是一个滑稽的动作描写,也可以是微妙的一处心理描写……至于怎样处理文章的细节,要依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精彩的细节描写,在写作教学中,应精要地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欣赏、体味,启发学生悟出这些各具风格的细节描写的要领并指导学生描写细节。一般来说,文章细节的特征可归纳为“三性”,即真实性、特异性和可感性。真实是细节的生命,是细节描写的前提,但这细节的真实又取决于整个文章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细节时,要体味作者从此角度此方位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如《梁生  相似文献   

14.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好的细节描写不但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且还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本文通过对经典作品中细节描写的分析,总结出在细节描写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细节描写要服从中心的需要,细节描写应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细节描写的语言要精炼。  相似文献   

15.
<正>写作指引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抓住细节”。何为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细小环节,进行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以达到“见精神”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方法虽然份量轻,但却如作家李准所说,“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往往能够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写作导航为了避免文章写得空洞干巴、缺乏感染力,我们要学会捕捉生活细节并加以描绘,从而塑造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6.
徐志清 《现代语文》2014,(2):143-145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称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的点睛之处,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情节更加明朗,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没有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或者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或者使情节发展更加生动,扣人心弦。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就能够体会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它是理解深入化的有效抓手。这也是好多文学爱好者喜欢看小说而不愿看根据本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无欲不动笔,无情难为文。”文章贵在有真情实感.记叙文尤其如此。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离不开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因此,进行恰当的细节描写是中学生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可是,从大量的学生习作来  相似文献   

18.
真实鲜活的细节,有时会“救活”一篇作文。但,稍有失真的细节,却会削弱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细节,就像双刃剑,有它的“双重性”。江苏省大丰市第二中学初二(9)班颜磊同学的作文《紧张的15分钟》,有几处细节描写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起到了渲染气氛、发展情节的作用,增添了文章  相似文献   

19.
卫保 《学周刊C版》2011,(10):139-139
浙江省高考作文要求“生活化、真性情”.这就要求考生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这些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细节描写运用得当.会使文章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可以成为文章构思的升华点和闪光点。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看似简单、平常,实则含义深刻。一个好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而且能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使人物“活”起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细节描写可以起到“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