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egg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注于美国大学生市场的二手教科书销售和租赁网站.经过短短几年发展,它已经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大学教科书租赁服务公司.但是,Chegg并不甘心就此止步,201 2年1月它推出基于HTML5的电子教材阅读应用软件,进一步涉足电子教科书领域.该软件可以安装在PC、iPad、Kindle、智能手机等任何可联网设备上,并可实现购买、租赁纸版和电子版教材,阅读和学习课本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学的变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出版大学教科书为己任的大学出版社也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教科书保持较大销量,另一方面,学生大量购买二手书,降低了教材销量,对大学出版社造成很大冲击;新教学技术的采用,大学出版社不断开发新教科书及教辅资料,增加售后服务,造成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在线教科书模式的运用,加大了开发成本,是否影响了纸本教材的使用;教科书修订和频繁更新给教师、出版商带来什么影响……本通过对美国大学教科书出版和发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探讨,引发了许多值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同仁关注的问题,相信本会对思考我国大学教材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编按]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大学生们对电子教科书的希望与需求情况,世界著名互联网与电子出版公司Versaware有限公司(Versaware Inc.)近期对美国22个州的63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于1月3日公布了其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学生们对电子教科书的钟爱程度超过了印刷教科书。另外,互联网已为学生、教师和出版商们广泛使用,电子教科书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电子教材的作用、类型和选题原则马盛明一般认为,电子教材可包括电视录像片、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软件、光盘等。本文针对目前工科院校教学上广泛应用的录像片和CAI软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一、电子教材的作用近十多年来,电子教材迅速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  相似文献   

5.
张瑞东 《传媒》2015,(9):12-14
最近“互联网+”这个词比较热,所以本文的主题就是“互联网+传媒”,主要探讨的是,站在“互联网+”风口的中国传媒业遇到了怎样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 首先分享两张图,图1是一部叫《广告狂人》的流行美剧,它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广告从业者的故事.有一天他们的休息室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他们觉得很困惑,因为它占用了一半的休息空间.图1左边就是当时的电脑,IBM生产的第一批大型机器.几十年以后的今天,电脑已经相当的普及,喝咖啡还是玩电脑,已经不再是人们纠结的矛盾.图2是1995年的中关村街头,我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广告牌.它的背景是,1994年中科院第一条光缆连接了国际互联网,从此中国有了互联网,到如今已经过去了20年,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过去十年对于传媒生态系统来说,是一段变化巨大的时期。也许传媒和广告业中最令人震惊的变化是数字化和基于网络技术的媒体应用开始向主流媒体渗透,并且改变了传统的媒体广告赢利模式。随着无线互联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我们不能再把互联网广告市场开发的目光仅仅局限在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上了。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传播界最重要的事情是资讯科技和传播科技的汇流,这场“媒体资讯革命”(InfomediaRevolution)把世界的传播科技环境给予了全新塑造。由电脑中介的各项崭新媒体资讯科技如国际互联网、电子报纸、互动电视及多媒体系统等,彻底地改变了人类...  相似文献   

8.
作为信息革命的代表,互联网从阿帕网(ARPANET)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历经几十年发展演变,今天已经构建形成了全球性的信息连接与交互网络。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每个人都可以跨越时空局限进行实时交流与合作,大幅提升了群体沟通协作效率,进而改变人们工作、商业以及社会活动的组织运营模式,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阶。以全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技术底座的下一代互联网基础技术初见成效,下一代互联网的成熟与应用,将给信息传播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改变。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写作--探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提供信息的手段,而是越来越多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在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自从1990年代初以来,一些传播学家就一直在预言,在下一个十年中,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将通过某种正如未来学家乔治·吉尔德所称的电信电脑一种将电脑、电信和个人电脑的特性混合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平板电脑、高级阅读器,以及数字化内容的强势登陆,电子图书市场在过去的一年增长相当迅速。从短小的电子内容产品到数字教科书,读者接纳了各类格式的电子图书产品,一个互动的、可视的、基于文本的学习阅读新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消费类电子工业为人类提供了一系列广播电视新的重头产品。首先是留声机,在20年代是全盛期,其次是收音机(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是黑白电视机(50年代),接着彩色电视机(60年代),再接着是高保真度设备(70年代).80年代是录像机。90年代将是什么?21世纪初又将是什么?这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答案是否是……  相似文献   

12.
明天的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以后,美国还有多少人看报纸?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电脑,互联网络……这一代的美国孩子可以说是看电视、玩电脑长大的,连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也已经习惯于一早起来就打开电视和电脑,通过它们来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同时从事娱乐、交友、通信,甚至购物。而我们,则已成为即将过去的一代。电子媒介——将取代纸质媒介,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它的速度比工业革命要快……” 在美国新闻总署纽约办事处,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教授彼得·赫尔沃特,一见面就这样向我们中国新闻代表团阐明他的观点。这位曾长期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供职的老资格  相似文献   

13.
《出版经济》2004,(2):16-17
2003年12月,电子工业出版社针对其全部在销零售图书,进行了“2003年十大优秀零售畅销书评选活动”。经过对全国几十家零售书店的销售数据进行调查,初选了30种入围图书,再根据来自全国200余家书店近300名一线销售人员对这30种图书的投票统计,最终产生了2003年度十大优秀畅销书。“新电脑课堂系列丛书”、“富爸爸系列丛书”等十套/种图书成为了“电子工业出版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出版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教材出版商应及时转变观念,创新教材内容和形式,加快教材数字化建设,做好教材增值服务,最终实现“教材+互联网”到“互联网+教材”的稳步转型.  相似文献   

15.
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就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出版大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教育部设置了很多新学科、新专业,对原有的专业也作了一些调整。这些改革,预示着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原来一本书讲一学期的传统做法将向新的声像教材、多媒体教材、网上教材发展,传统教材同现代化电子教材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出版社通过提供必要的延伸服务,扩大出版资源,保持原有优势就成为当务之急。一、以市场和读者的需要为依据,提供全套教学支持体系所谓教学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6.
欧洲科研网络实施高速联网全宏章在过去几年里,欧洲各国的国家科研网络(NRNs)先后建立了与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相联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高速互联网的建立,为科研工作者在网上应用实时多媒体技术提供了可能。但是,与之相比,能够进行这类新兴服务项目的国际科研网络...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根据教育部2000年11月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现  相似文献   

18.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3,(7):5-6
读数67万电子消费产品更新换代以月计算,新品畅销,老款往往打折销售。不过,一旦电子产品老成了"古董",那身价就会扶摇直上。1976年售价666.66美元的Apple-1电脑,上周六在德国拍卖出了67.14万美元(约合41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增值了1006倍。最令人惊讶的是,37年过去了,这台苹果古董电脑竟然还能开机工作。因此,有网友开始憧憬几十年后,自己的I-Phone手机也可以身价翻几番。不过,这种幻想基本没有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19.
马欣 《网络传播》2005,(12):76-76
美国当地时间11月8日,互联网组织Webby Awards公布了过去十年间,互联网界发生的10个重要事件,虽然他们只是互联网发展历史进程中的10个瞬间,但他们改变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我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78年12月到1989年上半年。在这一阶段,像其他各行各业一样,我国新闻工作者也对过去几十年新闻事业的得失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提出了新闻改革的问题,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